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24 11:09:53瀏覽338|回應0|推薦6 | |
學書淺談
李兆良 為什麼搞科學的會喜歡書法?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在電子信息好象要取代書寫工具的時代,書法還能維持人的興趣嗎?還值得花時間學嗎?我就以一個半外行人來探討一下吧。 學書法的歷程 我記得開始學書是小學一年級的事情。同學拿著毛筆老縐眉,我卻“甘之如飴”。還不懂得什麼是好書法,在牆上寫大幅某種藥品廣告的書匠也吸引我看半天。看電影字幕,演員表也使我羡慕不已。現在想起來當然可笑。實際上那的確是我對書法興趣萌芽。家裏在閣樓藏了一些老扇面,書牘,老一輩只是當古董藏著,不太欣賞。偷偷翻閱它們是我每天的日課,那是六,七歲的事了。回想起,我還清楚記得那各種書體,後來也成了我的範本。 真正啟發我認真學書的是一位中學的中文老師。他用薄薄的連史紙摹了一段道德經送給我。後來家裏又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一本題為“王右軍道德經”的舊帖,成為我一生書法的導師。後來知道那很可能是趙孟頫的手筆,但還沒有趙的媚軟態。可能是老師暗地裏送的。1959年買了鄧散木著的“書法學習必讀”和其他一些碑帖,就是我的書法老師。每本都包了書皮,再臨寫題簽,貼在封面。現在這些書還在書架上。其中“大唐三藏聖教序”的題簽臨本,大概是十七歲時寫的。現在回頭看,還可以。中學時,最得意的是為一家店寫了大字招牌,大概也就是那個年紀。 我唸英文中學,但大學卻就讀于新成立的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新亞書院保持了創校的中國人文精神。國文是大一,大二必修課,每天上,而且每星期要用毛筆寫作文,即堂交卷。當時如果我進了以英文教學的香港大學,也許就會擱筆了。我上大學是全部靠自己掙錢的。工讀的工作,恰好需要我寫大字海報,教二胡,編曲,指揮民樂。實在求之不得。 1969年,大學畢業,到美國後,唸的是生物化學,能接触書法的機會極少,緊張的科研生活更使到無法執筆。除了在中國留學生的活動裏,寫寫海報,布置會場的大字以外,就幾乎沒有機會寫。 1979年,科學院邀請講學,第一次到北京,上海,廣州。除了講課,我還是對名勝古跡的題字最感興趣。還特別向接待的單位建議有關部門多注意保存和出版書法方面的書籍。他們都覺得奇怪,一個在美國呆了多年的搞科學的人居然會提這樣的建議。也許是巧合,兩年後,果然出版了很多這類書籍。不過,我在往後十年內,實在很少機會動毛筆。 我對書法興趣的復萌,轉戾點是在1989年回到香港工作的幾年。周末餘暇,往往在書展與書店留連。中文大學文物館的書法藏品,從新勾起了書法的興趣。文具也容易買得到。有時興至,一星期寫就一刀紙。還參加了一次教職員的美術展。算我平生第一遭。為浙江慶元縣成立香菇城寫的“慶元香菇甲天下”竟被立了五米高的石碑。 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裏認識了傅益瑤女士,她對我的書法感到興趣,倒使我大吃一驚。傅益瑤女士是國畫巨匠傅抱石的千金,家學淵源,在日本已別成一家,為佛教天台宗重要畫家,其日本民間祭巨畫,連日本本國畫家也伏膺。有一次,她邀請我到她香港的畫室去,聊天之餘,著我在一張大宣紙上隨便寫幾個字。我順手寫了王維的兩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她接著把字裁在中央,用淡墨淡彩繪了一位文士在松下泉邊觀月作背景,認認真真地畫了三個小時,還題上“益瑤寫景以襯”送給我。實在使我受寵若驚。先字後畫,中國美術史上有嗎?我沒聽說過。這是很大的激勵。 1993年,我回美國,她回日本。偶而也通通長途電話。一次,不謀而合地,我們在閱讀明儒洪應明的“菜根譚”一書,而且有意讓該書更普及。傅君又提起先書後畫的辦法。我先寫,寄到日本讓她畫。我挑了一些好句,寫了二十多篇,留下畫畫的空白,每張的設計都不太一樣。過了大半年,沒有什麼下文,我也不好問。大概傅君太忙了。沒想到不久,接到她的電話,要來美國紐約畫展。只給我兩天通知到紐約會面。更沒想到,她竟把二十六幅,一張沒漏地畫好,還托了,集成一冊。這真是大喜望外。剛好這是2000千禧年前一年,在紐約辦佛教通訊社的韋琪女士,正想發行一個千禧年月曆,就采用了十三張。印了好幾千份儿。一下就發完了。據說評語還很不錯。 這次的成功,是很大的鼓勵。促動了成書的決心。我學書多年,只是遣興自娛,從未有任何成書的想法。傅君竭力鼓動下,我基本上在兩天內把一百多條“菜根譚”選句寫完。傅君也很快把畫完成,又找到上海古籍出版社總編趙昌平先生親自寫助讀。我主要花的功夫倒是翻譯成英文。古文典故多,要翻成給英語人士看得懂的並不容易。要使語句典雅,接近英語文學創作更是很大的考驗。2002年4月終于出版。在半年以內居然三次印刷,發行了近三萬冊,是始料不及的。去年到上海,發現它居然擺在書城暢銷書櫃台上。一本有畫,書,英譯的中國古籍,大概不常見吧。“菜根譚”是我平常練習比較喜歡的書。明代哲儒洪應明深入淺出的語錄,把中國儒,佛,道的精義,以短短的偶句融成一書。在年輕時代是不容易理解的。今日卻品嘗到此書的真味。能成書與讀者分享是莫大的快慰。 1993年,也是國際聯網始用後,我辦了個網站,後來命名“亞洲風”(asiawind.com)。設有國際網上第一個書法站。主要給外國朋友介紹中國書法的特點。因而結交了一些網上喜愛書法的朋友。收到很多讀者來信要求轉載我的書法簡介。也有英美的出版商要求我為封面題字。這些朋友來至美國,英國,加拿大,阿根廷,日本,伊朗,甚至黎巴嫩。“菜根譚”也辟了一個網頁。加拿大卑斯省Simon Fraser大學的林思齊國際交流研究所所長還選用了我們的“菜根譚”作他們網頁的封面設計。 說起國際聯網,我還辦了全球第一個客家網。宗旨在鼓勵海外華人尋根,團結互助。客家人大概是全世界分布最廣的華人,也是鄉土觀念最重的。這網站成了散居世界的游子寄托思鄉情的主要網站,大英百科網列為該條目的首選。我為網題了一副對聯:“海外作客,心懷故國思源遠;天下為家,手挽新知繼流長。” 把“客家”二字和客家祠堂常用的橫額“源遠流長”鑲進去。不計平仄工整,只求達意。客家朋友們很高興采用它。我得聲明,辦客家網的目的絕對沒有偏頗任何族類的意思。 另外,我還想提一下比較特別的經歷。 2002年俄州德頓城的中國之夜演出中,我嘗試用水和拖把在水泥地上寫十尺見方的字。效果不錯。此外,最近在一場舞蹈演出中,題為“筆歌墨舞”,我在台上寫,投影在背景上,兩位舞者按照書法傳達的感情,即興舞蹈。其中一位是對中文一點認識也沒有的。這項演出,竟非常受歡迎。可見書法本身的墨象和運筆的動作,也有字外情,超越語言的障礙,沒有國界。 學習書法的裨益 回到原來的問題:為什麼學科學的會喜歡書法?其實,以什麼為專業,理還是工,還是文,確是我早年的困擾。對文與理均抱同等興趣,很難取捨。選擇了生物化學,在科研方面作出一些小成績,還是無悔的。雖然因此與書法少了點功夫,二者其實也是有互動。 書法首先是一種意志鍛煉。眼高了而手還沒高的當兒,是挺痛苦的。在這時退縮,就永遠達不到目標。科研試驗也一樣。每次失敗都是成功的一個立腳點。每次寫得不好,得科學地分析一個為什麼。下一回,就會進步。練習書法的過程,也就是磨煉意志。 書法第二個好處是藝術審美力的培養。科研之餘總得調劑一下。藝術的鑒賞力,也是提高直覺,宏觀的營養劑。科研需要系統性,屬于左腦的活動。藝術的直覺性屬于右腦的活動。兩方面并用,才好平衡智力的發展。有時候直覺與宏觀性對科研更重要。這種直覺與宏觀性不但省去好多彎路,也起了人格培養的平衡作用。除了書法,我也拉二胡,練習太極拳。這幾種表面毫無相關的活動,其實有很多共通處。陰陽平衡對比,不就是藝術形式的基本嗎?拉二胡的強弱高低,打太極的快慢屈伸起伏,不就是道德經的精義嗎?二胡的運弓與書法的一波三折,太極的拳掌步的虛實與結字布白,還有活動中的呼吸的確也對寫書法有助。因此練習書法與其他藝術活動也起互相促進的作用。張旭的草書,不是因觀孫大娘舞劍而触發的嗎? 書法的練習是增強記憶力的好方法。漢字字形,筆序,有一定的法則,不可隨便。在外國多年,不忘中華文化,練習書法是最好的幫助。一般人懂600到1000漢字就可以看懂報紙。可是寫書法還要篆,隸,楷,行,草各體。不提高記憶力行嗎? 在記憶力以外,書法又提高創造力。每個人的性格,經驗決定他書寫的習慣,形成一種風格。“欲書,必散其懷抱”,“書者,舒也。”,“書如其人”都是書法與性格培養最好的寫照。記得早在中學時代,我為一位同學的父親相字,當然只給同學說。我分析的結論,連同學也嚇一跳。他對父親的了解還沒有我從他的字跡認識得清楚。 最重要的一點是書法對道德培養的意義。寫書法,一定有內容。選擇一些有激勵奮進, 或者敦厚祥和的詩詞文章作為練習,日久熏陶,是心身健康的上等補藥。中國書法,不只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哲學,一種生活方式,我愿意介紹給其他朋友一同分享。 中外藝術發展的巧合 中外藝術發展史上的許多巧合,是我向不懂中文的人解釋書法妙處的鑰匙。中國書法的篆,隸,楷,行,草與西洋藝術裏的建筑,繪畫,音樂發展不謀而合,是值得惊訝的。証明人類審美觀的一般性。 篆書,如巴赫的殿堂式的規則而深遽的圖案美。隸書,如莫扎特的變化多端,而仍是法度嚴謹。楷書,如貝多芬的工整而強弱對比分明。行書,如德彪西,蕭邦的流暢與莫測。草書,如爵士音樂的自由無拘。于美術來說,就等于中世紀的工筆,寫實派,浪漫派,印象派,超現實派等的替更。因此,接触其他藝術領域,往往無形中有助個人書法的體會和發展。當然,在每個時期和流派的建筑,美術,和音樂還有很多個人的風格,可以比較書法,就讓讀者自己去推敲領會吧。 學習書法的體會 在沒有時間,也沒有名師指點下,如何學書法?我的歷程不是專業書法家走的路,但卻是一般人最典型的情況。所以還是值得談談。沒有時間動筆,經常看碑帖是最好的辦法。從甲骨文,金文,隸書,楷書,行書到草書。從先秦到現代,有很多東西可以學。有些書法,粗看很別扭,細心品味,卻其妙無窮。一些工整纖媚的作品,反而不耐看。中國書法發展了很長的時間,許多經驗總結,值得借鑒。真正學習寫字,師古比師今要好。一般學書從唐楷開始是可以的,但不能忽略漢隸,晉人書法,和北魏。 唐楷還是從隸書和魏碑來的。王羲之是許多家的始祖,他的書法也含隸意。學趙孟頫不如學王。學好王,再去考慮要不要學趙,還不晚。一開始就從明清入手,捨本逐末,是無法得其元神精華的。在專攻一家之餘,要旁獵各家。日久浸淫,必有所得。光學王,不去旁涉各家,就不能有創意。千家米,煮一鍋飯,是創的根源。沒有根底,不學楷而硬憑愛好寫草書,是終歸要走更長的路。讀讀一些書法理論,比自己瞎闖要經濟多了。這些都是迷途知返的過來人語。還有一點很有趣的是,刻印章對增強腕力有奇妙的效果。我的經驗是,刻過印章後,字的成熟性大大提高。除了腕力以外,印章講究的布白,大概也能提高章法的認識。我很欣賞一位書評家提的“觀,臨,養,悟,創”這五個階段,是學習任何事物很好的要訣。最終是達到創,要有新意,有個性,有特點,談何容易。而人与書永遠在變之中。所以書法是一條永遠走不完的路,“人書俱老”而已矣。 現代書法與超現代書法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經歷了一段對傳統古典文化極端懷疑,反抗,排斥的時期。書法的發展也因而受到一定的抑制。然而,書法並沒有因此被摧滅。這時期一過去,書法又蓬勃起來。不過,人才繼承的斷層,的確是受到影響。近來,商業化的催生又使書法也受到揠苗助長的池殃。書法是需要發展,創新的。在摸索前進中,百花齊放是好事。以書法出發的抽象畫,應該是畫而不是書。完全离經叛道,徹底拋棄一切傳統,美其名為“超現代”,嘩眾取寵,對書法會造成一定的壞影響。特別對那些不懂書法,不懂中文的外國人更起誤導。為投其所好而以拙劣的書法幫外國人刺花,在文化上造成的遺患比肉體上的更深。個人書法的發展,需要年年月月的浸漬,沒有一步登天的捷徑。最近幾則文化新聞,都跟書法有關。北京,上海主要的博物館花巨資購回兩項古代書法的精品:“出師頌”與“淳化閣帖”,實在令人鼓舞,也應該是對不在乎傳統基本功者的提醒。 結語 我不是學院出身的書家,也從來沒有什麼名師指點,只是熱愛中國文化,花過一些業餘時間在墨香中,充其量是書法愛好者而已。多年的浸潤與個人的經驗,也積累了一點審美的觀點。對參加書法比賽,被邀入“名人錄”總懷戒心。要不是楊皓兄多次鼓動,就不會大著膽子寫這篇拉雜的文章,更不妄想辦書展。憑著戰戰兢兢的心情,把過去的經驗作一個大膽的匯報,能得到一些老老實實的批評,在鞭策中進步,也就是我最大的期望。 李兆良 2003。11。6於俄州哥倫布市 http://www.asiawind.com (全文完)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