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張超英先生的《宮前町九十番地》,精彩人生!
2006/09/28 02:23:45瀏覽4639|回應0|推薦29

       難得的一本書,難得能在此紛擾時刻看到這本張超英先生口述的《宮前町九十番地》,這本書就好在兩個非常好的特點:

       一是我看到傳主張超英先生是如何一個真正「跨越黨派與政權認同」的公職人員,在新聞局駐外公職上,於公於私他都盡心盡力、想方設法,甚而投入私人資源,只要是有利中華民國在外交上的效益與突破,他都全力以赴,不求回報,他先在台美關係後在台日關係,屢建奇功,一般人不太知道,我也是看了書才知才敬佩不已,以他直到退休都還是「組長」銜,在台灣社會知名度不高,但妳要去看書,才知他的貢獻功高鎮主,應該可鎮到新聞局長或外交部長,他幫台灣搞定美日兩大關係的功勞匪淺,他一個國民黨政府裡少數的台灣人,而且從沒入過黨。

        二是這本書從介紹他祖父及父親兩代先人開始,從19世紀末日據台灣開始交待歷史背景,跨越整整20世紀的台灣政治生活史,直到2003年,這是在中華民國政府政黨輪替執政後寫出的過往台灣百年來的簡明政治史,因為張超英先生三代以來的精彩人生都見證和身處到了那政治變化的核心。

很感激張先生口述下來這本書留給在台灣的讀者,更感謝陳柔縉小姐執筆寫下來,我相信張先生能夠精要口述出最值得留傳的歷史小故事,但我也相信只有寫過《私房政治──25位政治名人的政壇秘聞》〈1993〉、《總統是我家親戚》〈1994〉、《總統的親戚》〈1999〉的陳小姐,才能在文章中很清楚又簡要的寫出台灣早期高層政商名流姻親關係的牽連之廣密,只隨手翻過上述總統親戚二書中的家系譜,每一張都是密密麻麻的牽扯,雖然書都很厚,再來該研讀了。其實,台灣光復以後,國民黨遷台執政一直有著綿密的政商關係在運作,我想,若只要不違法內線交易和破格用人,就還說得過去,要抵得過人脈關係的合作,那真要人格和能力過人到很大的程度,像張先生不過,現在台灣有民主選舉制度,至少可以用選票來篩選民代的世襲制,如果監督政府的中華民國法制夠OK,也可以監督因裙帶關係或私誼利益而來的政務官有無不法。

    先說說我認為的第二個特點,張先生的祖父在日據時代經營煤礦致富,是重要的台灣士紳,所以張先生小學就唸一般是在台日本人讀的「小學校」,台灣人那時還讀得起書讀得是給台灣人讀的「公學校」,當然有差別,比現在的有錢人的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的差別,因為政治差別更大。光復後,他祖父依然是富商型的台灣士紳,是戰後台灣華南銀行的第一屆董事,他那抗戰時從台灣去廣州和上海反抗日本帝國的父親張月澄(一名張秀哲),在台灣抗日運動史上找得到他的名字,他和蔣渭水醫師彼此相往來,光復後,張月澄也成了二二八被濫補的台灣人,好在有姻親有力人士來搭救,他認為只有他和基隆煤礦豪族的「基隆顏家」的小兒獲釋,他在拘留所時看到被視為台籍菁英在二二八受難的代表人物--當時的台大文學院院長林茂生和大東信託總經理陳,而之後如張先生在序言中所言:「家父學生時代〈一九二0年代〉靠著在台灣的祖父無限制的經濟支援,致力於反日運動,在廣州組織「廣東台灣革命青年團」,並出版「台灣先鋒」,鼓吹中國革命「勿忘台灣」。這一群台灣學生夢想著藉由中國革命成功來解救台灣人民脫離日本統治,現在看來真是「頭殼壞掉了」。更諷刺的是,二二八事件後不久,家父也與一般台灣知識份子一樣遭受國民黨逮捕,在死刑前獲救,夢碎也心碎。」老實說,「二二八事件」是個歷史上發生的誤會衝突,可以接受它的必然之可能,尤其是戰亂民智未開的時候,但舊國民黨政權當時有計畫的殺害台籍精英人士是很難諒解,就是蔣家政權和一批有參與到的軍情特務走狗們,和現在的的國民黨沒參與到過往歷史的沒必然關係。我很欣賞李國鼎先生,但幾十年前有人對張先生說你們台灣人沒人才,當然,人才和能栽培人才的人都在二二八發生後殺得快光了。

    我相信張先生沒動怒回應,是相忍為國吧!也是他聰智天性不介意,台灣就是有上一代是半世紀前才來台,或幾代前就從大陸來台的,沒關係,都是同一中華民族的,誰叫中華民族領土那麼大方言那麼多,但只要不要讓因為政治上循私得勢還亂講話的人逞口舌之爛,中華民國在台灣,在台灣生活過大半輩子的人認同與愛我們生活的台灣,大家為台灣工作努力,我們應該去和日韓比,實在不希望台灣還淪落到韓國比。

    部落格簡單貼文不寫太多,看這本書可以了解到台灣百年政治歷史縮影,但也需要有基本了解才能讀,我OK,妳也可以先去看了此書,再繼續去了解。

    這本書精要寫來,對台灣和中華民國過往歷史不太有概念的人,感受不深,但我感受很深,張先生在紐約中華民國新聞處13年,就是他靠著私人關係,提前8小時告知美國要和中華民國斷交的訊息給台灣的政府;之後到日本,他開拓了日本主流媒體來報導台灣,真是精彩,之後他安排了1984年的新聞局長宋楚瑜「巧遇」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再來1998年促成當時李登輝總統的《台灣的主張》先由日本名記者來台採訪和執筆寫就。

    這本書真得好看,去買來看,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關心台灣的未來,看看都是好事。

    張超英先生,1933年出生,人過七十出回憶錄,留給子女吧!卻讓我如此好看。他真是一生值得。他幫中華民國做了很多超出職務份內該努力的事,他也不會去居功,不張揚一己的努力,真是好樣的,對了,成年前的他是兩岸三地動亂中的公子哥兒,但出社會工作後,他是與老婆靠自己來努力打拼生活的。

    對照目前一直在媒體上一直自己說自己怎樣過往有什麼努力和成績的人,實在感傷,中華儒家文化不會像他這樣子的,我喜歡張超英這樣,或者是林義雄,為自己想做的事努力去做,付出苦難,是自願的,是別人來認同和覺得該給予怎樣的評價,而不是自己一直倚老賣老說自己怎樣又怎樣,又怎樣,歷史在前進著。

    這本張超英的《宮前町九十番地》,會讀書想關心台灣的人一定要買來看,尤其在目前媒體真是亂七八糟和台北生活很奇怪的時刻,台灣要好,在要有像張超英這種人才多些。

    為什麼書名是《宮前町九十番地》,張先生懷念先祖吧!他的自序中說:「「宮前町九十番地」是我老家舊址,即現在台北市中山北路台灣水泥公司的對面,佔地一千多坪。這個地址在台灣近代史上有兩個特殊意義。日據時代,我父親張月澄〈又名張秀哲〉以象徵性的一圓日幣租給中華民國駐臺領事館,他的本意是「能讓自家屋頂上飄著中華民國國旗」,不亦樂乎。當時台灣人在日本統治下是二等國民,滿腹的壓抑,能看到「祖國」的國旗在自家飄揚,不免也是一種紓解。祖父當時是台灣煤礦界的資產家,雖然表面親日,但私底下也不反對父親的決定。為了提供這棟自宅,祖父特地在同址後院加蓋一棟一模一樣的洋樓,我們一家人就從前院搬到後院。

    這本書絕對是見證台灣歷史的書,可以上時報出版的網站看些序和書評(捷徑指向: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mcda(SellItems)&id=PE0325&p=excerpt&exid=37331),我是極力推薦這本書一定要看比較好,只要妳是在台灣島上我親愛的同胞。

    最後貼上書上那一直教導台灣人認識日本人「很是先進」的情慾觀的劉黎兒的簡要介紹,當然去網站看全篇好:

我是在1982年到日本的,2004年離開新聞界,目前依然住在日本,張超英二度派駐日本大顯神通時我都是見證人。 

張超英做過千萬件比我規模、影響力更大的幕後工作,但若非他這次用回憶錄形式道出,或許天下人很快就會忘懷,而且加上他惹上額外的政治恩怨,讓他更沒機會得到應得的正面評價;也讓我覺得我這樣的文字工作者其實是占盡便宜,寫什麼都讓天下人知道,不像張超英這樣應該在日台交流史扮演重要地位的人,至今華人世界對他並不大清楚。 

我到現在才體認到張超英是一位真正自由的人,沒有非常強烈的意識形態─,對現實利害並不計較,才能跳脫官式框架乃至時代、國境的框架,或許也跟他優裕的成長背景有關係;有許多餘裕的大少爺才能不計較的,或許這正是我這種普通人家出身的人所難及的。 

我生平最不喜看自圓其說的回憶錄,但張超英的敘述精確平實,加上陳柔縉深厚的日治時代史學素養,算是我自己第一本可以接受的回憶錄,讓我很羨慕張超英有一個可以如此敘述的精彩人生。──劉黎兒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glee&aid=468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