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憶70年代的文藝境氛 作者~舒國治
2013/05/13 15:10:59瀏覽714|回應8|推薦41
舒國治/雜憶七十年代的文藝境氛

七十年代,已過去三十多、四十年。我的二十郎當歲月,正值那時,不妨拉雜回憶一下當時文藝景況。

先說平劇。七十年代看戲最是過癮,乃那時已近平劇在台黃金時代之尾聲。像孫元彬猶能演《鍾馗嫁妹》,不多幾年之後,便要成絕響。而周正榮亦到了他藝術最富意境之時,《打棍出箱》「我本是一窮儒太烈性…」的那個腐儒也非他詮釋不可。另有一人,田士林,原是票友,竟然也很難得的登上舞台唱那一齣少有人唱的《和尚下山》。

中華日報出版了一本很絕的小書,叫《國劇歌唱藝術對話錄》,由一個叫曾郁芬的留美學子,在紐約的咖啡館側耳聽到鄰桌兩個高手暢談平劇的唱唸做打等美學,日復一日以速記將之記下,竟成一書。簡直不可思議。

七十年代初最暢銷的一本小書,是中央日報社出的《一個小市民的心聲》,作者叫孤影,自是筆名。是一個從未出過書的「市民」,卻有感於六十年代世界各地青年之反叛與時局之波盪,抒發了深有見地的感想。

中央副刊在六十年代,閱看者甚多,至七十年代,文藝喜好者漸漸傾向於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一來或許時代氛圍已慢慢遠離了「公營」味,想要探求某種奔騰開放;二來人間副刊出了一個主編,叫高信疆,年輕喜創新,又勇於嘗試新體例,一下子將副刊的高度激震到民國以來的最高點。

七十年代,有一個國片導演,原本安安靜靜的,像是不求聞達於業界,然藝術電影青年早就注意上他,便是宋存壽。早在六十年代的「國聯」時期,即拍了朱西寧的小說《破曉時分》,很受注目。而他七十年代的名作是《母親三十歲》(改編自於梨華的小說)。另有一部片,不准公映,然我們在試片室看過,是他改編自瓊瑤小說、林青霞第一次演出的《窗外》。

義大利的安東尼奧尼拍的紀錄片《中國》,要在電視上播映時,當時真是很大的一樁事體。大夥皆迫不及待的想一窺鐵幕內的大陸實況,尤其是出自西方大導演之手。

另外在電視上播出的抗戰紀錄片《中國之怒吼》,許多部分是二戰時由美國大導演Frank Capra主其事而總導其成,卻極多片段由中國的攝影師(如王小癡等)當時在砲火中拍下。我們在當年諸多國際友邦之棄異下自電視上觀看,耳聽著《長城謠》的配樂,心中何止是起伏二字!

紀錄片,當時台灣亦有一人,張照堂。在中視供職攝影記者,出勤採訪之餘,會以十六厘米影機拍些街頭巷尾生活實況,遂成了當年的《新聞集錦》,早就有太多人注意及之,後來不僅黃春明找他拍《大甲媽祖回娘家》,連美國的唐書璇到了台灣也找他擔任《奔》(後來上片稱《再見中國》)的攝影師。然他更高的成就在拍照,這更是眾所周知的了。

咖啡館,皆有或多或少的文藝功能。明星不用說了,是老字號。畫家呂基正最常在座,小說家子于也不時見之。黃春明也是常客,後來明星要更換新桌椅,便把舊的大理石桌子與椅子送一套給他。噫,何等美麗的禮俗。

後來明星還開了分店,在中山北路二段。而二段頭的「美而廉」原很知名。國賓飯店的「阿眉廳」亦是文藝人士談劇本、聊天的地方。另外羅斯福大廈底樓的「我們」、漢口街的「天琴廳」皆能耳聞極多的藝術討論。

( 創作散文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naadi&aid=7618459

 回應文章

賈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明星咖啡館
2013/05/17 07:09

黃春明的故事已是中後期,第一批的經營者已拆夥

明星咖啡館,當時確實香港的大明星,像葉楓等人

到台北最愛的流連之處

   

如斯(chinaadi) 於 2013-05-17 14:25 回覆:

謝謝賈媽!

我在台北上大學時很少到明星本店

中山北路的明星咖啡我比較常去,尤其快考試時,從學校搭260公車到大同公司站下車就到了,到那邊抱佛腳啦

我記得葉楓,小時候看過她演的「山歌戀」,

「大清早ㄟ...羊兒成群向前跑ㄟ...」這首主題歌「大清早」當時頗流行!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雜憶70年代的文藝境氛
2013/05/16 12:08

民國五,六十年的文藝氣息真的很濃 . 我們高中班上同學 在聯副上 投了一篇 "點點滴滴的回憶" 造成全校矚目 外校男生轟動 不時來探呢 .

當年的明星 二秦二林和甄珍, 高高掛在天上的 , 追不得 也 碰不得 。 倒是報章上的文藝明星 , 讓我們這些凡夫俗女 牽腸掛肚. 還記得 林海音之子 夏烈 一篇" 白門" 寫足了 那時代的年輕人心聲. 野鴿子的黃昏 王尚義 讓同時代人謂歎許久 .

如斯 對於平劇 很有研究和淵源喔.

如斯(chinaadi) 於 2013-05-17 14:38 回覆:

謝謝盹龜雞!

民國五、六十年代該算是台灣的文藝黃金期,如果不是還存在「文字獄」,應該更蓬勃。

平劇...沒有甚麼研究啦!爸爸愛看,也稍懂一些,我就跟著看。小時候看到平劇女演員粉墨登場、滿頭閃亮亮的珠花,就覺得驚為天人,故事也很有趣!對唱功就完全不懂了。

讀戲劇系以後學了一點國劇,當時正值雅音小集的崛起,郭小莊在我們系上讀書,她的演出常在學校的華風堂彩排,我就去看不要錢的,還可順便在現場聽名家們的講評,像蔣勳啊、林懷民啊,他們都會在彩排後在舞台上提意見,這些都是正式演出時看不到的,很寶貴的!


安安小秋~回向到彼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殊榮
2013/05/14 21:23

看你跟笑爸在我"背後"評論我....暗喜偷笑哩!

我.....真有那麼"文途看好"嗎? 細你ㄇ甘嫌拉~

還有啊!咱們姊妹---內舉不避親嘛!

看你一直被"留用",您才真是被文途看好啊!

說到"孔雀牌" 巧的ㄌㄟ~我也有一件乾爸爸買給我的

大紅色的夾克,衣領旁有一隻彩色亮珠的孔雀,我那時覺得好聳

沒怎麼穿,後來就不見了 (被媽媽"含恨"送人了吧!)

ㄏㄏ~提到往事就 閒話一籮筐....

 


如斯(chinaadi) 於 2013-05-15 14:38 回覆:

謝謝小秋

呵呵呵 我小時後就是喜歡衣服上那隻閃亮亮的孔雀,我覺得好漂亮!巴不得頭上也戴一隻,還問我媽可不可以用小珠珠幫我串一戴帶頭上?

「留用」只有繽紛啊!副刊還上不了啊!繽紛是因為把動物文也列入特色之一,我才有機會被「留用」。

每個寫手各有擅長的書寫範圍!每個版面也各有特色,被退稿不見得是文章不好 ,可能沒投對地方,最怕的是被退過稿以後就懶得再寫了! 很可惜!

所以說咧...投稿很須要像我們這種「毆不趴姐妹花」,此處不留稿,自有留稿處,他處不留稿,姑娘自己顧。奸笑


笑笑-綠洲 明湖 故鄉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七十年代笑笑正當時
2013/05/14 16:51

那時吾才四十多歲,所以文中所談人事物,大多都知道一二!

一件難忘的事是中央日報每年春節後舉行作家茶會,他們沒有大小眼,

當時笑笑以一[篇]短文應邀出席座談!見到不少名家,那時陶希聖亦在座,

俱往矣!只看今朝的如斯與小秋崛起!

如斯(chinaadi) 於 2013-05-14 20:34 回覆:

謝謝笑爹!

舒國治在此篇文章中提到的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拍攝的紀錄片「中國」,當時在台灣電視台播出實非常轟動!不知笑爹對此片可有印像?

我那時讀高中,我記得播出當天全校還提早放學,好讓大家能早點回家觀看此片。後來聽很多從大陸來台的長輩們說,看了以後哭了好久,一來因為國破山河在,二來因為想家呀!

優迪園人才濟濟,我不過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寫手,要論崛起還差得遠!但小秋姐妹文筆流暢,文途很看好哪!


安安小秋~回向到彼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憶
2013/05/14 11:41

這篇 有些我沒聽過的

還好 "小市民心聲" 宋存壽 美而廉 明星咖啡

有熟 乖乖~還是跟吃有關的較記得牢

那時 小朋友生日 如果能有一個美而廉蛋糕 真是驕傲的很呢~

如斯姊妹 有享受過此殊榮嗎? 我先招: 我當然............沒有


如斯(chinaadi) 於 2013-05-14 16:23 回覆:

謝謝小秋

我小時候住在桃園,生日蛋糕都是乾媽到「桃園屋」買的,店裡有許多時髦玩意兒,像日本的水果糖、海苔香鬆,英國鐵盒裝的巧克力,我媽則幫我做一件新衣服。過年時偶而到台北「孔雀行」幫我買件新外套。

堂哥考上建中時,他們全家請我們到台北的「老大昌」吃西餐,我那時國三,第一次吃牛排,覺得不怎麼好吃,反而愛喝餐後飲料橘子水。

我小時候最愛跟住在溫州街的堂哥堂姐到台大福利社吃冰淇淋三明治,兩片餅乾中夾著牛奶冰淇淋,方方正正的,我記得是黃色的包裝盒,不知道小秋有沒有吃過這校園好味道?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副選集
2013/05/14 11:20

早期的波麗路西餐

也是人文薈萃之地

記得中時副刊最風行時

還集結成冊出版中副選集

家中書架上還有十幾本

如斯(chinaadi) 於 2013-05-14 16:27 回覆:

謝謝學弟

波麗路那時的確挺風光!還有「喜客」該是全灣最早的披薩店,想看明星就去那邊碰碰運氣,我在那邊遇到過林鳳嬌跟鄧美芳。鄧美芳穿條小熱褲,腿好漂亮!

中時副刊跟聯合副刊那時都有連載小說,很能滿足情竇初開高中女生!


金大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副
2013/05/14 09:54
高中之前,偶們家只有中央日報•••很忠黨愛國吧!哩
柿事如意(世界日報家園版)

好女婿
開啟斜槓人生
柿柿如意 金塊高掛
如斯(chinaadi) 於 2013-05-14 16:32 回覆:

謝謝金大俠

府上確實忠黨愛國!

那時中央日報主要都是公家機關在訂

家庭大概都是定中國時報跟聯合報,還有大華晚報跟民族晚報

我們都跟鄰居講好,各訂不同報紙,然後交換看,一家吃多人補。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平劇
2013/05/14 09:20

奇怪,剛打完平劇兩個字,看起來好生疏。

我那個年代的平劇是王復字輩的,然後就是郭小莊。

一個小市民的心聲是70年代嗎?我怎麼記得是我讀高中的時候。


如斯(chinaadi) 於 2013-05-14 16:42 回覆:

平劇...我現在打這兩字覺得既陌生又熟悉

我小時候看過王復蓉演的「盤絲洞」,大概是在現在的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吧!

後來電視上每周播海光、陸光、大鵬劇團的演出,吳陸君、胡陸蕙、王海波,都算是當時的新秀。電視明星李璇那時是大鵬劇團的小花旦,叫「朱繼屏」,她唱的「紅娘」很讓許多戲迷票友喜歡!

郭小莊的雅音小集當紅時,我大約是高中吧!上了大學後到國父紀念館看過「竇娥冤」「王魁負桂英」,很喜歡她的鬼戲,十分經典!

70年代大約是民國60幾年,我也大約國、高中年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