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謝金河:奢侈稅打斷台股一隻腿
2011/04/02 01:17:56瀏覽313|回應0|推薦0
【文/謝金河】

日本強大地震造成全球股市回檔,過去這一周,全球股市快速修補,至少出現了幾個面貌。

第一個是中東情勢騷動,油價持續站在高檔,使得靠出售石油占盡優勢的產油國,如俄羅斯、委內瑞拉股市都創了新高。其中俄羅斯漲到二○四七.一三的海嘯後高價,委內瑞拉創下七一五八七.九的歷史新高,而靠原物料,歐洲還有波蘭股市寫下四九○七三.○五的海嘯以來新高價。

日股彈升力道超過台股

二、美國股市在經濟前景復甦的期待中再度逼近前波高價,稍弱勢的是日本地震供應鏈影響的電子業,NASDAQ與費城半導體指數較弱,但代表小型股的羅素二○○○卻寫下八四○.四六的新高價,成為美股在日本地震後第一個創新高的市場。

三、新興市場不論拉美或亞洲,在日本地震前紛紛回檔,但日本地震後新興市場反而穩住,且力爭上游再往前走。尤其金磚四國股市,除了俄羅斯創新高外,巴西股市從六四○一六漲到六八○○三,印度股市從一七二九五彈升到一九三五七,中國股市則是穩中求勝,成為亞洲的中流砥柱。金磚四國再起,成了日本地震後的一大特色。

四是亞股又出現新的攻勢,最具代表性的是南韓,南韓是相對應的受益者,像是半導體的三星、HYNIX,尤其是HYNIX寫下三一九五○的兩年新高,汽車的現代、起亞都創高價,鋼鐵的浦項也表現可圈可點。

五、日本是這次災害的中樞神經,日本股市在地震後已經從最低價彈升了一五三九點,彈幅已達一八%。若日經指數未再破底,全球股市跌破三月十五日創下的新低點機會不大。目前亞洲的泰國、印尼、紐西蘭股市距前波高點很近,隨時有再創新高的機會。三十一日泰國股市又創下一○五六的新高價。

回頭看台股,日經跌到八二二七的時候,台股跌到八○七○,如今反彈到八六八五,台股彈升了六一五點,彈幅只有七.六二%。在亞洲股市中,台股相對跌得深,但是反彈力道最弱,幾乎成了亞太區最弱勢的股市。這當中有三個因素影響台股很大。

一個是日本地震,停電造成供應鏈的斷鏈危機,南韓是平行競爭的受益者,台灣是產業上中下游關係的受害者,不論是面板、半導體、智慧手機全都受影響,而這些都是台灣占權值的產業,使台股不易使力。

第二個變數是政府緊急祭出的奢侈稅,不斷在市場發酵,奢侈稅首在打房,第一個被打中的營建股,營建分類指數從三八三.六八跌二七一.九一,指數跌掉二九.一三%,但個股跌幅都大於指數。營建股屢創新低,成了弱勢指標。

第三個影響市場人心很大的,是宏碁下修去年第四季及今年第一季財報,造成股價幾乎下殺三支跌停。宏碁是台灣自創品牌,且走向全世界的超級模範生,去年股價一度漲到一○五.五元,今年初還一度漲到九九.四元,如今一個單純調降財測的動作,竟然使股價快速崩跌到五八.九元,且逼得創始人施振榮必須站出來說,宏碁必須進行第三階段的再造。

iPad照出宏碁窘境

宏碁在一九九二、二○○○年都經過大改造,上一次改造是宏碁、明與緯創分家,品牌、代工切割,為宏碁開創十年好運。如今宏碁從PC到NB,看起來在平板電腦這一關通不過考驗,宏碁過去兩年靠小筆電打天下,如今iPad出來,宏碁的窘態出現。

目前全世界都在搶平板電腦這一塊餅,但不論是MOTO的XOOM、RIM的PLAY BOOK,或者是三星的GALAXY TAB,似乎都不是iPad的對手,宏碁的ICONIA,華碩也有Eee的變形平板電腦,看起來都抵檔不住。十幾年來,宏碁追求量的第一策略,達到了臨界點,而這也給了台灣代工產業投下一顆震撼彈。

宏碁股價暴跌,拖累了仁寶,也拖累了緯創,也衝擊到三月二十五日發表平板電腦新款式的華碩股價一度跌停,也撞擊到代工的和碩,連代工天王郭台銘的鴻海也感受到壓力。

日本大地震震壞了台灣電子業供應鏈,如今APPLE平板電腦重創了台灣NB產業,整個電子代工業中樞神經被震碎了,台灣最強健的一隻腳扳斷了;如今打房下去,台灣的第二隻腳也扳斷了。因為打房下去,整個資產縮水,進一步勢必影響消費。另一方面,內需創造的就業人口比外銷產業多,這一回政府打房目的是為了爭取選票,但是打房想打的高價豪宅可能打不到,弱勢族群與地區受創可能最嚴重;而打房對營建、資產、內需消費,甚至是金融股都會帶來弱勢調整。

打房讓台灣資產失血,內需消費無力。而電子代工業是兩肋插刀,一刀是NB產業式微,一刀是供應鏈斷鏈,這也使得選股產生了很大變化。

一是受打房重創的內需股使不上力,電子業供應鏈的問題不到五、六月很難分曉箇中內情,股價不容易有太大進展。電子股不能選,營建股不能碰,金融股要靠政府造勢,那麼能選的空間就十分有限了。像是代工窘境,三十一日鴻海子公司富士康公布去年全年虧損二.一八億美元,讓富士康開盤就大跌五%。

奢侈稅打斷台股一隻腿

富士康這四年來營收每況愈下,鴻海必須為富士康承擔近五○億的虧損,會對鴻海帶來一些小傷。富士康在○七年最巔峰的二七.七港元新高,如今跌到四.五六港元。再者,比亞迪從八八.四港元跌到二八.八港元,已可以看出代工業面臨的困境。

從富士康就可發現,台灣的電子代工業除了搶食到蘋果電腦訂單外,避險能力相對有限,這也使得日本地震後,全球選股出現了重大變化。整個第一季結束,台股表現相對脆弱。進入第二季必須注意幾個大趨勢。

一、日本核爆衝擊全世界比想像中大多,台灣每年從日本進口金額龐大,日本是台灣最大逆差國,從日本進口的產品以關鍵零組件與工作母機最多,台灣可能是日本以外,全世界受到傷害最大的國家。

二、日本是有錢的國家,過去日本資金流竄全世界,如今,日本抽調全世界的錢回國救急,歐債本來有日本承諾要用外匯存底來買,如今恐有變數。另外,日本也是美債最大買家之一,如今美國QE2退場恐怕也有問題。第二季資金往那裡跑?值得注意。

三、台股量縮,指數很難有大作為,此時選股可能朝向投機化,或者是從中國概念找避風港。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04088&aid=5044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