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地為誌的青春輓歌─《艋舺》
2010/03/20 19:53:41瀏覽1666|回應1|推薦7

鈕承澤執導的《艋舺》,是二十年來首部於春節檔映演的台灣電影,120支拷貝的上映規模,並於六天內達到破億的票房佳績。不論是對艋舺『污名化』疑慮的反對聲浪,或擔心年輕人仿效黑道的道德爭議,伴隨著電影熱度而來的話題不斷,然而回歸電影本身,浪漫色彩重於寫實筆觸,《艋舺》其實是一曲以地為誌的青春輓歌。


轉學生『蚊子』周以文(趙又廷),單親家庭長大並不富裕,不甘班上惡勢力『狗仔孩』(陳漢典)搶走母親爲他準備的雞腿,憤而反抗竟得到『太子幫』的賞識,成為其中的一員。初生之犢沉醉於新同儕的友誼中,跟著黑幫太子『志龍』(鳳小岳),軍師『和尚』(阮經天)、天生打手『白猴』(蔡昌憲)還有愛吹噓的『胖子』(黃鐙輝),無論做什麼,也相信一切都是『義氣』。

直到有一天,發現自己走入一去不回的大人世界,原來背叛的殘酷,早存在於深信不疑的『義氣』之中。


電影前半段調性飛揚跳脫,連打鬥也活潑起來,部分要歸功於攝影包軒鳴靈活的運鏡,搭上陳珊妮復古兼具現代風的音樂,精心設計的美術配色,構築出這群血氣方剛青少年的一片天地。後半段滲入成人社會的權力爭鬥,可惜轉折鋪陳的不夠深入,兩個多小時的片子中間略顯沉悶。

以趙又廷的外省人角度,看本省幫派的分崩離析,從小沒有父親的他在和『廟口』眾人的接觸中,逐漸對本土老大Geta產生孺慕之情,繼而在變故發生之後,成為太子幫裡反應最激烈的人。趙又廷詮釋後段的心態仍有不足之處,但青澀純真的感覺到位,收斂《痞子英雄》裡過於激動的演法,初登大銀幕演出算得上稱職,就『蚊子』最後呈現的角色定位來看,趙又廷比最初有意擔綱的周杰倫更為適合。

相對於『蚊子』由外人逐步融入幫派核心,阮經天飾演的『和尚』卻是由核心漸遠而成外人。關於和尚的轉變,除了他對志龍難言的情愫,以及上一代的恩怨外,比黑幫太子出色的才幹,難免令老大有功高震主的疑慮,爲志龍擔過的義氣,看在Geta眼裡恐更感嘆親生兒子的不才,那場演員真打的處罰戲,埋下和尚與Geta衝突的伏筆,太子幫闖禍風波告一段落後,和尚看著Geta拉著蚊子合唱的無奈眼神,明白這份信任是他如何努力都得不到的,真正拉開背叛風暴的序幕。

作為劇情變化的關鍵人物,我覺得劇本對和尚的野心刻劃的不夠,或者說對人性黑暗面挖掘的不夠深入,停留在懷舊傷感的層次。如果和尚的戲份再多一點,能將他性格的複雜面描繪的更完整,也更能和蚊子的單純對照,增加中段後的戲味,但也因阮經天在有限的角色塑造裡,發揮極強的情感渲染力,更顯得搶眼突出。


或許這正是豆導鈕承澤的青春回望,緬懷他自《小畢的故事》走來的過往,所以對和尚的描寫亦是矛盾迷惘多於世故機心,反派也有著各自的悲哀,《艋舺》與其說是黑幫電影,實則更接近於成長電影,令人想到本片副導林書宇的前作《九降風》。男主角『周以文』和鈕承澤首部長片《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的攝影師(曾執導《最愛就是你》等多部人生劇展)同名,加上導演鄭有傑(《陽陽》)、林志儒(《牆之魘》)的客串,增添熟悉國片工作者的觀眾對照的趣味。

戲裡鈕承澤延續電視劇《我在墾丁天氣晴》的合作默契,讓早以電視劇走紅,也演過電影《六號出口》、《愛到底》的阮經天,交出從影以來最佳成績,當紅乍紫的趙又廷站穩電影新人的位置,陳漢典亦不同於綜藝節目中的表現。儘管年輕演員的台語口條仍有加強空間,但鈕承澤爲『太子幫』五位成員立下鮮明的角色形象,令觀眾有了情感投入的基礎。柯佳嬿的『小凝』和《痞子英雄》漢堡妹喻虹淵的『小惠』,則成了妝點男性情義的兩朵紅花。

耐人尋味的是資深演員的運用,可看出導演鈕承澤和製片李烈將自身的影視經歷,轉化為引發共鳴的選角能力。年輕一輩可能是從《海角七號》才開始熟悉馬如龍,但他曾是多部台語劇的男主角,對中南部觀眾有一定程度的號召力。另一個角頭老大Masa的飾演者邢峰,亦是昔日的秀場天王。同樣對熟悉《花系列》的電視觀眾來說,席曼寧一出場便有大哥女人的份量,更不用解釋『志龍』洋化長相的緣由。主演過電視劇《流氓教授》的王識賢,在篇幅不多的戲份裡,散發出『文謙』的暴戾之氣。而飾演『蚊子』母親的林秀玲,和鈕承澤『灰狼』的對手戲,讓人想到的不只是戲中的舊情,還有他們共演過的《風櫃來的人》以及當年的緋聞。


《艋舺》以1987年為背景,那是台灣從『戒嚴』進入『解嚴』的年代,新舊時代交替,內外勢力消長,幫派械鬥、角頭爭霸、兄弟反目的事件並不罕見,電影擷取的時地雖非完全寫實,卻在AB褲、花襯衫的『台』味裡,草蜢的流行歌聲中,用服裝、美術、音樂打造出那個年代的集體記憶,足見其在技術層面下的工夫。

2008年《海角七號》在6月下旬的台北電影節傳出好評,繼而在8月底上映後逐步帶起觀影熱潮;2009年《聽說》配合『聽奧』活動在短期內拍攝上檔,累積口碑帶動一周比一周更好的票房,而2010年《艋舺》則是在籌備時期就展開一連串的宣傳,鎖定春節賀歲檔開出紅盤,試圖建立更為工業化的行銷模式。

《艋舺》會否成為2010年最重要的台灣電影?我覺得言之過早,私心期待看到更多不同風貌的台灣電影,吸引觀眾願意去戲院一同體會大銀幕的感動。然而《艋舺》在類型電影的開展和商業製作的嘗試上,用心值得肯定。

※本文已授權YesAsia.com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鈕承澤─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inema&aid=3782933

 回應文章

*babyko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細膩
2010/03/26 10:52
寫得很細膩呀,佩服。
Ocean(cinema) 於 2010-03-27 12:35 回覆:

多謝你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