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之異於猿類者幾希?
2010/08/28 08:46:58瀏覽458|回應0|推薦14

人是古猿的後裔任誰都不能否認,自詡是高等,但別忘了高等動物也是從低等單細胞開始慢慢演化而來的。

那麼人究竟是如何演生的呢?很重要的一點:人是「智慧勞動」的動物,和另一種「本能勞動」基本上有很大的區別,譬如我們看到蜘蛛會結網、鳥類築巢…等,儘管其勞動程序嚴謹,成就也精巧驚人,但若細心考究,難免是千篇一律遞代不變,始終表現得固化且保守的現象,這種勞動方式未跳脫開傳統巢窠,我們稱之「本能勞動」,也就是來自於基因遺傳的本能。

至於人類的勞動當然不是這個樣子,舉例說:類似建造房子,雖也有門窗戶壁的結構,但配合造型卻各有千秋變化多端,同時因著建造房屋的過程,創造發明了各類工具模組,勞動的方式演變也與日精進,大砥較少有遺傳的影子和痕跡,多的是創造智慧的結晶,我們稱之「智慧勞動」。

智慧勞動使人類的手腳趨向分工合作的模式在演進,腳掌上四個支點的誔生完全改變前肢支撑體重的任務,,手腳分工勞動磨練的結果,無可避免的會跟著改良大腦皮層的質量發展,交互為用之下就使現代人的腦容量比古猿人的腦容量足足增長了兩三倍之多。

根據考古生物學家挖掘到的資料研究,證明原始人的生活是社會性形態的,乃共同狩獵共同捕撈,是互相合作相互學習,也就是家族合作集體勞動的方式,人類乃從原本非社會性的祖先發展而成為現在富社會性的羣體,誠然結果是令人驚異難於想像的。

正因為如此懂得利用羣體智慧而後再創造了語言和文字,使得因勞動而創造人性,語言和文字更諦造了人性的光輝。

類人猿本亦是古猿之一支,是人類的孿生兄弟,牠們原也有超越一般動物的智慧,有利用工具的本領,但竟未能超越「本能勞動」的桎梏,同時也不懂得創造工具,手腳雖有初步分工的傾向,但離真正能合作成為一體的距離尚極遙遠,因之腦系統經受刺激的動因不足,故其腦容重量終極不到人類的二分之一。

另外一個原因是,類人猿過的是小家族獨立的生活方式,從找到配偶的那天即和自己的父母分開,在森林裡另找區塊生活,所以社會生態的結構始終無法成型,至今則依然我行我素格格不入。

從這倒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家的生活歷練不但可做為年青人學習的借鏡和參考,再加上充滿著的親情氣芬及互為照應,這難得的和諧倫理是非常珍貴的!可為什麽現在的年青人總像在走回頭路學狒狒學猩猩獨立出走,更有甚者是還逐漸快要跟社會脫節了,搞什麽宅男室女嘛!厚!到哪一天哪一代生理發生質變,看你們個個腦袋萎縮到一個程度變成類人猿大小時,就回森林大居快活去算了。

到時沒人理你。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ki&aid=436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