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蚯蚓的剖白
2010/08/26 00:12:53瀏覽636|回應0|推薦16

    我們是蚯蚓。

    如果以人類的殘障分級做標準,我們應屬於重度殘障者,保證有資格申領甲級殘障手冊。

    我們沒聲帶﹙鳴器﹚不會發聲更不可能唱歌。古時候的文人常形容我們的鳴聲抑揚頓挫節律像笛聲一樣優美,特讚稱為「蚓笛」,其實是誤會了,那是一些土棲昆蟲「螻蛄」的傑作,他們老喜歡闖進我們穴中,是牠們唱的歌聲與我等無關。

    我們沒有耳朶,完全的聾子,有趣的是你們若在旁邊敲擊東西我們會有反應,這是因為我們皮膚的觸覺細胞很發達的綠故,有必要做健檢時在聽力檢測方面肯定可以矇混過關。其實你們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我們皮膚上常有一小突起,尤其在腹面及兩側更多,那是觸覺細胞集中的點,所以只要有一點小小的震動,我們馬上能感應得到,不是有人懷疑我們有提前預知地震來臨的超能力麼?這免錢的自然資源利用你們可得好好的研究研究囉!

    我們也沒有專門用來看東西的眼睛,但具辨識明暗的能力,不信?那你試著把我丟進只留一小洞洞的黑暗箱子內看看,包準一段時間後找不著我的踪跡。神奇嗎?點破不值錢,原因在於我們的體表面到處有感光細胞,尤其在身體前端和口葉上忒多。不過實話說我們討厭光線,活動多選在夜間的時候。

    感謝人類推舉我們為益蟲類,也是我引以自豪的地方。我們雖小巧也柔弱無骨,但正因為特殊的身體構造才讓我們對大地做出貢獻進而福蔭到你們人類,真應了一句話:「天生我材必有用」,個中原委且慢慢說予你聽:

    我們的身體像一個兩端略尖的長圓筒子,消化管子﹙包括口腔、咽頭、食道、沙囊、胃、腸、直腸﹚,彷彿是套在大圓筒中的小筒子,最前端是口前葉,肉質肥厚,伸縮力很強;後邊是口腔,沒有牙齒,卻有許多縱行的褶皺,可翻出口外;這樣結構的口有探索、鑿土、吞取食物的作用。

    我們吃的東西沒有什麽選擇,把翻出的口腔將沙粒、土壤和腐敗的有機物質全包起來一起吞下去,食物進到了富有肌肉纖維的咽頭,混合咽線的分泌物,濕潤稠黏圍成食物塊並進行初步的消化然後到達砂囊。由於囊璧上強韌肌肉的收縮,和內面角質膜的磨擦,於是這些砂土便成為很細緻的食物,之後移入胃腸再行消化吸收。達爾文查覺這樣的過程,說它有改良土壤的功勞。事實也是如此,我們在泥土裡總是頭向下吞土,有機物質經消化吸收,沙土便從肛門排出,所以春夏之時,可以在地面上見到許多卷曲的泥土小堆。砂土經過消化管子的這一程序後,租糙變得細緻、乾燥變濕潤了,還增加許多化學物質,將瘦瘠變成肥沃的可耕良田,加以經常地將細土翻到上面,粗土則蓋到下面,這樣的工作對農作物耕耘的益處更有加乘作用。你們接著肯定又要質疑,小小蚯蚓能有多大本事,縱令有此機能,但以其體積之小怎堪挑如此重任?何况地表之廣闊呀!

    可你們別忘了,看不見的才真叫作難以評估,我們數量之多曾有人做過這方面的工作:計算某地郊區的耕地,一平方米就有蚯蚓200~800條,有句老話是:「積沙成塔」。何況在你們人類尚未出現地球的時候,造物者就先賦予我們擔當此土壤改造的工作了,經過千千萬萬年的歲月,大地才能有此生機,人類也更因而享受到成果。如此說來,我們蚯蚓的功勞可真不能不大大的記上一筆呵。來啊!唱起:「小兵立大功」,預備!…起…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ki&aid=435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