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17 08:23:40瀏覽1081|回應1|推薦41 | |
富士康事件與留守兒童 悠遊七海 郭台銘 虎與狐 富士康事件來得既快又猛,13位員工先後自殺,只有3人獲救,連串悲劇令人扼腕,所幸郭台銘董事長當機立斷,基本工資從900人民幣倍增到2000,深圳廠40萬員工只保留10萬人,其餘遷廠天津、武漢、重慶等地,迅速理出一條降低成本維生之道;從報導裡我們還得知全面自動化的無人工廠也已在台北運轉;另外還有條主軸就是垂直整合,跨足銷售,「萬馬奔騰」專案將鼓勵員工創業;郭董事長不愧是管理大師。 農民工與留守兒童 得與失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年3月指出, 2009年統計農民工總數高達2.3億人,其中只有3分之1留在鄉鎮企業,其餘1.5億被迫外出工作;另有報導,農民工每年成長近2000萬,也就是說2020年農民工總數可能高達4億人,推論有2.7億農民工可能過流浪無根的日子呢! 外出農民工的犧牲可大了,在城市沒有戶籍,每年五一、十一、過年幾個長假才可能回鄉探親,那種思念家裡老小的日子夠苦了;他們的子女就是「留守兒童」,和父母聚少離多,必須仰賴隔代教養,成長過程中孩子普遍感到孤單,渴望親情,學習不易超前,也很容易產生性格及行為偏差;知道1.5億農民工有多少留守兒童嗎?5800萬人! 富士康員工平均年齡不過20歲左右,多數是農民工,而且很可能已經是第二代了,他們不就是留守兒童長大了嘛! 尋求工作與家庭的平衡值得努力 我年輕時曾兩度在中東做工程,全家留在台北,太太在電信局工作,一雙兒女白天由我媽照料,他們就是留守兒童。 我第一次外派是1976-1980年,那時候每兩週休假一天,一般人因為工地條件差,很少帶眷屬,工作每滿一年才得回台灣探親28天,太辛苦不人道了,同事頂多幾年就撐不下去。好在第二次在1984-1988年出國,已改為每週休一天,每半年就可回台灣探親14天。 記得我在1980年大女兒兩歲時回台工作,在機場她第一句話就是問抱著她的小叔「叫叔叔還是叫爸爸?」真虧欠!第二次我學乖了,一直等到老二兩歲才答應出國,中間接太太及兒女在新加坡、開羅各度一個暑假,團聚兼觀光! 重慶會成為另一個深圳嗎? 近日報導重慶將重點投資1600億元促成筆記型電腦(NB)產業專區,期成為亞洲乃至全球NB製造中心,每年生產8000萬台為目標,惠普、富士康、廣達等大廠均已投入,這讓我想到會不會又形成另一個深圳? 降低工廠規模 貼近農民工來源 試試看! 看來富士康深圳廠會有30萬人隨廠搬遷到天津、武漢、重慶等地,建幾個廠我不知道,假如每廠規模限縮在1至5萬人,就有可能建10個以上新廠,那麼內地交通便利的3線城市就會列入考慮! 當然富士康成本可能會增加,打交道對象繁瑣得多,但是想想看有多少家庭因為離得不遠,每月甚至更短時間就能夠彼此探視,安慰了多少相思?疏解了多少壓力?凝聚了多少向心力!更別說留守兒童問題會減輕! 何況有一天工廠必須遷離大陸以降低成本時,太大的廠還不是得拆散嘛!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