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1/03 16:42:26瀏覽954|回應0|推薦0 | |
初到台北孔廟的人對孔廟總有一個印象,那就是「新」和「小」。不錯,作為一個古蹟,台北孔廟是太新了;又,作為一個首都所在地的孔廟,台北孔廟實在是太小了。 先來談談「新」吧。台北孔廟是在1925-1935年興建的,至今不過八十年左右,以一個孔廟而言當然是「新」了。相對的,台南孔廟可上溯至明鄭,至今已近三百九十年。當然,台北孔廟如果要上溯,也可推至一八七五年籌建、一八八四年完工的原台北文廟,但原台北文廟是在今北一女中附近,今之台北孔廟畢竟是易地而建,自不可與台南孔廟深厚之歷史淵源同日而言。 再來談「小」。就總體規模來說,台北孔廟不但比不上北平孔廟、曲阜孔廟,也比不止台南孔廟,只談大成殿的規格就好,北平孔廟和曲阜孔廟都是九開間,台南孔廟是七開間,台北孔廟則是五開間。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九開間是天子之都或首都的規格,七開間是諸侯或省的規格,五開間是縣的規格。北平孔廟自不用提;曲阜孔廟則是孔廟之祖廟,也不用多說;台南孔廟是始建於明鄭,當時東寧王國算是大明的諸侯,自可採取七開間的形制。 至於台北孔廟,若以原文廟為準,始建於1874年,當時台北確屬縣級單位;若以後建之台北孔廟為準,1925年始建時已為日治時代,回顧歷史,台灣固然於1885-1887年建省,台北也固然於1894年成為省府,但在日治之事實下,台灣對大清而言已非省,亦非諸侯,純為一異國之邊陲,若與日、韓、越南等儒學交化圈之孔廟相比,以縣級之五開間呈現,應已是最高規格了,更何況是由民間興建。 孔廟,若以古蹟或歷史傳承的立場來看,尊重形制當然是必要的。但,若非古蹟,以台中孔廟及高雄孔廟為例,因皆採取新建的立場,便不太注重歷史傳承,例如台灣孔廟在傳承上通常均採南方建築的形式,,台中孔廟及高雄孔廟則以曲阜孔廟為模本,大刀闊斧,採用了純北方宮庭式建築形式,丹墀也擴大為八佾的規格(台北孔廟及台南孔廟均為六佾的規格),唯,儘管如此,大成殿仍採七開間,不敢擅用九開間的規格,畢竟縱然以中華民國而不以整個大中國言,高雄、台中仍屬地方,不是中央吧!至於台北孔廟則還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它是全世界二千多座孔廟中屈指可數的民建孔廟,因此它固然與台南孔廟及彰化孔廟相同皆屬南方建築形式,卻充滿著民間色彩;這是台北孔廟相對於台灣其他地區孔廟不同之特徵。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