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22 21:17:20瀏覽4606|回應2|推薦68 | |
艋舺龍山寺、故宮博物院及中正紀念堂並列外國遊客最想造訪的台北景點前三名。 上個星期六參加台北觀光傳播局辦的台北微旅行徵文活動,克里斯剛好因為一篇"繁華的台北城"而得到都市人物浮世繪的首獎,網友活動在下午二點開始,克里斯提早到達,剛好趁這個機會好好參觀萬華龍山寺及鄰近的剝皮寮老街。 龍山寺為國定古蹟,早期由先民從福建晉江安海鄉的龍山寺分靈而來,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這期間也曾遭遇地震及白蟻的蛀蝕而損毀,民國八年由當時的住持福智大師捐出畢生的積蓄七千台幣重建,而使得龍山寺有今日的規模。 龍山寺既名為:龍山寺,想必寺廟裡有很多和"龍"相關的文物,其實很少人注意到,龍早在你進門之前就已在牌匾上向你致敬。 一進門的三川殿上就有一個大驚喜,殿內有銅鑄蟠龍檐柱一對,以三國演義為題材,全台僅有。 正面牆堵由花崗石及青斗石混合雕鑿構成,這幅圖是為李白醉寫番表,在三川殿虎邊上的花窗,關於醉寫番表的故事相當有意思,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此連結。 龍山寺精雕細琢,不管是線雕、透雕、浮雕、陰雕、淺浮雕等作品,看在內行人眼裡簡直是如入寶山。 龍山寺主祠觀世音菩薩,台灣日治統治時期日本人也拜觀音,至今寺內也常可見日本人一團團來造訪,龍山寺也開發多項御守等紀念品,常讓這些外國遊客大排長龍搶購。 圓通寶殿上的螺旋藻井全以斗拱築構而成,不用一根鐵釘,富麗堂皇。 離開龍山寺左轉,前方即是廣州街,也是往剝皮寮老街的方向,在前往剝皮寮老街前會先經過青草巷,這裡家家戶戶都在賣青草藥,大部份都是新鮮剛採摘下來的,路過時會有股清香味,這些草藥也被製成青草茶,各式各樣的口味,朋友們到訪不妨買杯青草茶來喝順便消消暑氣。 再往前走就會看到一處龐大的紅磚式建築,建築樣式混合閩南及巴洛克式的風格,看上去的感覺相當新穎,台北市府有計劃的重建及造街。 剝皮寮老街能保存至今,要歸功於鄰近的老松國小,原來目前整復成功的街區當時都是被劃定為老松國小的校地,因此不能進行翻修及整建,而使得後人有福氣能一睹當時艋舺的昔日繁華。 艋舺是台北早期最繁華的地方,也是台北的發源地,關於"剝皮"這個駭人的說法其實有多種版本,一說是原來附近生產皮製品(皮箱及鼓等),而這裡有一剝獸皮的水池而得名,而根據當地耆老的說法,是說在清朝時有福洲商船運進杉木,杉木必需在此剝皮而得名。 剝皮寮老街是一條細細長長的街道,市府規劃及整建的相當好,建有棧道可以從這些老房子的各個角度欣賞先人的智慧及居住環境,育教於樂。 老街盡頭有遊客中心,即是電影"艋舺"老大的家及拍攝場所,至今仍保留拍攝電影當時的場景,讓影迷可以來此重溫電影裡的場景。 再往前走即來到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保留台灣早期生活形態及童玩等,當然欣賞建築特色也是一大亮點。 而且裡頭有空調,也是遠離都是塵囂的好地方。 克里斯發現以前的茅房,好小一間,顯示以前的先民真的比較嬌小,另外得以瞧見以前先民的生活藝術。 到處都留有以前的遺蹟,在導覽員的解說下能了解的更透徹。 從院落內的天井往外看,同樣的光景不同的時空。 廣州街上有很多美食,我將造訪訊息發布在我臉書,熱心的廣告明星蠻牛太太蔡湘云留言,告訴我在地人會去造訪的小吃店。有周記肉粥、傳統切仔麵、三味食堂、元祖胡椒餅及在龍山寺另一頭的龍都冰菓室。 可惜克里斯需趕赴活動現場,沒能來得及細細欣賞這個迷人的老街區,選了進財切仔麵裹腹。 這裡的每家老店都相當有特色,以進財切仔麵為例:清朝時即在萬華地區由麵攤開始經營起,當時還是流動攤販,如今都是百年老店了,牆上的老照片說明了一切,又很多明星及名人早已是座上佳賓了。 如何前往: 捷運板南線:龍山寺站 書名:台灣PAPA GO :觀光小城故事多 作者:克里斯。李 語言:中文 ISBN/ISSN:1201200790508 出版社:城邦原創/台灣大哥大書城同步上線 購書連結:POPO數位書城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