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04 21:06:43瀏覽695|回應1|推薦3 | |
中國引領的第三次世界工業革命 西方國家所以興起,根本原因在於強大的生產力,生產力來自新技術:第一次工業革命,以煤、蒸汽機的使用為標誌,首次大量使用化學能;第二次工業革命,以石油、天然氣和電力的使用為標誌,完全創造了現代社會。二戰後甚囂塵上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其實並沒真正實現,因為在能源來源方面沒有任何變化,仍在继续挥霍日渐稀少的化石矿物能源。原本以為可以替代礦物能源的核能被證明完全不能大範圍取代常規能源。在能源沒有根本變化的情況下,近六七十年人類生產力發展受資源束縛越來越明顯,一直在往精細化發展但無法突破能源瓶頸。2009年以來的全球經濟危機,根本原因在於發展中國家紛紛走市場經濟道路,全球原有資源和市場有限,結果能源原料價格不斷上漲、製成品不斷跌價,發達國家陷於停滯。這是一個全球財富重新分配的過程,證明沒有根本技術突破,人類所能創造的財富有上限,並隨著礦物能源(尤其是石油)日漸減少,上限還有縮減的可能...有西方專家預測,20年後原油價格可能上漲到300美元一桶,將對工業國家造成更大負擔。原本以為“核能”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引擎,但實踐證明,核裂變發電根本不能大量替代常規礦物能源。 怎麼辦?可再生能源,也就是所謂“綠能”成為最熱門的選項。第三次工業革命,最可能從再生能源大量應用開始,誰先將發電來源大半轉向為再生能源,就握住了打開未來的鑰匙。這方面,中國有諸多優勢:
1, 水能、風能、光能儲量都是世界第一,並且風能光能大多分佈在人煙稀少的地方,不會和農牧業爭地。綠能的最大局限是不可運輸,必須要有資源才能開發。 2, 中國有全國統一的大電網,其規模世界遙遙領先。超高壓長距離輸電技術同樣世界領先,已有二千公里以上的超高壓輸電,在開發三千公里以上的技術!這和美歐小電網各地自求平衡大不一樣,有資源要能輸出才能利用,這方面中國同樣是領先的 3, 中國常規水能技術可開發容量達5.4億千瓦,世界遙遙領先,已開發近2.7億千瓦。同時還有數不盡的抽水蓄能電站壩址,可以通過抽水蓄能,將風電、光電等出力不均衡的綠能轉換為可穩定供電的電源,這一點多數國家無法做到。 4, 中國人多常規能源(油氣)少,對再生能源有極大需求。政府用經濟杠杆鼓勵可再生能源開發,目前水電、風電、光電設備生產規模都是世界最大,均有大批出口。技術上水電風電已相當世界先進水準,光電也在迅速追趕。 5, 中國有獨具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任何“環保組織”都不能為所欲為,以環保為名阻礙綠能發展。移民的效率也是世界最高,是實行西方假民主真民粹國家不可能做到的。
中國去年2013年各類發電設備裝機容量如下: http://news.bjx.com.cn/html/20140326/499662.shtml 2013年,全國電源建設新增發電裝機容量9400萬千瓦。其中,水電新增2993萬千瓦,火電新增3650萬千瓦,核電新增221萬千瓦,並網風電新增1406萬千瓦,並網太陽能發電新增1130萬千瓦。 可以看出:總裝機容量世界遙遙領先;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六成;水電、風電、光電新裝機都是世界最多,其中太陽能發電新增數量超過整個歐洲的總和!今年太陽能規劃建設1400萬千瓦,繼續高速發展。當今世界綠能的中心早已不是歐盟或美國,而是中國,歐盟國家大多水能開發完畢,風能光能開發潛力有限,若繼續開發深水離岸風電,成本會指數上升。美國綠能資源比英、德豐富的多,但受到常規能源豐富、低電價、不願提供價格補貼,及美國綠能分佈不均,電網分散難以長距離輸送等多方面制約。中国在资源、市场、技术、政策、国家体制等方面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当仁不让的领头羊,西欧绿能开发已经逐步遇到资源瓶颈。 按目前發展速度,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到2030年,裝機基本肯定過50%,發電量也接近50%,並且通過長距離超高壓電網,大量抽水蓄能電站使風光電時間分佈不均的問題得到解決。在世界各主要國家中,首先邁入第三次工業革命。按目前趨勢,2030年前後,中國會成爲人類史從未見過的第一個十億——十萬億級國家:鋼產量超過十億噸;發電量突破十萬億千瓦時。均超過西方國家總和,並且是主要工業國中第一個可再生能源發電超半數的國家。2030年后,隨著基礎設施基本完善,鋼產量過峰值后可能略有下降,發電量仍有小幅增長。 但新工業革命,對綠能資源匱乏,又四面環海無法從外部輸電的台灣、日本等地來說却是災難:日本台灣所以二戰後興起,与廉價海運可以運送大量常規能源,價格低廉有密切关系。超級油輪、超級散货船、超級集裝箱船是造就島國崛起的“三神器”,只要建立港口,就能取得全世界廉價資源和廣闊市場。可再生能源的不可運輸性完全打破此種神話,有廣闊杳無人煙適合建立風電、光電場的地區轉而興起,無資源島國只能用日益昂貴且來源有限的電力,廢核的日本就是先例。 電能不僅是一種能源,而且是重要戰略資源:中國大陸自2013年開始,在遭遇多年未有破紀錄酷暑的情況下,夏季用電最高峰時全國均無以往限電現象,在此背後是發電裝機容量的連年飛躍。今天中國發電量不但完全滿足自身需求,還能對香港及中南半島五國輸電。中南半島五國(越、泰、老、柬、緬)均缺電,需要從我國雲南省輸送: “未来三四年,云南省对越送电电压将提高到500千伏,新增送电规模200万千瓦,送电总规模达到270万千瓦。同时,结合糯扎渡等电站的投产,向泰国送电300万千瓦。” 別看這規模對雲南來説不大,分別輸送三百萬千瓦電能到泰國、越南,對此兩國已頗爲可觀。包括緬甸,因西方“環保團體”的阻撓,國内水電建設幾乎停滯,還要依賴雲南供電。東盟北部五國在電能上日益仰賴中國,這意味什麽?那些以爲美國能在中南半島對抗中國的民斗們怕是會大大失望。 雲南南部接近緬甸、老撾邊境,瀾滄江(湄公河)最大水電站糯札渡水電站精彩視頻: 裝機容量585萬千瓦,垻高262米,庫容達二百多億立方米。多年調節,可以自由控制湄公河下洩水量。要知道湄公河流經中南半島全部5國,除緬甸外均流經其主要經濟區。糯扎渡建成,使中南五國從此自然災害大爲減少,其水利和電力命脈也同時取決於上游國家。 雲南通往東盟的瀾滄江(湄公河)怒江(伊洛瓦底江)元江(紅河)上游中國境内,還有無數大型水電站已經或正在興建,對下游國家來説,無異于供水、供電均仰賴于中國,水旱從(他)人。 ———————————————————————————————— 石油耗尽后的人类社会会怎样? 20世紀90年代的北朝鮮就是实验室:其實北朝鮮80年代前發展水準相當高,遠比中國大陸為高,1980年前還超過韓國,若非如此这么小的国家也不可能自行研發核武器、導彈。 朝鮮一度經濟技術相當發達的原因: 1日本殖民時代朝鮮半島重工業90%在北部(朝鮮半島礦產和水能基本都在北半邊,倒不是日本人偏袒),基礎設施和基本教育也相當完善,遠非舊中國可比。1945年朝鮮半島有鐵路6000公里(全中國解放時22000公里),抗戰前發電量和整個中國基本相當(絕大部分在北朝鮮,也就是小小朝鮮一度發電量不亞於中國)。 2 朝鮮雖然是計劃經濟,但高度重視科技,國徽不是“鐮刀斧頭”而是“毛筆鐮刀斧頭”,知识份子待遇相當高。朝鮮的核武器也是他們少數精英學者利用在蘇聯學習的機會研發的,工業技術1990年前都領先於中國。 3朝鮮得到大量中國和原蘇聯援助,尤其有來自蘇聯的技術和廉價石油。 但北朝鮮有極大缺陷:經濟基本完全自給自足,沒有任何外匯硬通货。本國資源尚豐富,但无石油天然氣,只有無煙煤,沒有煉鐵必需的煉焦煤。人多地少,原先的糧食自給建立在用蘇聯援助石油生產的化肥上。1991年 蘇聯崩潰後,自顧不暇,再無能力提供原油,沒有油,朝鮮無法生產化肥,又沒有任何出口工業,無法進口糧食。也不願接受國際援助。結果立刻從經濟水準尚可的 國家變為餓殍遍野的饑荒國家!其實朝鮮經濟水準完全可以避免饑荒,但極度封閉外加依賴援助石油生產化肥造成此種情況,一旦蘇聯停止援助立刻崩潰。近二十年 朝鮮全力以赴研製“主體鐵”“主體化肥”“主體纖維”,就是利用本國自有的無煙煤和鐵礦等資源自給自足。用無煙煤生產煤氣——煤气固氮生產化肥;煤氣生產甲烷——直接還原鐵;煤基生產化學纖維。這三種都未必經濟合理,但朝鮮無油無焦煤的情況下強求自給只能如此,效果如何不清楚,現在能做到不死人,估計可以用煤生產化肥了。 朝鮮是現實例子,證明人類離開石油會怎樣,好比一個特大“生物圈二號“,完全和外部世界隔絕,僅依靠自身少數幾種資源過活,果然在俄国停止供油后發生了饑荒。(美國的“生物圈二號”實驗室也一樣,後來內部生態無法維持只好外面送食物)決不能以為這只是朝鮮的命運,朝鮮以外的世界如不預先想好應對石油枯竭,結局也好不了多少。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