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南人劇團---閹雞
2008/08/26 13:57:03瀏覽1068|回應0|推薦3



幾週前,小奎約我去看台南人劇團推出的新戲---閹雞。我想也不想就答應了他的邀約。於是,8/17我和男友、奎三人就到國家戲劇院觀賞此劇。演出之前,小奎簡短的介紹了這齣戲的劇情大綱,說本劇是在描寫一個家庭興衰的故事。

看完此劇之後,讓我感觸比較深的橋段反而是女主角際遇的描述。民國
450年代的女性,多半是依附著男人過活。劇中有段台詞是這樣寫的,『女兒一但出嫁,好壞就隨夫家。』因此,當夫家勢力由盛轉衰,而丈夫又不可靠時,女人想靠自己撐起一個家換來的竟是眾人的辱罵/嘲笑/調戲。

對我來說,劇中那隻閹雞只不過是個配角,且它的反諷意味頗重,主要是是用來諷刺劇中的男人(公公和丈夫)看似威風,但實則是隻被閹割的公雞,在遇到現實挫敗時,往往毫無抵禦的能力,最後鬱鬱寡歡而終。

這是我看此劇的感覺。不過,男友顯然不這麼認為。他一直很努力的在尋找此劇的意義。在他的觀點裡,戲劇必定會在劇情中隱含表演者想傳達的訊息,但在這齣戲裡,他卻什麼也沒看到。

當然,你可以透過劇中人的嘴或行動,去揣測創作者原初的創作理念,或是用各種文學理論去評析,但我認為文學
/戲劇並沒有標準答案,重點在於你身為一個讀者/觀看者,如何用自己的感官和經驗去感知/詮釋一切,這才是文學/戲劇的趣味所在。

比如,在這齣戲的後半段,公婆相繼過世、親友討債和丈夫生病等這一連串事件的描述,讓我覺得沉悶且壓抑,好像此刻的自己正感知著當下困擾著女主角的問題,了解那種喘不過氣的感受,因此對於她最後的選擇感到理解且認同她的做法。

創作是創作者和觀看者所建構出來的產物。創作者的輸入
(如他的創作理念)不見得就等同於觀看者的輸出。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經驗或感興趣的事物不同,所以會出現選擇性注意/感知的狀況。

在這過程中創作者所強調的元素和概念可能會被忽略
/放大,但不管如何都和創作者所預期達到的效果強度不盡相同,而我所謂的觀看者的創作就是這樣的意思,因為透過他()的解讀,這齣戲又以新的面貌被拼湊出來。

不過,顯然男友還是不能了解我說的話,因為他走的是實證主義路線,一定要親口聽到什麼、看到什麼才算數,對於用心理感知的東西,他一向不太能理解,甚至覺得我說這麼多,只是在賣弄罷了。哈。


 



當天下大雨,全身都被雨淋濕,鞋子也進水,真不舒服...



結果他們還被我逼著露出燦爛笑容拍照(其實笑的很勉強)



舞台(這次舞台劉達倫設計的...)



這次很幸運可以坐在一樓後排



大廳的燈



我在扮演劇中的媒婆腳色,努力行銷林小奎...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audialiu&aid=216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