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孔廟祭祀方式及通天柱設置之探討
2012/05/19 09:38:43瀏覽1115|回應0|推薦0

  這幾天為了導覽來自多久市的客人,把多久聖廟的網頁看了一下,驚異地發現自已在孔廟知識上的若干瑕疪,花了兩天的時間,希望能夠把它們修補起來,但是由於本身所知有限,手中史料亦極端不足,因此將疑問及相關之所知羅列如下,願知者能指點一二:

 

一、    台灣政府祀典的孔廟是以牌位祭祀孔子及先賢先儒的,這是台灣孔廟的一項特徵,因為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都是以神像來奉祀孔子;其源由是起於明嘉靖世宗皇帝1521-1563的敇令。台灣的孔廟當然都是在這個時期以後才建的,尤其是,台灣之孔廟,除了台南孔廟係始建於明鄭時期,其餘較老之孔廟都是始建於清朝時期,因此不用神像而用牌位來祭祀孔子及先賢先儒應是受清朝所承認的,不只是沿用台南孔廟的古制而已

不過,看了多久聖廟的網頁,號稱是現存日本最早的孔廟,始建日期則是1708年江戶時代中期。這個事實就令我必須對自己的知識做一些修正了,因為1708年是在明嘉靖世宗皇帝(1521-1563)的敇令之後;當然這是可以解釋的,不過正確與否則有待考證,請方家指正-二:

   按,多久聖廟是在江戶儒學時期建立的,之前有元祿4年(1691)在江戶

   神田一帶建的學問所,取名昌平昌平坂後來(1798)在湯島重建,

   即湯島聖堂。古代孔廟本來都是附屬在儒學裡面的,因此如果把學校也算

   進去,還有閑谷學校及足利學校,前者是在寛文10年(1670)建立,後

   者雖在宝暦4年(1754)因落雷而焚毀,但孔廟本身則未受影響,大致仍

   保持在寛文8年(1668)大修前的原樣。也就是說,就算把足利學校算進

   去,日本現存的孔廟都是在1708年明嘉靖世宗皇帝(1521-1563)的刺令

   之後才建的。但問題是:

(1)    日本是日本,雖然是儒學,日本也不一定要跟著明朝或清朝走

        (2)   日本江戶時代儒學重新興起,是所謂的朱子學,朱子是南宋人,因此

          日本人當時崇尚的儒學是宋明之交的新儒學

           (3)   《続日本紀》記載,日本早在大宝元年(701)已有釈奠大典;同

          時由足利學校的校史可知,足利學校可前推至平安時代初期天長9

     (832)小野篁(おののたかむら)或鎌倉時代(1185-1333)初期

     足利義兼之創建。因此,儒學早在唐朝時已傳至日本,日本自有其

          儒學傳統,受到中國最後一次的影響也是宋明之交的新儒學;因此日

          本沒有受到明嘉靖世宗皇帝(1521-1563)敇令的影響,這是可以理解

          

二、    台灣政府祀典的孔廟都有「通天柱」的設置,據知「通天柱」其實是「藏經筒」,是南宋時期朱熹為了紀念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所做的建議,因此必是宋明以後建立,尤其是在南方的孔廟才會有「通天柱」的設置

台灣政府祀典的孔廟都符合這個條件,也確實都有「通天柱」的設置。

而,日本孔廟有通天柱設置的似乎只有長崎孔子廟,長崎孔子廟是明治26(1893)清朝政府及在地中国人在長崎建的,旁邊還建了中国歴代博物館;因此他代表的是中國儒學文化,而不是日本儒學文化.。由此可見,「通天柱」的設置是為清朝政府所承認的,

 

由此可見,日本的孔廟雖必然是源自中國,但未必與中國同步變化,在宋朝以前已走出自己的風格;第二次的影響則來自宋明之交的新儒學,但,類似「通天柱」之類,由於南宋勢力只及於南方,且朱熹之名氣在明朝之後才開始響亮,雖受清朝政府承認,且後建之孔廟實已無多,採用並不普及,因此也未為日本所引用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aude0317&aid=6469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