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1/02 20:35:49瀏覽4593|回應2|推薦15 | |
我滿喜歡去逛假日花市,像建國花市、興隆花市等,倒不是去買花,主要是去賞花、拍照,花市裡常可以拍到許多阿娜多姿,色彩繽紛,甚或平常很難見到的奇花異草。另外也常會去假日農市買些新鮮蔬果。 歐美城市的教堂或公共建築如市政廳等附近的廣場空地,也常會有所謂的農夫市集(Farmer Market), 有點類似台灣的假日花市或假日農市,出國時不管公出或旅遊,看到農夫市集時,假如可以抽出空檔,一定會去逛逛,拍拍照片。 喜歡去這些農夫市集逛、拍照,應該是跟我的成長背景有關;小時候生長在鄉下,父母都務農,對農事與農家生活,都曾親身體驗,雖然有些農事只能說是蜻蜓點水,但還是有超過表面浮光掠影的瞭解;像約十年前開始,有些上班族喜歡到鄉下買塊地,蓋個農舍,種些蔬菜水果,假日就過去當假日農夫,旣可休閒,又能舒壓,但對我就沒什麼吸引力,因為我瞭解,農作物要有好收成,就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及人力,辛苦程度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喜歡去農夫市集逛逛、拍照,與其説喜歡農作物,勿寧説喜歡花草蔬果繽紛的色彩,更勿寧説是喜歡農戶那種非市場菜販職業性的純僕,與農夫對農產品收成所表現出來的喜悅,和自己內心深處那份認同感。 我是個不折不扣的農家子弟,老家在高雄市內門區,就是現在以「宋江陣」和「總鋪師」聞名的地方;內門區位在以種植香蕉,有所謂「香蕉王國」美稱的旗山區隔壁,也離著名客家庄美濃不遠,內門現在還有一些知名度,但當時是個窮鄉僻壤,知道的人很少,因此我都跟同學、朋友說老家在旗山,至少知道的人多很多。 村子裡絕大部份人家都是務農,小學時代,那時水稻是主要的農作物,最近電視上看到有部廣告影片,一群辛苦割稻,田埂上隨地一坐就可吃「割稻飯」的農夫,黃澄澄的稻穗,看得很有感;影片裡有台出現幾秒鐘鏡頭的脫榖機,是那時割稻的必要機具,很多人可能都未曾見過。人力脫榖機上有個靠脚踩踏帶動的圓柱形中空木質滾桶,桶上佈滿倒V字型的粗鐵線,脫穀時要手脚並用,腳一邊踩踏板,帶動滾桶,手一邊將適當大小的一把稻穗,放在滾桶表面上方一兩公分,滾桶上的鐵線,會將穀粒從稻穗上扒除下來。 更早還有一種是完全靠人力的脫榖機,有個木製1.5公尺見方,中間鐵片縱橫成格子狀的架子,斜放在大木桶裡,用雙手舉起適當大小的一把稻穗,用力甩到架子上,將穀粒從稻穗上打下,連續敲打,直到所有稻穗上穀粒被完全扒除為止,操作當然更費力,那個木桶的名字就叫「甩桶」。從小耳濡目染,稻米的插秧、除草、收割等農事,大概多少都曾親手做過,或在旁幫忙當助手,不過那時年紀還小,只能說是玩票玩票。 那時每一戶農家大概都有養水牛,黎田翻土等都少不了牛,牛是農家最重要的家畜,是「六畜」之首,更是重要資產,記得曾聽鄰居伯伯說過,他們家那頭小牛,長大後是他兒子未來的「某本」,意思是「結婚的本錢」,重要程度可見一斑;所以放牛也是農村小孩放學後或假日,少不了的家庭作業,寒暑假更是全職的牧童。我常跟女兒們開玩笑說,爸爸是標準的「放牛班學生」,雖然我也了解她們心裡是半信半疑,因為不是她們懂事以來爸爸給她們的印象。 我的高中、大學時代是旗山香蕉黃金時代的後期,那時香蕉主要是外銷日本,賺取外匯,收益較好,很多農戶紛紛將原來的稻田,改種香蕉。盛夏是南部香蕉盛產季節,大學時期的暑假更長,年紀也較大,都要回家幫忙採收香蕉,也被列入可用人力。 香蕉樹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採收時先用薄薄的鋒利彎刀,在香蕉樹半截處割斷一半左右,方便將樹拉傾半倒,俾能單手抓到蕉串最尾端,另一手執刀將蕉串最上端的梗割斷,很具挑戰的是抓住蕉串的那隻手,要能承受瞬間整串香蕉下墜的重力,順勢輕放地上;那時香蕉表皮顏色還是青綠,很容易擦傷,擦傷的地方催熟後會變成黑點,雖不致影響香蕉風味,但賣像不好,價格會低很多,所以要小心呵護,搬運時還要用厚厚的特製棉被包裹保護,避免彼此磨擦;一整串香蕉通常有7~10小串,重約30公斤;採收香蕉作業,另一個辛苦的工作是挑香蕉,從香蕉園內,用扁擔挑到附近青果合作社的檢驗場,大約一公里的距離,那時我可以挑到60公斤,大約也是當時的體重。 此趟到北歐及波羅的海國家,碰到幾個農夫市集,沿途也看到不少花卉,尤其跟我們平常見到的不盡相同,或是根本未曾見過的,就順手拍下來,集結起來,也是很好的北歐農作物巡禮。所附照片的花草蔬果,有些根本不知其名,或者有些標示錯誤,還請對園藝有研究的朋友,以回覆方式,不吝告知或指正。 ▼芬蘭赫爾辛基港口邊廣場有個不小的農夫市集,除了花草蔬果,還賣小吃,背景是烏斯朋斯基(Uspenski)教堂,是東歐除外歐洲最大的東正教教堂。 ▼芬蘭赫爾辛基烏斯朋斯基教堂前不知名樹結的紅色小果子。 ▼赫爾辛基農夫市集裡顏色鮮艷、秀色可餐的蘋果、小番茄、彩椒、漿果等。
▼向日葵雖常見,但仍醒目。 ▼彩葉花卉,似葉牡丹。 ▼赫爾辛基港口邊農夫市集所賣花束,跟我們的樣式不太一樣,小朶叢生花卉亦不知其名! ▼在拉脫維亞(Latvia)首都里加(Riga),中午用餐餐廳裡名為秘魯百合的插花,屬百合科的球根花卉,原產地南美洲,台灣也有少量栽種。 ▼餐廳外花團錦簇的花園裡,幾種台灣少見的花卉。 ▼里加一家五星級旅館Radisson BLU花園裡盛開的花。 ▼愛沙尼亞(Estonia)首都塔林(Tallinn)一家旅館櫃檯很顯眼的綠色火鶴。 ▼瑞典斯德哥爾摩老城地鐵站出入口的小農夫市集所賣的花束。 ▼小市集裡似葉牡丹的彩葉花卉,色彩比在芬蘭赫爾辛基港口邊的農夫市集看到的豐富。 ▼小市集的帝王花,花形碩大,是南非國花,台灣也見過,只是顏色大都是象牙白,比較不討喜。 ▼小市集賣的鮮艷番茄。 ▼瑞典西部的剛收成的麥田,野曠天高。 ▼瑞典西部Kalstad附近一家加油站盛開的矮牽牛花。 ▼瑞典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牆壁爬藤植物,葉片通常是綠色,但也有紅色的。 ▼挪威東部Lillehamer一棟建築的紅色葉片的爬藤植物,跟上面那張照片的不知是否相同? ▼挪威峽灣區Gudvangen的一棵燈籠花,也稱吊鐘花。 ▼湖畔的深秋紅葉(挪威Vinstra) ▼北歐各國常見這種結紅色小果子的樹,長得有些像狀元紅。(挪威Geilo) ▼芬蘭赫爾辛基西貝流士公園的紅色小果子。 ▼數種花色不常見的繡球花,日本稱繡球花為紫陽花,花期在台灣、大陸及日本一般是六月,但目前已九月底,北歐的晚很多。(挪威Hemsedal) ▼不常見的繡球花。(挪威卑爾根)
▼似稱圓錐繡球花,日本也見過。(挪威卑爾根) ▼綠白相間的火鶴?(挪威Hemsedal) ▼不知其名的花。(挪威Eidfjord) ▼挪威峽灣區哈當格大橋(Hardenger Bridge)附近野地不知名野花。 ▼挪威奧斯陸雕刻公園(Vigeland Park)內盛開的薔薇。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