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23 22:50:22瀏覽637|回應0|推薦11 | |
2. 第二次台海危機
從1955年2月棄守大陳到1958年8月之前,北京基於內外情勢[1]雖然宣稱以『和平解放』臺灣的統戰訴求。但緊靠福建省的馬祖列島[2] 仍舊砲聲隆隆、堙硝漫天。在1956中,馬祖列島的高登島[3]就數度與共軍互為砲擊;在西姆嶼附近與共軍砲艦也數度發生激戰;空軍機群透過馬祖上空襲擊福建三都澳~羅源灣;海軍戰艦也加入戰局,分別在龍牙口、平潭、逍遙灣,三峰島等與中共砲艦發生激戰;不遑多讓的中共在北菱、黃岐、定海、川石砲轟馬祖列島…尤其1958年3月之後,兩岸衝突不斷,無辜馬祖居民總在空襲警報往來中過著日子~。 中共佯攻馬祖,猛烈炮轟金門,揭開震驚世界的八二三砲彈,在
解放軍再度採取聲東擊西的戰術,在八二三砲彈前,不斷擴張馬祖對岸兵力,佯攻馬祖[5],馬祖主要島嶼除東莒東北部外,全落在中共砲兵有效射程內(如附圖)。同時,在閩省境內修建福州、惠安、沙堤、龍田、連城、澄海等七座機場,並且擴建馬祖對岸的羅源灣為海軍基地外,各機場也進駐米格機,中共海軍東海艦隊在上海兩棲登入演習後亦南移,進逼馬祖…。 馬祖列島為彈丸之地,全島面積僅29.6平方公里,與福州一衣帶水之隔,一旦戰事發生,軍民共計33,000餘人[6]同島一命。民眾也成為戰鬥組織乙環,除適齡壯丁編入該民防組織,擔任警衛、擔架、輸送各任務外,也以配合前線需要為由,將十六歲至三十五歲之婦女,十二歲至十七歲之兒童分別編入婦女隊及兒童隊,平時擔任宣慰工作,戰時分任救護、炊事等勤務;而漁民也設有漁民隊配合運輸需要.。就民防組織方面,縣設民防總隊,鄉設大隊,村設中隊。民防總隊因應戰時需要不定期的舉行演習與校閱,包括工程、消防、船舶、運輸、擔架等。當然,公教人員也納入戰鬥編組,齊同守軍作戰。 在台北方面,金門、馬祖外島投入重兵,在三十二萬戰鬥部隊中則高達三分之一的比例駐守外島,其中金門86,000人,馬祖則有23,000人[7],在解放軍積極備戰的同時,台北在中東事件後命令國軍進入戒備狀態,前線軍隊進行軍事演習,空軍亦在馬祖上空加強對大陸的偵搜,戰火有一觸即發之勢。 [1] 國內情勢:落實『八大』總路線,裁減軍費來加速社會主義建設。國際情勢:日內瓦會談開始,北京重新思考解決臺灣問題方式 [2]包括東引、西引、亮島、高登、大坵、小坵、南竿、北竿、東莒、西莒以及週邊小礁嶼,如星羅橫佈於閩江口。 [4] 有關八二三炮戰正確砲擊初始時間,兩岸記載不一致,北京為17:30,台北為18:30分‧ [5]其中除集結步兵五個師、重砲兵一個師、防空加強師外,並在黃歧、川石、梅石、古頭石、糞畚山與石壁等砲兵陣地進駐202粴砲兵群,最大射程可達 [6] 依民國45年3月行政公署辦理戶口統計連江、常樂、羅源合計居住人口數為10,776人 [7]1.國防部軍務局(1996),《八二三台海戰役》台北: 國防部軍務局編印67-73 .2.參閱林金炎(1991)《馬祖列島記~續篇》中記載:1952年據僅進駐兵力6,000人,其後浙東島失陷,一江山、大陳等島嶼相繼撤退,部分兵力轉進,1955年約集結15,000人,至1958年兵力達四萬人。 3.官方與民間刊列八二三砲彈前夕馬祖駐扎兵力分別為23,000人與40,000人。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