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北京-北平烤鴨
2024/06/01 22:59:55瀏覽161|回應0|推薦3

北京-北平烤鴨

許多人都吃過、也喜歡吃「北京烤鴨」,民國前稱為「北京烤鴨」,民國後「北京」改成「北平」,「北京烤鴨」也成了「北平烤鴨」,在台灣流行。現在台灣多溯古稱「北京烤鴨」,反而北京有些懷念「民國風」而稱為「北平烤鴨」,不管如何稱呼指的都是同一種全鴨料理,就我嚐過在台北有「北京烤鴨」的著名餐館有:天廚菜館、宋廚、北平陶然亭、龍都酒樓等等。

~維基百科給「北京烤鴨」的註解

北京烤鴨,是源自中國北京的一道全鴨料理,又名北京填鴨。北京烤鴨分為「掛爐烤鴨」與「燜爐烤鴨」兩大流派,北京的老字號烤鴨店全聚德主打掛爐烤鴨,便宜坊則主打燜爐烤鴨。北京其他著名的烤鴨店還有大董、長安壹號、1949全鴨季、利群、四季民福和花家怡園等。

由於北京烤鴨其肥瘦分明,鮮嫩適度,成為元、明、清歷代宮廷御膳珍品。北京烤鴨是在南京燒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烤鴨的前身是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炙鴨」,在當時是宮廷食品。北京古代附近小河冬雪無鴨,但烤鴨是明成祖的宮廷菜,據說太祖在南京分烤鴨菜給眾子女吃,成祖懷念兒時在南京餐桌和樂,故帶至北京宮廷。當時烤鴨在北京地區被稱為「南爐鴨」,意即南方傳入的爐火烤鴨;但後來北京烤鴨也逐漸融入了魯菜的元素,如荷葉餅和蔥絲。

採用傳統的燜爐方式烤製的便宜坊烤鴨始於明朝永樂十四年(1416年)稱為米市胡同老便宜坊。1855年,一些老便宜坊的製鴨能手在前門鮮魚口另起爐灶,創建了鮮魚口便宜坊,成為現代便宜坊烤鴨的起源地。1864年,河北冀縣人楊明全改良烤鴨的烤製方法,採用掛爐方式烤製,並在全聚德使用,使北京烤鴨發揚光大。

北京烤鴨所用的原料是北京填鴨,鴨子肥大,全身白色,每天定時由技術工人將用莜麥麵和其他營養物調好的飼料,一團團地塞入鴨子食道中,鴨子幾乎不會自己進食了,由此也衍生出「填鴨式教育」。作為鴨胚的北京鴨生長時間有嚴格的規定,有一種說法是只用生長45天的鴨子。近年來由於人們口味的改變,過於肥膩的鴨肉已不受歡迎,烤鴨店都已改用瘦肉型鴨。鴨子洗剝乾淨後,肚內灌上水,泄殖腔用鐵針穿插封住。烤製時鴨體完整,由於肚內水的冷卻作用,讓鴨肉口感嫩滑。

烤鴨烤製可分為兩種——掛爐烤鴨和燜爐烤鴨。

1、燜爐:有爐門,使用秫秸為燃料。烤製時先將秫秸等燃料如爐燃燒,待烤爐內壁燒熱到一定溫度後滅火,然後將鴨子放入烤爐內,關閉爐門,憑藉爐壁的熱力將鴨子烘烤而熟。整個過程鴨子並不見明火,中間不打開爐門,不轉動鴨身,一次放入一次出爐。因燜爐使用爐壁餘溫烤製,空氣濕度大,耗油量小,鴨脯肉暄騰。

2、掛爐:沒有爐門,使用果木(多使棗木或者梨木)為燃料,這種燃料耐燒、無煙,燃燒後有一種清香。掛爐燒製時爐膛是開放的,鴨子入爐後,要用挑杆有規律地調換鴨子的位置,以使鴨子受熱均勻,周身都能烤到。掛爐烤鴨的鴨胚受熱均勻、強烈,皮下脂肪已經融化,烤製的鴨子皮脆肉嫩。

掛爐烤鴨和燜爐烤鴨片法不同。掛爐烤鴨講究每一塊肉上都必須有皮,燜爐烤鴨是皮肉分離的。

烤製完成的鴨子用刀削成小片,叫做「片鴨」,理想情況下2分鐘30秒片完,配以大蔥絲、黃瓜絲、甜麵醬,用薄餅卷著食用。剔除鴨肉後剩餘的鴨架可以打包帶走或用來煲湯,不過在全聚德或便宜坊是要另外收費的。

除此之外,香港大部分酒店/酒樓會推出「填鴨二食」。第一食顧名思義是片皮鴨,即食用烤鴨的脆皮及邊皮的鴨肉。第二食就是用剩餘的鴨肉再做另一道菜,通常是鴨肉條炒三絲或鴨鬆生菜包。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xQCa4DDaggug5TEk/?

YouTube:

https://youtu.be/oOMi6uaV5xU?si=qhaCZzzd2V4aWIQ3

抖音:

https://vt.tiktok.com/ZSYMVRVyM/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18067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