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最重要的政論專欄作家(上)
2006/11/04 11:09:37瀏覽378|回應0|推薦18

保羅.克魯格曼是布希政府最不喜歡的經濟學家。他是批評布希政府的標桿人物,不但對當局的財經政策猛烈抨擊,對政府的外交政策也毫不留情。而讓當局不安的是,克魯格曼是紐約時報的專欄作者,每周二次的專欄文章是政治圈中的人必讀的,他的影響之大,是當局不能漠視的。

亞洲金融風暴的預言者


經濟學家中有兩個極端,一類是歌頌派,一類是反對派。歌頌派永遠在為政府的各種財經政策辯護,而反對派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專說當局不愛聽的話。克魯格曼是屬于反對派的。他的第一個杰作是早在1994年時就指出,當時讓世界驚奇的亞洲奇跡是一種神話,是高投入驅動經濟型經濟,當然遲早和幻滅的。克氏的言論對當時的經濟界引發了激烈的辯論,只是克氏的知音甚少,大部分人都不同意他的意見。也正因為如此,亞洲金融危機的發生,才為他帶來如此高的知名度。一時間,克魯格曼的見解成為人們認識時局的一個鑰匙。而他也被認為是諾貝爾經濟獎得獎人的熱門人選。

經濟學家介入政治論爭并不稀奇,但象克魯格曼處在政治論爭前沿的經濟學家,卻從未有過。他在紐約時報上寫的文章,廣為流傳。愛的人愛之深切,恨的人,咬牙切齒,實為當今美國的政治評論界的一個風景線(風向球),實際上,說克魯格曼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預言者并不恰當,但是亞洲金融風暴正好證明了克氏1994年所提出的亞洲經濟其實是紙老虎的結論的正確性。當克魯格曼提出紙老虎一說時,可謂逆潮流而動。當時的看法是亞洲的增長是不會停止,充當火車頭的日本甚至可買下美國,後來的事實與當時樂觀氣氛相去甚遠,而當時人人討嫌的克魯格曼卻搖身一變成為金融危機的預言者。

寫專欄的經濟學家


如果克魯格曼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那一定是他長期致力的所謂“新貿易理論”。不過大部分非經濟學者們或是政治家和政府官員卻是受克魯格曼在許多報章雜誌上的專欄文章的影響。比如在財富是每月一次的沒有免費午餐專欄。紐約時報是每周兩次及電子雜誌上的專欄。因此即使克魯格曼的“新貿易理論”獲獎,人們仍然會以政論家來稱贊他。

這多少有點象愛因斯坦并不是以“相對論獲諾貝爾獎的,但使他成為明顯的實在是“相對論”。

寫得一手好文章的克魯格曼熱衷于通過專欄文章與非經濟學家的讀者們交流,他雖然專業的專欄作家。同時又是聲名顯赫的名牌大學的教授(他先後在耶魯.史坦福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書),但卻深諧寫評論專欄的真締。他認為,評論專欄如果不能激起相當數量的讀者的反響,那麼作者就在浪費版面。克魯格曼的確做到了這一點,他的讀者之多,使他稍微在文章中出一點差錯,就會引來一番猛烈的抨擊。這多少讓克魯格曼嘗到什麼叫“高處不勝寒”的滋味。不過他的專欄極受讀者的歡迎。華盛頓月刊稱他為“美國最重要的政論專欄作家”。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rischu&aid=52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