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請關注「生存」以外的其他生命面向
2022/05/27 22:44:51瀏覽1062|回應0|推薦3

物質世界中,有這肉身,才有生存的需求。為了生存,自然產生不安全感。為了安全感,對外開始不斷獵取物品(物)和別人的關注(情)。

這些為肉身生存於物質世界所為的行為,終成為記憶,成為業力,成為循環不斷的生生世世因果關係。

要擺脫在物質世界中所生之因果業力循環,就要把生命中的所有注意力從「生存不安全感」中抽離!

因為一個只關注在生存問題的人,當然只有分别心和比較心,因為物質是有限的,別人的關注也是有限的,所以自然會明爭暗鬥,如何心中有愛、有包容、有慈悲,搶都來不及了!

其實,要生存於此物質世界,並没有那麼難,舉一個誇張的例子,你看龍山寺前廣場的那麼多游民,不也活得下去嗎?只因為我們現在對生存的標準拉得太高了,可能只是想贏過你的鄰居或親友而已,然而這些還是從「生存不安全感」所衍生的自尊心、優越感等虛幻的想法或心理需求!

修行就是要回歸自然本性,不要把人生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解決生存問題」上,只有當你不再過度關注「生存」時,你才能放下你的不安全感、放下你的防衛心、放下你的分別心、放下你的比較心、放下你的執著心!

唯有如此,你才能抬起頭看看生命其他的面向,你自然對其他人不會有敵意,而自然生愛心和慈悲心,同時你才能開始去欣賞或注意這世界其他各種生命的美和奇蹟!

因此你看那些很重物質享受的人(例如,非常重視食、衣、住、行、吃、喝、玩、樂),或那些只特別在乎自己或家人過得好壞的人,分別心或比較心都很嚴重而沒有包容心,執著痛苦也深!

我們都忘了有這肉身,才有生存的問題,但是你人生給束時,你就沒有了肉身,那來的生存問題要解決,可是你已經帶了一堆為解決生存所為的行為記憶,而它又將成為你下一世重覆一樣人生的業力,值得嗎?

修行就是讓我們練習把注意力從「解決生存不安全感」中抽離出來,不要過度追求外在物質或別人的關注,否則累劫累世你將會都過一樣的人生,這好像馬戲團表演一直在那裡蹺,那裡也到不了,只是原地踏步而已!

有限的物質世界就是行動記憶因果業力循環不已的世界,唯有覺知,並付諸行動,方可超脫或解脫,回到那「非物質世界的極樂家園」!

( 心情隨筆心靈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smu&aid=17458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