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7/04 10:43:39瀏覽1234|回應0|推薦6 | |
港府擬撥款百億用於四川災區重建,對於港府如此「大手筆」,港人議論紛紛,或質疑港府「賣人情」,或指責港府不顧港人死活卻胡亂慷慨,甚或猜測背後是否有什麼政治動機,特首曾蔭權藉此拉抬個人民望?一樁本來助人助己、義不容辭的好事,卻弄至如斯田地,如果不是港人目光短淺,就是港府沒有做好解疑釋惑工作,實在令人困惑與不解。 四川8級大地震,天崩地裂,天府之國頓成人間地獄,逾8萬同胞喪生瓦礫,百萬川人痛失家園,亟待援救。災情牽動港人,紛紛獻出愛心與援助,捐款數以十億計,充分體現出港人血濃於水、助人助己的情操。 地震造成巨大的破壞,災區重建預計將需要萬億人民幣,決非北京中央或一省一地所能獨自承擔,因此,北京作出舉國之力的部署,要求「一省對口扶持一地」,每個省在未來5年,拿出當地財政收入的1%,協助對口扶持的災區重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面對川震國難,香港該怎麼辦,是袖手旁觀,還是也盡一份自己的責任?這一問題,無可避免地擺到港人與港府面前。 北京曾承諾,香港與澳門財政獨立自主,中央不會伸手要一分錢。因此,香港是否參與災區重建,完全由香港自己做主。香港在四川災區重建問題上置身事外,在法理上無可挑剔。然而,在情理與道義上,香港豈能無動於衷?如果港人不善忘的話,香港回歸十一年,路途坎坷,經歷過金融風暴與SARS肆虐等衝擊。如果沒有北京的扶持,香港能否順利渡過難關,尚不可知。 誠然,香港存在貧富不均問題,在高通脹年代,不少市民生活也百上加斤,需精打細算過日子。然而,在整個國家而言,香港應該還是最富裕地區。即使港府決定撥款百億,協助四川災區重建,所謂的百億「大手筆」,對於全港700萬市民而言,不過人均1400餘元而已;去年港府財政盈餘1156億元,也不過佔了十一分之一。況且,災區重建是長期的,如果按10年計算,香港能否既參與災區重建,又盡量安排好有需要的港人生活呢?相信市民能算清這筆賬。 其從情義上,香港參與四川災區重建,相信大多數港人異議不多。目前最重要與緊迫的問題是,港府必須將如何撥款協助重建說清楚,講明白,讓港人理解,切勿讓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變質為製造分化的壞事。(2008/07/04)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