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運動員與 S Curve
2021/09/23 14:06:57瀏覽869|回應0|推薦16

MBA 的課程裡有利用 S Curve 的數學模型來預測某項新興科技的未來發展趨勢,但筆者今天不是要來探討某項新科技的 S Curve,而是在觀看東奧游泳比賽時,讓筆者想起了 S Curve。



筆者小學時期曾經練過三年的游泳訓練課程,時間是從小學四年級的暑假一直練到小六的暑假,上了國中之後就沒有再練。小六的那一年,亦即 1980 年的 5 月 (民國 69 年 5 月),筆者有拿到北區六縣市國小游泳錦標賽 100 公尺蛙式的銀牌與 200 公尺蛙式的銅牌(當年的北區六縣市是指臺北市、臺北縣、基隆市、宜蘭縣、桃園縣、以及新竹縣),當時的競賽地點是在基隆市剛完工的市立室內游泳池,那 100 公尺蛙式的金牌是被秀朗國小的游泳選手所拿下,還破了大會紀錄。當然,在此話說 41 年前的游泳獎牌,就是如今已經不行了,其實 41 年前就知道了,筆者升上國中就沒再練,就是知道自己不是練游泳的料。

今年的 7 月 26 日 (2021 年 7 月 26 日),看著臺灣選手王冠閎在 200 公尺蝶式的預賽當中,游出名列所有選手成績的第二名時,就覺得非常的振奮,因此在隔日的準決賽當中,就非常希望看到王冠閎能擠進決賽,進而拿下獎牌,然而天不從人願,王冠閎在準決賽的成績,比預賽時多了 1.08 秒,在該分組排名第六,最後結果是沒有擠進決賽。

在男子 200 公尺的蝶式項目中,來自 Hungary 的 Milak 是表現得非常傑出,他在預賽時是唯一游進 1 分 54 秒的選手,在準決賽時則是唯一游進 1 分 53 秒的選手,而在決賽則是唯一游進 1 分 52 秒的選手,並創下新的奧運記錄。Milak 在預賽、準決賽、以及決賽都是各推進一秒左右,據此可以看出他的配速是配得「得心應手」,實力已經凌駕其它選手有一段距離,而從準決賽的 16 位選手的成績來看,其中有 13 位的選手成績都是落在 1 分 55 秒到 56 秒之間,這讓筆者想起了 S Curve,亦即 Milak 已經跳到另一個更高階的 S Curve,而其它的 13 位選手,則處於同一個 S Curve 的頂端,因此實力都在伯仲之間,大家都有潛力拿下獎牌,而關鍵點就是臨場的表現,反觀 Milak 則是無須憑藉臨場的表現來奪牌,因為他是在一個更高階的 S Curve 上穩定持續地各推進一秒。

王冠閎的預賽成績是 1 分 54 秒 44,這成績在東奧男子 200 公尺蝶式決賽是可以拿到銅牌,但因為卡在目前 S Curve 的頂端,還沒能跳到另外一個更高階的 S Curve,因此跟著許多頂尖選手一樣,彼此的實力都在伯仲之間,能否在賽事中拿下獎牌,「臨場表現」仍舊佔了一半以上的決定因素。

已經走到目前 S Curve 的頂端,要如何跳到另一個更高階的 S Curve? 這要自己下功夫去找答案。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ungchia&aid=16828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