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1/13 21:19:54瀏覽1574|回應0|推薦1 | |
光緒33年~34年鑄造的「新疆五錢餉銀」我收藏了七枚 2023.1.13 陳宗嶽寫於台北 我收藏的這七枚「新疆五錢餉銀」,都屬清代新疆迪化銀元局鑄造的銀元,專用於軍費開支,當做軍餉使用,故稱「餉銀」。光緒33年(1907年)5月,新疆布政使王樹枏向巡撫聯魁建議,用內地各省撥來的財政補助銀「協餉」為原料,在新疆(迪化)水磨溝機器局鑄造銀幣。聯魁於6月4日批准成立「新疆銀元局」,鑄造銀元,至光緒34年7月止,共鑄銀32萬兩,換算枚數,推估約鑄造了1百餘萬枚各式餉銀,按理其鑄造年代應是光緒33年~34年(1907年~1908年),但是評級幣上都註記為1910年,不知何故。 壹、「新疆五錢餉銀」的鑄造歷程 審視清朝從1889年~1911年在新疆省錢局~迪化局,共鑄造了五種銀元,按時序「新疆五錢餉銀」是發行的第三種銀元: 一、光緒銀元 光緒銀元有兩種版本,兩種版本的背面文字圖案都相同,只是在銀元正面,一種是左右各有著漢文字「伍」和「錢」;另一種是左右漢文字各寫著「伍錢」和「迪化」。這兩套光緒銀元,前者有四種面值~壹錢、貮錢、伍錢、叄錢,後者有三種面值~貮錢、叄錢、伍錢。光緒銀元的鑄造風格,仿照喀什噶爾和南疆阿克蘇,而銀元正反面圖案文字的設計,有著明顯的阿拉伯風格,獨具特色。 二、光緒15年銀元 光緒15年為1889年,新疆迪化局第一次仿造內陸龍洋鑄造出來的新幣,只有叄錢和伍錢兩種面值,銀元的正面文字左邊是維吾爾文,右邊是代表大清朝的滿文,背面為盤龍圖案。在迪化局鑄造的幾種銀元類別中,光緒15年銀元算是存世量最少的一種了,因為迪化局很快設計鑄造新版銀元。 三、光緒33年餉銀 光緒33年是指1907年,有五種面值~壹錢、貮錢、伍錢、四錢、壹兩。餉銀的製作是為了分發當時新疆邊境駐軍的軍餉,因此取名「餉銀」。該餉銀正反面圖案也是漢文與維文共存,背面是蟠龍圖案。 四、民國餉銀 到了民國時期,迪化局鑄造錢幣就不同以往了,民國壬子餉銀的正面都是漢文,沒有滿文和維文,背面是兩面交叉的北洋政府國旗~五色旗,對應漢、滿、回、藏、蒙五大民族。 五、迪化一兩銀元 民國6年~民國7年間,迪化局製造的一兩銀元,在設計風格和鑄造工藝上,也是絕無僅有的。迪化一兩銀元有維漢兩種文字風格的鑄幣,銀元正面有漢文字「中華民國6年(或7年)」、「迪化銀元局造」,珠圈內還有漢文字「壹兩」,正面和背面的珠圈內部都有維吾爾文,珠圈外部是麥穗圖案。 從清朝光緒到民國時期的北洋政府,迪化局鑄造的銀元基本就是以上五種,每一種的發行時間都很短暫,存世量少,都是如今錢幣收藏市場中的珍品。 另外,宣統3年(西元1911年)開始,位於新疆南疆西部,在清朝光緒八年(1882年)設置的「分巡喀什噶爾兵備道」(1924年裁撤,1929年成為喀什行政區),也開始按照迪化所鑄銀元的樣式開始用土法機具鑄造「喀什背龍餉銀」,「喀什餉銀」背面鑄有代表大清帝國的龍徽。即便在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楊增新在新疆宣佈共和,新疆脫離清廷,進入中華民國時期後,這種鑄有龍徽的銀元依然在喀什鑄造,直至民國2年(西元1913年)停鑄。自民國2年背龍餉銀停鑄開始,喀什道開始在之前餉銀的基礎上,參考新疆壬子餉銀,重新設計鑄造新的中華民國新疆喀造餉銀五錢銀幣。中華民國新疆喀造餉銀五錢銀幣一直被鑄造到民國5年(西元1916年)方才停鑄。是中華民國喀什官方鑄造的最後一種銀元。 其中,我收藏的這七枚「新疆五錢餉銀」,正面主圖為漢字、維吾爾文「餉銀五錢」,背面主圖系蟠龍。該幣直徑3.3厘米,重17克左右,成色85%。餉銀五錢銀幣的版別較多,從正面看,漢文「餉銀五錢」有字體大小、筆畫粗細的不同,漢字中心有有花飾和無花飾的差異。從背面看,圖案有無圈龍、線圈龍、珠圈龍、維文龍、蝙蝠龍的不同,蟠龍又有小頭龍、尖角龍、小龍的差異。 貳、「新疆五錢餉銀」的版別 根據《歷史與收藏~新疆省造餉銀五錢版本介紹》一文所述,「新疆五錢餉銀」有如下這些版別,由於當時用的鑄模是土模,壓力不夠,鑄造出來的銀幣,不管是邊齒,還是圖案,線條字跡都比較弱,遠不及袁大頭與龍洋的精緻紋深,再加上長時間流通所造成的磨損,所以一般見到的餉銀五錢品相都不是很好,這是受限於它的鑄幣條件和鑄模。 一、無圈蟠龍版 正面珠圈內為漢文「餉銀五錢」,珠圈外系維文「餉銀五錢」。背面蟠龍圖因其周圍沒有任何花飾,故稱無圈蟠龍版。該類銀幣依據蟠龍的不同,分為小頭龍、尖角龍、小龍,再結合正面漢維文「餉銀五錢」的差異,共計有3種類型11個版別。此類銀幣均屬普通品,價格不高,較易收集。 (一)、小頭龍漢字差異版:背面蟠龍的龍頭較小,故稱小頭龍。結合正面漢字筆畫的粗細、字體的大小,可分為6種版別。 l.「五」較大版。該幣「餉銀五錢」的「五」,字體較大,「五」的下一橫收筆下頓較重。 2.「五」較小版。該幣「餉銀五錢」的「五」,第二筆較短,整個字體較小。 3.「五」下橫斜版。該幣「餉銀五錢」的「五」,第二筆與第三、四筆所形成的「口」較小,「五」下橫較長、較斜。 4.「銀」較大版。該幣「餉銀五錢」的「銀」,書寫較寬,字體較大。故稱銀較大版。 5.「銀」字的「艮」小版。該幣「餉銀五錢」的「銀」字右偏旁「艮」相對較小,第一至第四筆所形成的「日」較小,比例失調。「五」的下橫較長。 6.漢字細畫版。該幣「餉銀五錢」四字的筆畫較細。「五」的下橫相對較短。 (二)尖角龍「銀」字差異版:背面蟠龍的龍角較尖,就像兩隻山羊角,故稱尖角龍。根據漢字「銀」的不同寫法,可分為大、小「銀」版別。 l.「銀」較大版。該幣「餉銀五錢」的「餉」字橫折勾較長,「銀」字較大。 2.「銀」較小版。該幣「餉銀五錢」的「餉」字橫折勾較短,「銀」字較小。 (三)小龍漢維文差異版:背面蟠龍的龍身較細,特別是龍尾更細,就像辮子一樣,故稱小龍。結合正面漢維文的排列、筆畫的粗細,可分為3種版別。 1.漢字集中大維文版。該幣「餉銀五錢」四字排列較近、較集中,筆畫也較短。維文「餉銀五錢」筆畫較粗,字體較大。 2.漢字散開小維文版。該幣「餉銀五錢」四字排列是散開的,筆畫較細。維文「餉銀五錢」筆畫較細,字體較小。 3.漢字集中粗畫版。該幣「餉銀五錢」四字排列集中,筆畫較粗。 二、線圈蟠龍版 正面珠圈內為漢文「餉銀五錢」,四字中心大多有花飾;珠圈外系維文「餉銀五錢」。背面蟠龍圖,龍被一線圈圍著,故稱線圈蟠龍版。該類銀幣依據蟠龍頭下火珠的大小,結合正面中心花飾的不同、漢字的差異,共計有11個版別。此類銀幣(一)至(五)屬普通品種,(六)至(八)的版別相對較少,(九)至(十一)的版別較難收集。 (一)無花大火珠版:正面珠圈內漢文「餉銀五錢」四字中心無花飾,背面龍頭下的火珠較大。 (二)無花小火珠版:正背面圖案基本與圖12相同。所不同的是蟠龍頭下火珠較小。 (三)有花火焰較大版:正面珠圈內漢文「餉銀五錢」四字中心有一花朵,背麵線圈外左右各列一小花飾,蟠龍頭下火焰較大。 (四)有花火焰較小版:正背面圖案基本與圖14相同。不同之處在於龍頭下的火焰較小。 (五)七點星線圈龍版:背麵線圈外左右各列七點星花。 (六)中心一點大字版:正面珠圈內漢文「餉銀五錢」四字筆畫較粗,字體較大,中心一點,故稱中心一點大字。 (七)中心一點小字版:正背面圖案基本與圖17相同,區別在於正面的漢字筆畫較細,字體較小。 (八)中心一逗點版:正面珠圈內漢文「餉銀五錢」四字中心有一逗點。 (九)中心暗記版:正面珠圈內漢文「餉銀五錢」四字中心有3個並列的長點暗記。 (十)中心花扁銀版:正面珠圈內漢文「餉銀五錢」的「銀」字體較小,書寫較扁,四字中心有一花朵,故稱有花扁銀版。背面左右各列一小花飾。 (十一)「餉」字錯版:正面漢文「餉」字的「食」旁,少了最後一筆,故稱「餉」字錯版。 三、珠圈蟠龍版:正面珠圈內為漢文「餉銀五錢」,四字中心有一花朵;珠圈外系維文「餉銀五錢」。背面珠圈內為蟠龍,珠圈外左右各列七點星花。背面珠圈蟠龍的僅此一種,十分珍貴,不易收集。 四、維文蟠龍版:正面珠圈內為漢文「餉銀五錢」。背面蟠龍,龍頭下火珠較大,龍外上下右左系維文「餉銀五錢」,故稱維文蟠龍版。正面無維文而背面有維文的僅此一種。此幣極少,十分難求。 五、蝙蝠蟠龍版:有兩種:一種為蟠龍圖,上有一蝙蝠;另一種也是蟠龍圖,上下左右各一隻蝙蝠,其間為祥雲。此銀幣十分難得,是錢幣收藏家追求的珍品。 (一)天福(添福)版:正面珠圈內為漢文「餉銀五錢」,珠圈外系維文「餉銀五錢」。背面為蟠龍,龍頭上(天)有一蝙蝠,寓意添福)。 (二)四蝠(賜福)版:正面珠圈內為漢文「餉銀五錢」,珠圈外系維文「餉銀五錢」。背面為蟠龍,周圍蝙蝠、祥雲。龍的上下左右雕刻四隻蝙蝠,寓意賜福。 叁、「新疆五錢餉銀」的流通市價 新疆錢幣,不管是銅錢還是銀幣,在1966年~1980年之間是價位最高峰的時期,而且一幣難求。但是之後的三年之間,因為銀元成了兩岸走私之間交換的貨幣,當時大陸東南沿海漁民和台灣的走私者進行交易時,大陸漁民用銀元與台灣走私者換取收錄機、磁帶、布匹、摺疊傘等,銀元就充當了交換時的貨幣,這讓大陸內地的銀元透過各種渠道流向東南沿海、流向台灣,估計短短兩、三年間,大陸內地民間收藏的銀元有80%(應高估了)進入了台灣。以及國際白銀價格上漲到10美元/盎司左右,讓在中國只值5元人民幣的舊銀元,因在境外有2.5倍的身價而大量外流。如此導致包括新疆銀元的各式銀元大量流入台灣,而讓銀元的流通價格瞬間腰斬,甚至跌至3.5~4成價,例如清代龍銀就從台幣1000元滑落至350元~400元,一直要到1994年之後才呈現出回穩的狀況。 審視我購買「新疆五錢銀幣」的時機:1987年3月27日以台幣250元購入11枚「新疆五錢銀幣」,9月12日再以台幣250元購入3枚「新疆五錢銀幣」,其中有新疆迪化銀元局鑄造的銀幣,與新疆喀什噶爾造的銀幣,雖然當時沒細分,但是買入價都是台幣250元,比當時台幣200元的袁大頭市價稍貴,算是入手的好時機。時至今日,查閱台灣網站上「新疆五錢餉銀」的讓售價大約落在台幣8000元~19800元之間,這大概也就是現在台灣「新疆五錢餉銀」的流通市價,其中品相、版別還是居關鍵地位。 再回顧中國大陸2022年「新疆五錢餉銀」的流通市價,品相最差的約在1500元人民幣,美品約3000元~5000元人民幣,精品在2萬~3萬元元人民幣,頂極品可以高達7萬~8萬元人民幣,只是這裡的頂極品評分也只在45~53分之間,這不僅說明了全美的「新疆五錢餉銀」一幣難求,而且低高評分數間的價差甚為巨大,甚至可以到10倍的差價。 未來「新疆五錢餉銀」的市價還是看大陸,除了中國銀幣都回流中國大陸的趨勢之外,大陸銀幣的交易頻繁熱絡有助銀幣市價的穩定上漲之外,熱門的「新疆因素」相信更會被關注:2020年的新疆總人口有2585萬人,其中漢族人口為1092萬人,少數民族人口為1493萬人(其中維吾爾族超過1200萬),除了人口略微超過台灣,新疆近年一直是國際關注的焦點熱區,除了新疆有石油、天然氣、煤炭、棉花、葡萄、番茄、玉石等豐富資源,也是絲綢之路的核心區,是大陸內地開赴中歐、中亞班列火車的物流中心,因而帶來新疆日漸發達的經濟與富裕的民生,這讓數量稀少,同時兼具地域性與維吾爾族文化特色的新疆老銀幣「水漲船高」,相信未來會隨著新疆的日益富足,而益加「被珍視」。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