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聞周刊:天堂瑞士 淪為自閉小國
2010/02/18 12:30:54瀏覽1216|回應0|推薦1

這是篇新聞周刊的中譯文(原文連結),用「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來形容瑞士也許稍嫌誇張,但是從原文用Death/End of Switzerland的字眼,可見其問題的嚴重程度。可以引以為鑑!
 
以下是援引自wiki對瑞士的說明
瑞士是一個聯邦制國家(雖沿用舊稱「瑞士邦聯」,但在1848年改憲後已實行聯邦制),由26個州組成。伯恩是聯邦政府所在地,但是該國的經濟中心是三座全球城市:日內瓦、巴塞爾,蘇黎世。蘇黎世和日內瓦分別被列為世界上生活質量最高城市的第一名和第二名。。(按:2009四月的報導-連結)
 
瑞士北接德國,西鄰法國,南接義大利,東臨奧地利和列支敦斯登。瑞士擁有很悠久的中立國歷史傳統,自從1815年以後從未捲入過戰爭;同時許多國際性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瑞士,如,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世界貿易組織以及聯合國在歐洲的兩個辦事處之一。但瑞士並不是歐盟成員國。瑞士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按照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下面是報導的內容...
 
_/_/_/_/_/_/_/_/_/_/_/_/_/
【聯合報╱編譯夏嘉玲/報導】2010.02.18  連結

瑞士向來給人和諧開放、民主自由的良好印象,加上壯麗的阿爾卑斯山風景,被許多人認為是人間天堂。但最新一期新聞周刊報導,近年來瑞士許多為外人稱道的長處逐漸失色,國際地位江河日下,似乎已淪為掙扎中的歐洲小國。

瑞士人的族裔、語言、宗教多元,主要產業農牧、金融和工程也看似差異頗大,這些因素在其他國家可能導致族群分裂,過去瑞士人卻能和平共處,成為全球化典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選在瑞士達弗斯舉行,其來有自。

瑞士的民主自由曾吸引許多被迫害者尋求庇護。俄國1917年發生十月革命、納粹1933年取得德國政權後,這兩國流亡者最先投靠的都是瑞士。一次大戰後成立的國際聯盟、國際紅十字會、聯合國許多重要機構總部,都在瑞士。二戰後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在瑞士蘇黎世呼籲歐洲各國團結。美國前總統雷根和蘇聯末代總統戈巴契夫選擇在瑞士討論終結冷戰。

始於1930年代的金融保密政策,加上低稅率和昌明的民主法治,也讓瑞士人十分自豪。

落敗1:班車誤點市容髒

然而,如今瑞士許多城市市容髒亂,班車誤點,高速公路不時整修,政客目光狹隘,排斥外來移民聲浪日高,都讓瑞士的形象蒙塵。

落敗2:秘密金融砸招牌

瑞士引以為傲的金融業約10年前開始大量流失外國客戶和資金。業者先是被迫吐出納粹時期至今無人認領的猶太人存款,接著美國政府為了查稅,逼瑞士交出美國國民存款資料。還有不肖銀行員在利誘下,把客戶資料賣給德國稅務當局,打壞瑞士秘密金融的金字招牌。

落敗3:族群融合過去式

族群融合逐漸成為過去式。瑞士德、法語裔愈來愈無意願學習彼此的語言,而全部改以英語溝通。此外,儘管穆斯林頗為融入當地社會,瑞士去年11月還是通過禁建清真寺高塔的修憲公投,顯示排外心態變強。

高舉民族主義且提案禁建清真寺高塔的瑞士人民黨,現在是瑞士國會第一大黨,民意支持度號稱穩定維持3成,遙遙領先國會其他11個黨10個百分點以上。

外國人鴨子聽雷的瑞士德語系方言Schwizerdutsch現在夯到不行,除了新聞報導,現在瑞士電視節目大半以此語言發音,反映當地民眾現在對外人愈來愈不在乎。

落敗4:排外批評耳邊風

瑞士政治人物似乎沉溺於過去的美好迷思,對指摘瑞士排外的批評聲充耳不聞。由於瑞士政治體制特殊,民意比其他大多數國家容易介入政府運作,國家領導人較難做成艱難決定。這在過去瑞士比歐洲多數國家富裕且國際地位高時還不成問題,但如今可能成為瑞士擺脫當前問題的絆腳石。

美國名導演奧森威爾斯曾在社會懸疑片「黑獄亡魂」中這樣酸瑞士:「500年的民主、和平有什麼成果?不過讓瑞士做出咕咕鐘罷了。」如今瑞士淪為獨善其身的歐洲小國,和歐盟若即若離,在哪都使不上力。雖然世界經濟論壇仍年年在此舉行,但與會的政經領袖對瑞士都興趣缺缺,瑞士在國際間還能占一席之地的,說不定真的只剩咕咕鐘和滑雪勝地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wu246&aid=378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