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虎疙
內戰的經濟因素
人類歷史已經進入到了新的世紀,但是世界仍然是狼煙四起,炮聲不斷,內戰的陰影伴隨著人類進入新的紀年。
許多人也許不理解,為什麼在科學、文化迅速發展的今天,還會有一群人喜歡偏離主流,熱衷內戰?
提出這樣問題的善良的人們,主要有這樣一種意識,他們認為內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種族、宗教、甚至是政治追求的不同,造成國內有一群人追求獨立。當今世界的趨勢是全球一體化,分崩離析的國家與現代潮流是背道而馳的。
經濟學家們對于決定內戰的發生和延續的因素有不同的看法,他們更習慣于從經濟角度看問題,而政治、宗教、種族都只是內戰的參數或是借口而已。
牛津大學的經濟學家在分析了從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九五年三十年間全球一百五十二個國家的情況後發現,一個國家的經濟自然資源與該國發生內戰的可能性有密切的關系。
經濟資源與內戰
擁有經濟資源與內戰的關系, 先定正比的關系, 還到一個臨界點后, 反成反比關系。
研究發現, 經濟資源與內戰的發生一開始是成正比上升的。當出口總額的比例達到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十八之後,發生內戰的可能性就開始減少。
這就可以解釋富足的石油輸出國,如沙特阿拉伯內戰的可能性很小的原因。
教育水準與內戰
教育水準也是內戰的原因之一,當其它條件不變時,國民的教育水平每增加一年,內戰的可能性就降低百公之二十。
內戰會重新開打
曾經有過內戰的國家容易陷入另一次的內戰中,研究發現,每五個結束的內戰,有一個會重新開打,其機率是沒有內戰國家的六倍。
內戰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破壞
內戰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破壞很大。研究結果表明,每一年的內戰,帶來的經濟衰退的平均數是百分之二點二的負增長。
內戰的決定因素
經濟學家的可愛也就在這里,他們在看待內戰時,完全把世人認為內戰起因于政治、種族、宗教的因素放在一邊,而只從經濟因素上看,因為內戰的發動需要錢,沒有錢內戰就打不下去。
如果把發動內戰,看作是一種經濟的經營活動,那麼內戰的開動就為反叛的一方帶來了豐厚的收入。
如此一來, 自然資源的奪取就成為內戰的經濟動機,只要佔領了一個自然資源,就不難換取經費來支付內戰的支出。
尤其是稀有的自然資源,更可以使反叛軍不必依賴于國際社會的支持而生存下去。哥倫比亞的反叛軍憑著種植毒品,就可以長期與政府軍抗衡而不敗。這是因為國際社會無法切斷其毒品的出口,反叛軍有足夠的經費作持久戰。
但當經濟資源達到一定比例之後,內戰的經濟效益減少, 內戰的可能性因而減少。
經濟迫和的可能
堅持反叛的一方能夠拒絕和談的因素有二﹕一是有產品出口,而產品不必過多依賴國際社會的幫助就能生產;二是產品的出口不會因國際社會制裁而無法換取外匯。
以這個觀點看, 現今世界的內戰也能夠由經貿的壓制而達到和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