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5/05/21 17:54:33瀏覽612|回應2|推薦17 | |
冷战只是西方和苏联集团的军事对抗,军事外的经济、科技等等,基本缺乏可比性。从柏林墙就可以看出:没有墙,数百万计的东德人要流亡西德。 今天每年数百万中国大陆游客到香港购物、台湾旅游、澳门赌博,有非法滞留的没有?相反倒是香港台湾支撑不住纷纷要求限制两岸往来。奇哉怪也,你的制度这么优越,还要限制别人看? 今天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人均GDP已超过台湾,经济总量即将超过香港,平均薪资超过台湾也是几年内的事。甚至整个福建省发展水平都有赶超台湾的势头。大陆民众不再羡慕台湾的“民主”,这才是和旧冷战的根本区别。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东欧,俄罗斯和波兰生活水平相当,但福利和富裕人群都超过波兰(因波兰基本给西欧打工,没有自己的资产阶级)。最差的是新“民主”的乌克兰,人均已暴跌到3000美元以下,六百万人出国打工,到西欧和俄罗斯各占一半。“民主”后的乌克兰,怎么数百万人到俄罗斯打工呢?用脚投票,美国人的宣传伎俩自然破产。 海峡两岸也一样,俄罗斯今天远胜乌克兰因二十年前经济基础类似。而台湾原先发展起点比大陆先进半个世纪以上,1895年时的台湾都比1949年的中国富足,1945年时更差许多倍。今天两岸差距实际大大小于分治时,且台湾仍在停滞内讧。待台湾民众大量登陆打工后,新冷战自然胜负已分。
原先的冷战,是苏联以一敌三甚至敌四(最后中国也加入反苏阵营),除军事外其他并无实际对抗。今天则是中国大老板,推俄罗斯打前台的局面,是以二敌三(实际是二点五,欧盟并非真心对抗中俄,从明斯克协议就能看出),美日人口远远少于中国。其他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南非等已加入金砖五国,印度还可能加入上合组织。李克强正在访问南美,首次访问南美唯一亲美国家哥伦比亚,这是挖到美国眼皮底下了。李在巴西签署的“两洋铁路”协议,原先我还以为是巴西边境到秘鲁,不算太远,没想到是这样的: http://news.sina.com.cn/w/2015-05-21/111531859414.shtml
据初步构想,“两洋铁路”将东起大西洋海岸的巴西东南重镇里约热内卢州,向西北方向延伸,跨过富含铁矿的米纳斯吉拉斯州、戈亚斯州,然后穿过盛产大豆和牛肉的农业核心地带马托格罗索州、朗多尼亚州的波多韦柳口岸和亚马孙州,最后从巴西边境阿克里州进入秘鲁境内,并在秘鲁卡亚俄港、莫延多港或阿里卡港与海路相连。 这一铁路全长将达5000公里,其中约2000公里将利用现有铁路系统,另外将新修建3000公里线路。 根据上面的地点大体画了地图: 这铁路的长度和重要性比当年美国两洋铁路尤有过之,不但囊括巴西大部分重要工农业区,还包括亚马逊河上的港口。此外难度更不可同日而语,要穿越亚洲以外最高的安第斯山脉,可能只有中国有能力建(拉美本地也有修跨安第斯铁路,但是单轨标准很低)。冷战时期的苏联和东方集团绝对无此大手笔,中国政府的心气可见一斑。当然以拉美国家的效率,如此巨大工程建成至少在十几年之后,这没关系等的起。
新冷战中美日要面对中国为核心的上合、金砖国家全面挑战,其难度当然不可同日而语。西方政治家哀叹今天的局面比冷战更难即是因此。冷战中西方只要宣传“用脚投票”,竖起柏林墙就可以占领制高点。今天深圳已开设“香港青年创业园”利用香港没有实体经济的痛脚吸引香港科技精英到深圳创业,西方还怎么宣传“民主优越性”?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