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26 21:06:27瀏覽252|回應0|推薦1 | |
個人曾在本部落格文章「氣候平衡」電腦流程推演中,預告未來氣候條件將從5–5轉變為4–6,3–7,2–8,1–9,愈來愈傾斜、嚴重之氣候條件,所以雨旱之間的時間會愈來越長,規模也會越來越大,造成的災害也會越來越嚴重,如今看來,事實可能不幸言中,所以糧食的戰爭與商品期貨才會愈來愈有高漲的可能,因此轉危為安、化難呈祥在於觀念的轉變與能否行動的條件。 以戰國時期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建都江堰為例,李氏父子依據水流及地形特點,將工程分為三大系統進行,分別是渠首的分水魚嘴、寶瓶口引水及飛沙堰工程,以當地現有材料為主,進行施工,取四川大竹做筏,盛石沉河稱分水魚嘴,分岷江百分之六十之水為外江,引百分之四十之水入寶瓶口為內江,李冰在坡度較緩處鑿一楔形口子即寶瓶口引水口,使其能有引水和控制進水之用,使內江能夠水旱從人不從天。飛沙堰是中段洩洪道,有排洪及排沙功能,李冰設五頭石犀牛於河底,做為量測河底的基準點,在河中立有三個巨大的石人用以觀測水位深淺,以為調控水量之依據。透過以上與地利相合之建設工程,造成四川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之美譽,李冰父子也被川人奉祠祭祀,尊為二王,香火不絕。 在今約旦境內的佩特拉古城是古代納巴特人所建的神廟,廟的地下室是存放國王及貴族遺體的靈寢,上面是祭祀的殿堂,供人民祭祀,佩特拉神廟建築融合了古埃及和希臘的風格,兼具佩特拉人特有的建築實力,精準的用石柱支撐神廟建築,至今不倒,廟前是有名的蛇道地形,雨旱季分明,雨季時大水順著蛇道就會直接灌入神廟,所以佩特拉人在相對的蛇道彎處開鑿隧道,引水入封閉之山谷,建成類似現今水庫之條件,供古代納巴特人飲用灌溉所需,這也是納巴特人能在沙漠中生存,佩特拉神廟能夠不被洪水沖毀,至今猶存的原因。 印度除了北部有喜馬拉雅山做為屏障之外,大部份皆為沙漠與平原地形,沒有明顯的高低地形阻隔,印度的氣候受熱帶季風氣候影響,分為雨季與旱季,分隔明顯,所以古代的印度人善於利用土地地形條件,適度的空出荒地或較劣耕地或低窪地區,以為蓄水、分洪之用,旱時則可轉換為灌溉用水,盡量做到水與地利之配合。 台灣桃園為台地地形,先民適度利用埤、塘,做為蓄水、灌溉、分洪之用,以確保稻作生產之最大效益。今之台灣各級政府棄原有濕地、分洪池、行水區不顧,拼命蓋房搞建築,土地原有吸收、兼蓄雨水功能逐一喪失,一遇百年大雨或每小時雨量超過一百公厘或大潮、滿潮、雨水集中宣洩不出,自然反灌都市街道,人民財產損失自然無法避免,不知是民主惹的禍,還是政客惹的禍,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吧,所以水無善惡,人為而有善惡。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