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術評論]理工與人文的差異之三
2010/04/17 17:12:32瀏覽251|回應0|推薦1

 理工學科和人文基礎學科所受到的待遇條件之差異
 
       現在的學術體系裡,理工學科和人文基礎學科所受到的待遇條件相差甚多,可是卻一樣被理工科所主導的制度所要求。
       在教學方面,理工科在授課負擔上很多都是3+3學分兩門課(特別是一些獨立所),而文科一學期教授4-6個班9-12學分的情況比比皆是,幾乎是以教書匠被對待(而論文的要求也少不了)。
       理工科的教學,課程上若不是以正在研究的實驗內容或器材為主,就是有現成的國外編寫的教科書,甚至有書商提供的教學投影片和習題,且習題多半請助教批改或透過實習課講解。而人文基礎學科多半都得自己編寫或整合合適的教材,而作業多半必須由老師親自評閱厚厚的文字報告,有的還必須詳細改正、提示評語意見。此外,理工學科(特別是研究所課程)書報討論課程特多,內容直接針對自己正在研究(往往同時也是同研究群組的學生正在研究)的主題之相關論文,而人文學科純粹書報討論的課程甚少,多半都必須兼顧到不同研究方向的學生對於該課程領域應有的學習。有時候,甚至偏向是老師陪學生念書,也不一定與老師的研究主題有直接關係。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同樣的學分內,數理工學科與人文基礎學科的授課負擔也有所不同。
       在論文的產量計算上,理工科論文很多是與學生及其他老師一起合作研究,互相幫助(甚至只是純粹互相掛名),點數累積較快,而人文基礎學科基本上是一種觀點與敘述脈絡的建構,它的特點往往正是在特出獨見,在多數情況下,很難合寫,難以互相幫忙累積績效點數。
       在論文生產所需的時間上,理工科講求創新之外,時間方面的基本需求較少(需要較長時間的研究,基本上在目前本地講求速效的學術環境內都很難生存了,更何況任何研究都不能保證一定有什麼具體成果,所以,恐怕研究結果出來之前,早就被踢出去了),只要有所突破,所需時間不需太長,而且(特別是工程學科)往往有所進展後,都可以略做參數變化或針對不同部分或更換材料,連鎖寫出多篇論文。而人文學科,除了講求創新以外,該有的大量文獻閱讀是怎麼也無法省去的基本過程。沒念到的就是沒有,分散在許多書籍裡的該知道的資料就是得補上,這些文獻收集、整理、閱讀、消化所耗費的基本時間頗長,且再怎麼快在怎麼壓縮也都得花一定的時間以上。而且論文的書寫篇幅遠多於理工科,光是文句的構思、串連、鍵入,也必須耗費一定量以上的時間(而長文章比理工科短文章更需要連貫時間的構思與接續書寫,偏偏授課負擔又比理工科多,時間打得散散的,增加寫文章的難度)。論文寫出之後,基本上的方向是求其完備,盡可能將各相關處納入一個較為完整的文章之中,而往往不朝「略做變化」、「換個角度再寫一篇」的方向去發展,也不是換個材料就能很快再得一篇。
       從設備上來講,理工科需要的設備往往動輒百萬千萬乃至上億,而且理工學科的教師在正常的狀況下會有一間個人研究室與一間實驗室,裡面有著必要的實驗設備和師生工作的桌椅、電腦之類的空間與設施。如果比照一樣的道理,人文基礎學科的老師理應要有一間個人研究室和一間供師生工作、討論(人文學科討論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訓練與知識生產過程)以及存放書籍資料的研討室。此中書籍存放的書架和各類文件分類存放的文書儲存工具,以及處理文件資料和多媒體資料所需要的影印、掃瞄、電腦編輯等等文具和工具都必須具備,且必須要有足夠大的桌面做為處理研究進行中的文獻以及做為開會討論的地方。這些設備所需的經費相較於理工科的經費而言,只能算是九牛一毛,可是人文基礎學科的教師多半連一個像樣的研究室也沒有,遑論其他。主管當局好像以為,一個光桿老師,優惠一點的頂多再配給一台電腦(而且電腦等級和理工學科的有所差別。一方面在對於文科老師「落伍」的刻板印象下要求文科老師要用多媒體教學才能跟上時代,一方面又認為文科老師的電腦只是打打字,用的電腦比理工科的差是很合理的)和一個印表機(或多人共用印表機),就能要求他們成為頂尖的人文學者。
       從員額上來講,理工學科雖未必如潮流熱門學科成為優先補足員額的對象,但是基本上不會是優先裁員的對象。而且在「I」的魔咒下,理工科畢竟是「I」的主要產量來源,不會是「哀」或「唉」的主角。而人文基本學科,以國文為例,有的學校的國文老師已經裁減至幾近於零,各校系在擔心未來學生來源減少的人事凍結情況下,國文之類的人文基礎學科往往都是在優先凍結的類別之中。因為員額減少,使得更多人在外流浪,落於為了養家活口到處兼課或兼差,難以繼續累積學術能力。而仍能保有工作的,因為外面有著大量的流浪教師,自己隨時可能被替代,也只能忍受各種不合理的要求,在員額不足的情況下,超出負擔地工作,而且,還要在這種條件下,比以往提升更多的研究產量?!
       從制度制訂上來講,從政府到學校,制訂各項一體適用的制度時,基礎人文學科(不是人文社會科學喔!)的人員參與了多少?又影響了多少?所制訂的制度嚴重忽略學科性質的差異,強迫人文基礎學科在不適合的制度中做畸形的發展。而且這樣訂出來的制度,又進一步造成各校在資源分配及各種獎勵制度上的嚴重偏頗,使得人文基礎學科必須在比別人差的設備、比別人少的時間、比別人多的工作負擔、比別人多的要求上,去符合制度的種種規定。而且還在不合理的條件及評比制度下被視為比較差(I量少)。
       從地位上來講,理工學科不論是怎樣的內容,畢竟都是一堆公式、一堆符號,非專業領域者不懂其內容,上大學、上研究所的學生對於沒學過的也一樣不懂,多數人對於這些專業保有一些尊重。可是基礎人文學科,多半直接牽涉到本地文化或生活內容,也多半以本國語文表述,彷彿看得懂本國文字也就懂得此方面的內容,也就無須再做什麼學習,對於這些學科也就帶著輕視的感覺。加上近年本地功利風氣盛行,人文基礎學科這些在風潮之下認為沒什麼用處的東西,更是可有可無。學校主管多以購買臨時工的心態以兼課老師妝點通識開課所需,甚至連在一個自認為以人文學科為特色的國內某國立大學,想保留國文課程都得面臨辛苦的爭取,而且還要被非專業人士所訂定的作業檢查所約制。
       當人文基礎學科處在如此的地位之下,當教育或學校主管當局對於人文基礎學科的輕忽乃至鄙棄的態度彰顯於學生面前,又怎麼可能讓老師們在面對學生的教學上得到足夠的支持與尊重來教導學生,又怎麼可能期望人文素養教育失靈的教育體系教育出高文化素養且品德良好的社會新鮮人?而在以上種種不利的條件下,從事人文學科的教師本身就面臨多方面的煎熬,課程及學校事務負擔繁重、設備不良、差別待遇地位低落、工作具有高度不穩定性、有限的時間綁在書桌前生產論文而缺乏人文學科最需要的各種生活經驗、學科特性的方向與應付制度之間的衝突抉擇、乃至延伸產生的不婚、不生育子女、同事間擔心被裁員而惡性競爭等等現象,諸如此類,使得教育學子能有健全、穩當人格素養的人文基礎學科教師,本身都可能處在身心極不穩定的狀態(更令人擔心的是,教師的這種不穩定狀態,幾乎已經瀰漫在小學、中學到大學的每一階段人文學科教師之中),如此還能奢望教育出來的下一代能不產生一大堆帶有憂鬱症或極端偏頗性格的人嗎?在這樣的條件下,想要要求人文基礎學科在未來開創出什麼重大的學術成就,除非有其他特殊的因素促成,否則豈不是天方夜譚?
2010.4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uangtzu&aid=395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