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01 12:49:47瀏覽877|回應1|推薦34 | |
蘇花公路彎彎蜒蜒,曲曲折折,進洞出洞,竟然一點暈車的感覺都沒有。 峰迴路轉已到盡頭,眼見前面便是蘇花的末段,一條沿海的康莊大道。 這下更不可能暈車了。 可是,當車子滑下眼前筆直平坦的康莊大道時,我突然感到一陣強烈的暈眩,然後,就這樣,暈起車來了。 暈眩彷彿浪潮,一波一波襲擊而來,我整個人像浮晃在波動的海面上,完全抓不著東西..... 總之,暈車的痛苦與感覺,很難找到貼切的詞句來形容,唯有會暈車的人才明白箇中滋味。 想不到最後竟然會敗在最不可能暈車的地方。 真是奇怪。 雖然沒有吐,卻暈得厲害,難過的無法忍受。 馬路對向有一塊像路肩那般分岔出來的空地,弟弟把車開往對向停了下來,空地下方便是通往大海的沙灘。 天空灰灰的,遠處的海面也是灰灰的,急馳而過的各種車輛以沙石車居多,往往揚起漫天風沙。 那裡其實沒有什麼風景好看,只因為我暈車了,家人便耐心地陪著我。 休息了約有一個小時之久,我才稍為感覺好些,我們又繼續往花蓮前進。 當車子駛入花蓮縣新城鄉恬靜的田園風光裡,我們也抵達了旅遊計畫書中的第一個景點。 此時已是下午兩點半了。 新城鄉有什麼,是克萊兒姐妹列為花蓮優先必訪景點呢? 是全球慈濟人精神寄託所在 -- 靜思精舍啦。 因為克萊兒的姐姐對證嚴上人慈濟救世的精神非常感佩,長期閱看慈濟月刊和大愛電視,克萊兒也因而跟著認識了慈濟世界。 不過,我們倆人都不是慈濟人,目前也沒有正式加入慈濟的念頭,只是以我們自己的方式認同著慈濟大愛的精神。 位於新城鄉的靜思精舍是證嚴上人居住的地方,它和位於花蓮市區的宏偉建築 ─ 靜思堂─ 可是完全不一樣的地方哦。 小巧清靜的靜思精舍雖然座落在主要交通幹道附近的田園裡,卻因被重重樹木環繞包圍,顯得格外幽靜,彷如一座小小世外桃源,還維持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修行生活。 從大馬路右轉進來,先將車子停在精舍專屬的停車場,再沿著綠樹濃密的小徑往前走到盡頭,便是精思精舍的入口。 這一段綠蔭路,彷彿是個時空轉換器,讓來訪者的身心,傾刻之間安定了下來。 不過一分鐘之隔,便從熙熙攘攘的紅塵,轉換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林蔭小徑的盡頭,駐立著一只屋形小告示牌,上面寫著 -- 佛門修行道場。這時順著小路左轉往前行,便能看到小巧樸實的靜思精舍了。 一樣的三月春寒,精舍小徑上數株瘦削楓樹,卻是紅葉滿枝椏,和克萊兒中山北路上的楓綠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懷。 精思精舍的庭園內,充滿了慕名而來的訪客、遊客及身穿制服的慈濟人。 一靠近精舍主體建築物,便有許多慈濟師兄師姐齊向來訪者致意歡迎,有位理小平頭的師兄走向我們,親切問候接待。 ( 非常不好意思,忘了這位師兄姓什麼了! ) 我們事先並不知道會有這麼多師兄師姐在此一一接待遊客。 有好些遊客對這樣熱心的接待,顯得相當不自在,因此也令上前接待他們的慈濟人感到些許尷尬。 但是克萊兒姐弟這一組人倒是沒這問題,既然來了,有熟人帶路,可了解得更深入一點,不只是走馬看花而已。 留小平頭的師兄也很健談,巧的是,他也是來自北部,住在北縣的新莊,每個假日都來花蓮參與慈濟的活動。他熱心引領我們四處參觀,一路詳細解說,外加費神思量回答克萊兒提出的種種問題。 精舍小巧樸實,處處皆是樹木與綠草地。四周是一畦畦田園,有精舍的出家師父正在田園中耕作。 俗世自繁忙,遊人任參觀,星期假日皆無異;出家師父依然耕耘著他們的田,採收著園中的青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克萊兒的弟弟則不斷讚賞這裡空氣新鮮,適合居住。 這樣的生活,有一種簡單而規律的美感,彷彿古人嚮往的世外桃源,很能感動人心。 然而,剎時的感動是一回事,真正要每天過這樣的生活,又是一回事,恐非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做得到吧。 慈濟建築強調與自然結合,膚慰大地。園區內都以石頭造景,不論園區小徑或雕像,皆是會呼吸的石材。 克萊兒最喜歡的小沙彌睡姿石雕。 瞧這小寶貝睡得多香甜可愛呀! 小寶貝其實有一對耶。 日式禪風的庭園造景,具有安定精神、沉澱人心的效果。 精舍內還保留著昔時耕種用的舊牛車。 角落裡,駐立著一座令人發思古幽懷的迷你小廟宇。 哇,想不到,竟然會在花蓮之旅中意外撞見真正的 『柴房』! 小平頭師兄告訴我們,精舍內使用的熱水,都是用柴薪燒出來的。 看,這些柴薪排列得多整齊,多漂亮啊 !典型慈濟人的精神。 克萊兒覺得,發現柴房,是我在靜思精舍中,最驚喜的發現!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