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給秋天
2010/07/21 06:08:10瀏覽828|回應3|推薦12

給秋天 

廖鍾慶 

去年十月底,我剛寫完《誰是人間的四月天-與梁從誡先生商榷》一文。也許寫得太投入,寫完之後,竟然深深地陷入徐志摩先生與林徽因女士那些悲傷的詩作的氛圍裡,而久久不能自拔。常常凝視著這兒紅紅的楓葉,卻想像著北京西山秋日的紅葉。我從沒去過北京的西山,然而卻多渴望能在秋日攀登西山,觀賞那醉人的秋景,聊慰對那兩位“今之傷心人也”的仰慕之情! 

在那一抹秋日低沉悶鬱的心緒裡,走在路上,眼睛有意無意地瞥見那紅一片黃一片的樹林子,腦海裡卻湧現著徐林悲傷的詩句。頓覺人生的幾許無奈,也深深地體會到人的無力感,難道這只是“命”?

徐林的悲劇,常讓我想起快二十年前的一件往事。有一次,Winnie和我推著坐在娃娃車裡當時才兩歲的大女兒,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南北交彙、多線、多層月臺的城際火車(Intercity-train)的車站裡,我們要南下波昂和法蘭克福探望朋友,但因為在市內雜務耽擱了一些,等我們到達了火車站,就只有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去反應該在哪個月臺坐車。我們根本已經來不及問路人,或找服務人員問一下。就憑著多年來在歐洲、美洲亂衝亂闖的本領,直奔第二層月臺、直衝上車廂。大概不到半分鐘的時間,車門就關上了。我們居然坐對了,這是南下的列車!我常想,像徐林二人,在他們匆匆的短暫生命裡,就好像我們那次一樣遽急!他們曾經信誓過,也約定了。但他們卻各自登上南北分馳、方向相反的列車上,等到驚覺坐錯了車,其中一個已是生命走向盡頭,而另外一個卻背負著那深切的孤獨、無奈、悔恨與悲傷,繼續地活下去。在她的詩文裡,總是那樣若隱若現地剖述著自己內心痛苦的點滴回憶,然後用這回憶去形成精神生活的根!很少現代詩能深深地觸動我的心靈,但是她能!我從她詩的字裡行間讀出她的孤獨與無奈,而她後期的詩歌更是充滿著悔恨、悲傷與自責!人生既然是如此匆匆,為什麼還會那麼不經意地交臂失之、錯過了那些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 

猶記去年十一月下旬,Winnie和我還步行到了幾里路外去看別人家牆上長著入秋的紫藤花,背誦著林徽因女士中期的一首小詩《藤花前》。這真是一首細膩異常的詩作。在淡淡的輕愁的背後卻隱藏著深切的悲哀。她重複著“紫藤花開了,輕輕地放著香,沒有人知道”,呈現出自己內心的孤寂,讓我深深地為她神傷。不是真的沒有人知道,而是那個知道的人早已不在了!而最後結之以“望著無語﹐紫色點”,把內心深深的哀愁苦惱默默地全化入那點點的紫色裡。也許別人會說是否只是我的猜想而已,她的詩裡根本沒有這深層的意含!不是的,我們可以讀讀她的一篇文章就可對照出來。那是1931年十二月七日發表的《悼志摩》一文。文末有一小段這樣寫:“又有一次他望著我園裡一帶的斷牆半晌不語,過後他告訴我說,他正在默默體會,想要描寫那牆上向晚的豔陽和剛剛入秋的藤蘿。”這就是他們的悲哀! 

徐先生的詩作,在國內外早已有很多人研究。但林徽因女士的詩歌,卻不見有多少人去理會!我真渴望有人會真正去探究這一顆深邃的詩魂。在這愁煞人的秋風秋雨裡,誦讀著她的《藤花前》,我已不像去年那麼悲傷,但仍不免熱淚盈眶!哎!秋天,這秋天!

 

附《藤花前》一詩:

 

藤花前 - 獨過靜心齋

 

紫藤花開了

輕輕的放著香﹐

沒有人知道……

 

紫藤花開了

輕輕的放著香﹐

沒有人知道。

樓不管﹐曲廊不作聲﹐

藍天裡白雲行去﹐

池子一脈靜﹔

水面散著浮萍﹐

水底下掛著倒影。

 

紫藤花開了﹐

沒有人知道﹗

藍天裡白雲行去﹐

小院﹐

無意中我走到花前。

輕香﹐風吹過

花心﹐

風吹過我﹐-

望著無語﹐紫色點。

 

七十一年前的今天,是徐志摩先生飛機失事逝世的日子,他只活了短短的三十五歲。我這篇短文是紀念他的,也遙祭那兩位“今之傷心人”!

 

2002年11月19日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liuse&aid=4246619
 引用者清單(1)  
2010/07/21 17:51 【chliuse 的部落格】 玉簫聲斷人何處-談林徽因的《藤花前》與徐志摩的《偶然》二詩

 回應文章

老廖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古之傷心人
2010/07/25 04:56
晏幾道《御街行》:“落花猶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處?”
寥寥數語,道盡其中苦楚。
真是“古之傷心人也”!

老廖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Contrast
2010/07/25 04:25

林徽因女士的《藤花前》一詩的寫作技巧可與唐朝崔護的《題都城南莊》相比較。

崔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雙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人面”和“桃花”本來是互相映襯,形成對比。但是現在卻剩下春風中的“桃花”盛開“依舊”,而“桃花”在這兒顯然已變成了讓人更加思念“人面”的一個象徵和媒介,也加劇了當前的寂寞與惆悵和悲哀。

我的散文裡也用了對比,共用了兩次“Winnie和我”去對照徐和林。


淘氣麗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容易懂
2010/07/21 07:19

如果不是你的解釋與說明

光讀詩

不會懂得

那番心折

我也因你才對徐解開誤會

老廖(chliuse) 於 2010-07-23 05:24 回覆:

我在《念武陵人遠-談林徽音的〈無題〉一詩》一文中曾經說過:

記得維根斯坦L.Wittgenstein說過這樣的話,他說:“哲學就像想去開保險箱子的密碼鎖似的。每一下密碼盤上的一點點的調動似乎總是白費力氣,只有當一切都就位了,保險箱門就應聲打開!”(Philosophy is like trying to open a safe with a combination lock. Each little adjustment of the many dials seems to achieve nothing, only when all is inplace does the door open.)我覺得這句話用來表達我講解林徽音的這首《無題》詩真是恰當不過的。

事實上,理解詩人林徽因的每一首詩都像在解密碼鎖,很費勁!像《藤花前》這一首詩,“沒有人知道”這一詩句出現了三次,但是,三次都用上了不同的標點符號,分別是:省略號“……”,句號“。”以及感嘆號“﹗”,假如不細心理解,肯定讀不出其中的深意。《蓮燈》一詩,在詩後附上“二十一年七月半香山”,稍微大意不去追究“七月半”的寄意,肯定讀不出這是一首“悼亡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