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故宮 印象畢沙羅 (Camille Pissaro)
2008/06/14 19:29:29瀏覽2321|回應0|推薦4

媽媽這個週末北上,週六早上我們一同外出看展覽、吃飯。原先我提議去看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畫展,但因媽媽說她在奧塞美術館已經看過《拾穗》和其他作品,所以就改去故宮看畢沙羅(Camille Pissaro)的畫作。
 
此次展覽除了展出畢沙羅的作品之外,還一併展出影響他畫風的前輩畫家以及印象派的同儕畫家的作品。除此之外,連同他兒子(路西安、菲力克斯和路德維奇)和孫女(奧蘿維妲)的部分作品也出現在此次的展覽中。
 
畢沙羅被塞尚(Cezanne)稱為「第一位印象主義藝術家」,不過這多半是恭維的成分居多,因為儘管他的敢於嘗試讓他得以在畫壇引領潮流,且其作品在不同時期也出現不同的畫風,只是他往往在技巧未臻純熟前,就轉而學習其他技法,因此他多數的作品還處在實驗階段,較缺乏具成熟而代表性的作品。
 
舉例來說,畢沙羅和秀拉(Georges Seurat)都曾嘗試過點描的創作風格,但是畢沙羅卻在試驗幾年之後便放棄這樣的創作方式。因此不管是《厄哈格尼 我窗外的景緻》,或是畫風較純熟的《搭豌豆棚的農婦們》和秀拉的《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一比就顯得遜色許多,且《搭豌豆棚的農婦們》並非全然採用點描手法,至少在描繪放置在一旁的木頭時,他運用的是完整線條而非點描。
 
雖然我不太喜歡他的作品,但是我認為身為先驅者的畢沙羅確實展現出先鋒該有的實驗精神,努力嘗試不同的創作手法,儘管代表作不多,但他卻發揮了承先啟後的作用,讓印象派在畫壇形成一股勢力。
 
另外,雖然他家族內的畫家眾多,但是讓我印象深刻的並不多。唯一可談的是他的孫女奧蘿維妲畫的《伏虎》,因為她成功捕捉到大貓氣焰被壓住時,那種莫可奈何、落寞的神韻。她的用色大膽,但是作品不夠細膩且缺乏新意。
 
整個展覽看完之後,我回想讓我駐足最久,且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幅畫竟然是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的《召回羊群》(Recalling the Flock),再來才是畢沙羅的《雨天的杜樂麗花園》(The Tuileries Gardens, Rainy Weather)。

相關閱讀
故宮

畫作欣賞
秀拉,《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畢沙羅,《厄哈格尼 我窗外的景緻》
米勒,《召回羊群》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印象畢沙羅
展出時間:2008/05/30-08/17
展出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館 圖書文獻大樓 (英國牛津大學美術館珍藏展)
交通方式:搭捷運到士林站,從一號出口出來,搭304或紅30都能抵達故宮的正門廣場。
票價:全票 250 優待票 200 
         
台灣大哥大門號用戶出示手機系統,可享購票八折優惠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audialiu&aid=1959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