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9/05 09:08:15瀏覽2218|回應8|推薦112 | |
餘情(七絕‧庚韻)
欲斷塵根入梵清, 沾花不落笑餘情。 佛前燈下徒翻卷, 半念如來半念卿。
格律:七絕首句仄起入韻式 2016/09/03 筆於謙齋
筆記: 草稿初思於2013年,僅得大意句不全,當時忙碌,存檔時隨意置入硬碟一角,日久而忘。今朝重見,乃援筆續作之。 回憶當初,何以有此詩思詩情?因想起累世輪迴,雖投生人道時,多世為行者,但至今餘情未斷。 餘者殘餘之意,「餘情」是剩餘的情感,尚未徹底斷除的塵根。 經云,縱使證入阿羅漢之流,雖斷了煩惱心垢,但餘情猶在,餘習未斷。恰如香火已滅,而餘氣猶在(主要指初果羅漢、二果羅漢)。必須證入三果羅漢以上的聖流,方能「不受後有」。 南懷瑾《金剛經說什麼》論析第九品,言及初果羅漢,曾道「餘情」二字:「初果羅漢叫須陀洹,中文的意思是預流果,斷了五個見惑,但是,根本思惑還沒有解脫,因為餘習未斷,所以要七還人間。餘情是剩餘下來的情感,斷不了的,還是要七還人間才能了。如果七還人間時,不曉得再進修,還是會後退的。」 「餘習」是累世殘餘的習氣,很難盡除。《大智度論》第二卷曰:「阿羅漢、辟支佛雖破三毒,氣分不盡;譬如香在器中,香雖出,餘氣故在。又如草木薪火燒煙出,炭灰不盡,火力薄故;佛三毒永盡無餘,譬如劫盡,火燒須彌山,一切地都盡,無煙無炭。如舍利弗瞋恚氣殘,難陀婬欲氣殘,畢陵伽婆蹉慢氣殘;譬如人被鎖,初脫時,行猶不便。」 至於「沾花不落」四字,典出《維摩詰經》天女散花一節:「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天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維摩詰居士和文殊菩薩正在演說大法,當時有一位天女現身,拋灑天花,花落於諸菩薩身皆墜之,至大弟子身,卻是沾衣不落了,大弟子們以神力拂花,不能令去。為何會這樣呢?諸菩薩身不沾花,是因祂們都已斷除了分別心和一切煩惱習氣。而大弟子們因塵根未淨,餘習未盡,心有分別執染,故沾花不落。
延伸閱讀: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