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17 17:18:16瀏覽242|回應0|推薦2 | |
理工學科和基礎人文學科目標的差異 理工學科著重於客觀的、外在的知識追求,建立更多的知識是理工學科的目標。然而人文基礎學科,建構對於古代傳統的知識,只是這門學科的其中一種目標,而且只能算是一種輔助主要目標的目標。因為,人文基礎學科其學科本身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從人出發,是一系列關於「人」的學問。而其表現形式,包含教學、包含當事者之間的互動、包含社會的推廣、包含典範的建立與示範…等等,遠遠不止「知識性」的「論文生產」一種形式。而且,這些關於「人」的學問,除了包含過去的「人」怎麼生活在過去的世界以外,現在的「人」(包括做為「複數」指稱的人群以及「單數」指稱的個人)怎麼生活在現在,也是重要的內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這個個人怎麼生活在現在。其中的「怎麼」,包含了「現象」、「應然」、以及「如何」等多重意涵。而在此多重的目標中,人文基礎學科存在的最大意義,無疑是對於每一個個人「自己」怎麼生活於現在能有所幫助。若失去了這個最重要的目標,不直接生產日用商品而只生產絕大多數人無興趣聞問的論文的人文基礎學科,就算其論文產量再大,其意義也只限於被社會視為毫無用處、舞文弄墨的少數專業人士之間,而其存在的意義也就非常有限了。 一個基礎人文學科的從事者,依照其興趣與才能,在多重目標中選擇其發展的重點。除了極少數學者純粹因知識興趣而鑽研知識以外,大多數基礎人文學科的學者所抱持的最終目標應該都是希望對更廣大的每一個「自己」有所助益,並在此角度下去界定自己所做的學問的意義與位置,並以此角度從事學術活動。雖然每個人研究的內容在知識體系中各有不同的位置,有些人所從事的研究的確也是專門寫一些絕大多數人無興趣聞問的論文,但是,也是在最主要的目標之下,清楚的瞭解到這些論文對於主要目標的階段作用或輔助作用,並且,不會誤以為生產論文或建構知識就是本學科的主要目標或唯一目標,更不會想要以生產論文、建構知識的單一目標去強迫其他人文學科的從事者一體遵從。如此,從自己出發,在希望對於更廣大的每一個「自己」有所助益的目標下,從「人」出發、以「人」為主的基礎人文學科,才能多方面的分工合進,得到適當的發展,並展現出此類學科所具有的成就與意義。 後記:一個週休的日子裡,本來是要來研究室改作業和備課的,臨時想到這些,反覆猶豫之後,還是決定先寫下來。思考這些不如先顧好自己的寫論文升等,想這些無助於升等、無助於確保工作、還耽誤時間,太不切實際。許多人也有類似的想法。或許下一次,在猶豫之中,仍會選擇思考、寫下。也或許下一次,在猶豫之中,會選擇務實一點的事情來做。有時候會想,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一整代的學者都如此,都注重於生產論文,都不太願意去做太多關於社會、關於學術界、關於自己的反思,不曉得十幾二十年之後,本地的「人文」環境會是什麼樣子?不曉得是否因為市場太小,或者是因為跟別人跟習慣了,反正總有風潮可跟,西風跟完了還有日風、韓風、中風(哈…「中」由自身變成了他者….。不過這兩個字湊起來倒變成一種疾病名稱了…),反正跟著潮流生產就好了?! 2010.4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