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由《素描福爾摩沙》所見之平埔族
2010/10/18 22:23:13瀏覽449|回應0|推薦0

素描福爾摩沙所見,在甘為霖到達台灣前,平埔族已是「熟番」,即已開化的意思,這點可由本書中知其一二,簡單地講,甘為霖在台初期的傳教對象竟然不是漢人,而是平埔族,而且平埔族似乎比漢人來得容易親近(見書中第一節及第四節),依甘為霖所見,平埔族生活懶散,愛喝酒,婚姻制度放縱,一個女人常有三、四個丈夫,稍不如意就離婚(參238),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母系社會。

平埔族中值得特別一提的有埔里的平埔族及邵族。

先談埔里的平埔族:

埔里地區原屬「水沙連」(Sarian)生番地界,「水沙連」指居於內山的生番,依康熙年間清代文獻的記載,半線(今彰化)以東的內山通稱「水沙連」,約包含目前的埔里、信義、魚池、國姓、水里、集集、名間、鹿谷、仁愛等鄉鎮。道光27年(1847年)閩浙總督劉韻珂前來視察,在其〈奏勘番地疏〉中謂:「水沙連內山係總名,而田頭、水裡、貓蘭、審鹿、埔裡、眉裡六社附於中。」在這些部落中,位於目前的埔里盆地者為埔裡、眉裡兩社。因此,平埔族未移入埔里盆地前,主要住民為埔里社的「埔番」與眉裡社的「眉番」,兩者以眉溪為界,埔裡社屬於布農族系統,位於溪南枇杷城附近。眉裡社屬於泰雅族系,位於溪北牛眠山與史港坑中間靠山之地。[1]

而,埔里的平埔族則包含來自苗栗的道卡斯族、台中東勢的巴則海族、大肚沙鹿的拍瀑拉、彰化的巴布薩、南投嘉義的洪安雅五大族群,細分有三十社之多,均係由道光三年(1823年)開始陸續移入,而終成為埔里盆地的主要人口者[2]

然而,此事是在甘為霖抵台的四十七年前開始悄悄地發生,甘為霖抵台時埔里已成了熟番地了,因此在本書中甘為霖才會說:

「‥此處的居民幾乎都是熟番,是屬於台番兩大已開化的原住民的一支,另一支則是平埔番」(見p29),將埔里番別於平埔番之外,似乎是將埔里番誤為己開化的高山族,殊不知埔里番是由五大平埔族群移入,以「番親」的觀念合作拓墾並混居成的。

再談邵族:

邵族係以日月潭附近為根據地,與埔里番相同,居地都相當深山,不是在平原地區,因此邵族原應屬高山族,不過邵族生性和平,因此有些學者便將其列為平埔族(有些學者則不然),邵族的和平似可由本書中甘為霖的記述窺見一二,且看:

「‥我經常聽說水番和他們的湖‥我們從埔里社出發,越過南方的山脈後,於當晚到達水番的居住地。我們在此見識到福爾摩沙岛上唯一的大湖,著實眼界大開‥水番並不是一個大族,在岛上其他地方也找不到水番,他們‥花很多時間在捕魚‥我和這個特殊的民族相處了一周左右‥在我看來這群人顯得相當懶散‥」(見p61-62

這裡的「水番」顯然就是邵族,不過在甘為霖眼中邵族仍屬未開化的蠻人,且看:

「‥我看見許多熟番、一些在埔里社做生意的漢人,以及幾群身上衣物不多、隨身攜帶著刀子和長矛的勇士,這是勇士是霧番和水番的蠻人‥」(見p52-53

在甘為霖第一次造訪邵族時,邵族人口總數只有三百人左右,但若前溯至道光之前(十八、九世紀之交)人口數卻有數千人,據說是由於瘟疫所造成的結果。值得一提的,於今邵族早已因日月潭興建工程移至日月村及大坪林,人口才二百八十多人,依甘為霖第二次造訪邵族時的觀感:

「‥這一大群人似乎是無可救藥的醉鬼,也許不到百年,水番將只剩名字,供人憑弔了。水番的男人正快速地被懶惰和酗酒所毀滅,而隣近的漢人則不斷地買走他們美麗的女兒‥」(p97-98

不錯,酗酒和懶散、過份樂天,以及來自漢人的威脅,一直是原住民的共同問題,事情好像被甘為霖說重了,經一百三十年左右之後的今天,邵族人口不增反減,可以說正在危及存亡之秋。



[1] 參〈埔里的平埔族群〉第1頁,作者黃美英,暨南大學歷史學系講師

[2] 同上,第2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aude0317&aid=45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