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3/03 11:31:56瀏覽4479|回應0|推薦4 | |
夜色逐漸朧罩,只聽得到微弱風聲,夾雜著海浪聲及引擎聲,開始夜航,我們搭乘的詩麗雅(SILJA)郵輪此時在波羅的海上破浪前進,朝西南方往瑞典方向航行。
今晚農曆逢月初,只見天空稀疏星星,波羅的海一片暗夜。 生平第一次搭輪船夜航是1996年,搭金門快輪由高雄港去金門料羅港,晚上九點起航,當晩可見上弦月,台灣海峽風平浪靜,噸位只有一千多噸金門輪也能平隱行駛;微微夜風,沁涼如水,是個美麗的夜晚;四、五年級生大概都記得當年小學國語課本有篇「海峽上的月亮」的新詩,記得課文是「海峽上的水,靜靜的流,上弦月啊月如勾,勾起了恨,勾起了愁,大好河山被污腥了這麼久,---」,其實小和尚唸經,小小年紀,哪知道什麼愁什麼恨? 那時台灣在1987年開放老兵探親,兩岸間開了一扇小門,後來門愈開愈大,1996年那時海峽兩岸關係已稍和緩,夜航海峽氣氛已不是當年那麼肅殺。 但回程則遇七級大浪,雖然是大白天,噸位不大的金門輪隨波起伏,-會兒被推上波峰,一會兒又被壓到波谷,看著浪頭高過船艙,幾乎所有人都暈船,走路左右搖擺,胃裡東西應該都吐光了,但還是有嘔吐感,只能躺在船艙狹窄的行軍床上,搖搖晃晃,度時如年,一心只想儘快到高雄,對暈船實在心有餘悸,十多年不敢去碰海上航行。 雖然搭郵輪夜航波羅的海是生平第一次,但搭飛機夜航波羅的海上空則次數不少;目前華航德國法蘭克福及長榮法國巴黎航線的去程,都取道西伯利亞飛往目的地,一般是深夜從桃園機場起飛,約清晨5~6點到達目的地,飛行航線則是從桃園機場起飛後先往北飛,在日本海左轉進入俄羅斯西伯利亞空域,端視當天氣流狀況,有時航線會靠近北極圈,有時則靠西伯利亞南方,在北歐的航線通常會沿著俄羅斯巴倫茲海(Barents Sea),白海(White Sea),再越過波羅的海上空,時間大概是凌晨3~4點左右,雖是從
▲詩麗雅郵輪由下午五點芬蘭赫爾辛基出發,中停瑪麗港,隔天上午十點抵達瑞典斯德哥爾摩,夜航橫渡波羅的海。 ▲波羅的海日出,和夕陽一樣迷人。 ▲ 斯堪地那維亞半島(Scandinavia)的瑞典與挪威在8~11世紀曾是維京人(Viking)活躍的地區,維京人一度是海盗的代名詞,維京人粗獷強悍,驍勇善戰,精於航海,從事貿易時,對方願意就買賣,不願意就搶奪,亦商亦盜,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維京人也精於建造各種不同用途的船,其中有一種用於作戰,有著高聳龍頭形狀的船首,當時各地住民見到這種龍頭船,無不驚惶失措,觳觫股慄。 維京人南征北討,往大西洋到冰島,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更遠達格陵蘭等這些英文名字後面是land的島嶼殖民,往東攻城略地到波羅的海東岸的芬蘭、俄羅斯,再經窩瓦河(Volga)到裡海,往南沿聶伯河(Dnieper)到黑海,勇闡扼黑海往地中海門戶的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最遠達兩河流域伊拉克的巴格達(Baghdad)。 前面芬蘭篇曾提到,瑞典王國17世紀至18世紀初是歐洲強權,也是歐洲領土僅次於俄羅斯及西班牙的國家,當時也是基督新教(Protestant)國家的龍頭;在斯德哥爾摩的動物園島上有個瓦薩博物館(Vasa Museum), 是北歐吸引最多觀光客的博物館,館內展示一艘打撈出水,保存良好的沉船,名為瓦薩(Vasa)號,是艘長
▲停泊在芬蘭赫爾辛基港的維京郵輪(Viking Line),雖以斯堪地那維亞先民的「維京」為名,但目前的總部卻位於瑞士。 ▲斯德哥爾摩動物園島上的北歐博物館,主要搜集端典16世紀以後文物。 ▲從當初打造瓦蕯號戰艦所在的造船廠位置,隔著海港,眺望動物園島,照片右邊是展示打撈上岸瓦蕯號的瓦薩博物館,左邊是建築很具北歐特色的北歐博物館。戰艦組裝和收藏地點只隔個港灣,倒也不常見。 ▲北歐博物館附近的小山丘上,1891年成立的史堪森(Skansen)露天民俗博物館內一座維京人塔樓建築,跟山腳下北歐博物館的尖塔相映成趣。 ▲史堪森露天民俗博物館內一座傳統北歐民宅。
▲打撈出水的瓦薩號船體尾部;波羅的海海水寒冷,鹽度較低,不適合附著船身後會腐蝕木頭的船蛆蛤(Ship worm)生存,木造船體雖歷經三百多年,仍大致完整。 ▲瓦薩博物館內一艘仿造瓦薩號當年升帆鼓浪前進的模型,船帆總共有十張。 ▲停泊在瓦薩博物館旁岸邊,也隸屬於博物館的展覽用燈塔船Finngrundet號。這艘船1903~1969服役,當時停泊波羅的海上固定位置,指引來往航行船隻。 ▲日本箱根蘆之湖一艘仿瓦薩號造型的遊覽船,被暱稱海盜船,其實瓦薩號是戰艦,而非海盜船;湖濱山脈背後,富士山露出冰雪覆蓋的山頂。(摘自網路) 維京人更在9世紀時,在現在烏克蘭基輔建立基輔羅斯(Kievan Rus'),史學家認為基輔羅斯是俄羅斯、白俄羅斯(Belarus)、烏克蘭(Ukrain)三個斯拉夫(Slavic)國家的前身。諷刺的是後來融合了維京人、斯拉夫人和西伯利亞欽察人的俄羅斯,在18世紀卻回頭跟瑞典搶奪土地,更在大北方戰爭中打敗瑞典,佔領涅瓦河口、芬蘭等地區大片土地,瑞典國勢中落,沙俄取代瑞典成為波羅的海的霸主,主客易位,只能說是歷史的無常。 傳說出生挪威的維京人雷夫.艾力克森(Leif Erikson),在西元999年左右曾招募35個人從格陵蘭出發,沿先前維京商人布加爾尼(Bjarni Herjólfsson)航線,到達現在加拿大巴芬島(Baffin Island), 再到哈德遜灣(Hudson Bay)與聖勞倫斯灣(Gulf of St. Lawrence) 間的拉不拉多半島(Labrado Peninsula),接著他們再到氣候較温和,冬日猶見綠草,也長野生葡萄的地方, 他們將該地命名為文蘭(Vinland),居住一整個冬季後再回格陵蘭。有考古學家考證,文蘭是位於美國東北角與加拿大拉不拉多半島之間,有史學家認為維京人才是最先到達美洲的歐洲人,比哥倫布還早近五百年。(註1)
美國耶魯大學曾從古董商購買一幅地圖,圖上繪有歐亞非三大洲及一些島嶼,最引人注意的是該圖在歐洲大陸西面繪有冰島、格陵蘭島及文蘭島;地圖左上方有三行字「文蘭島,布加爾尼(Bjarni)和雷夫(Leif)共同發現。」,耶魯大學將這幅地圖命名為「文蘭地圖」。1965年耶魯大學學刊發表了「文蘭地圖」照片,同時刊登數篇分別由耶魯大學和大英博物館專家執筆,他們從不同角度對文蘭地圖真偽進行論證,並推定成圖年代約為1440年。此文章立刻在史學界掀起軒然大波,一些學者持肯定態度,認為文蘭地圖證實維京人在哥倫布抵達美洲前數百年,已發現了美洲,但也有更多學者認為文蘭地圖為後世仿造贗品,正反論戰到現在仍持續中,還未有定論。 ▲挪威維京博物館內由海底出土的維京船正面。 ▲挪威維京博物館內由海底出土的維京船側面。 ▲挪威維京博物館內維京人貿易範圍的地圖及說明。 ▲上圖說明之放大,最後一句說維京人是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歐洲人,頗有向哥倫布叫陣,挑戰傳統歷史的味道。 明萬曆年間,官至禮部尚書曹學佺的詩句曾這麼寫「仗義半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後有人模仿此句改寫成「英雄每多屠狗輩,俠女從來出風塵」,不管前者或後者,對社會下層販夫走卒尚義氣,重然諾的江湖習性,有深刻的比喻。今天斯堪地那維亞的瑞典與挪威,國民所得高踞世界前十名,文明富裕,早已不再打家劫舍,但骨子裡似仍遺傳其維京海盜祖先重江湖義氣,同情弱者的DNA,儘管與東方的中國,相距何止千里,但對華人的異議分子施以援手例子,斑斑可考;從滿清末年的康有為,台灣的彭明敏,西藏的達賴喇嘛,中國的劉曉波,均曾適時出手,百年來似也是一脈相傳,詳情請參閱拙文「仗義半自屠狗輩」。(註2) 漫漫黑夜逐漸褪去,天色漸亮,郵輪已航行到瑞典水域,跟駛出芬蘭赫爾辛基港一樣,航線左右也見小島星羅棋布,郵輪左彎右拐,穿梭在島嶼之間,常有「山窮水復疑無路」,轉個彎又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事實上這些小島是所謂斯德哥爾摩群島,也是波羅的海上的第二大群島,小島達一萬四千個之多,但還是少於芬蘭海域的群島。 斯德哥爾摩是個建築在十多個小島上的都市,水道縱橫,放眼望去,建築、街道皆見水色,「水」是斯德哥爾摩景觀不可或缺的元素,各島間靠橋樑連結在一起,車輛行人往來,如履平地,不易察覺,但往往過了一座橋,事實上已到另一個島,是個很「水」(閔南語漂亮)的都市。
斯德哥爾摩,我們來了!
註1: 請參閱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nland_map 文蘭地圖 註2: 請參閱 http://blog.udn.com/charleslin9863/17572850 「仗義半自屠狗輩」
▲斯德哥爾摩群島,小島星羅棋布,密密麻麻,達一萬四千個之多,郵輪由右上角,沿藍色線條迤邐進港,左彎右拐,穿梭在島嶼之間,常有「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航行接近斯德哥爾摩時,再分開停靠不同碼頭。 ▲天微亮,斯德哥爾摩群島海域,大小船舶排隊沿航道進港。 ▲跟隨在我們後面進港的詩麗雅郵輪塔林號,從右邊過來,剛轉了九十度大彎。 ▲進港時不少海鳥一路跟飛,兩隻停在船尾欄杆上的海鳥。 ▲天更亮了,露出一些淺藍天空,航道旁小島,不少紅色屋頂建築,應該是個渡假勝地,郵輪由小島近旁,優雅滑過。 ▲到碼頭了,急著下船的旅客擠滿郵輪中庭的商店區。 ▲郵輪停妥後,開始下客,像貨機一樣,船頭也可打開,大貨卡可以直接開入,小汽車也可以上船;進港時跟在後面的塔林號,則停在右邊。 ▲斯德哥爾摩港有不少郵輪停靠,此為英國卡納德郵輪(Cunard) 旗下九萬噸的維多利亞女王號(Queen Victoria),卡納德郵輪為百年老店,以橫越大西洋著名,旗下擁有多艘以英國女王為名,如瑪麗皇后二號(Queen Mary 2), 伊麗莎白女王二號(Queen Elizabeth 2)等大噸位,名氣響亮的豪華郵輪。 ▲一艘不知其名的郵輪。這裡的郵輪大都漆成白色,假如不是全部,至少上半截,應是取白色象徵陽光的意涵,北歐冬季白天短,天色陰霾,見到燦爛陽光是種奢華的享受。 ▲維京郵輪旗下的灰姑娘號(Cinderella),專營斯德哥爾摩至瑪麗港航線。 ▲專營聖彼得堡航線的俄羅斯郵輪「聖彼得號」。 ▲ 另一家航行波羅的海,名為Birka的郵輪。 ▲維京郵輪,各郵輪公司在港内都有固定的泊船地。 ▲從市政廳高 ▲皇宮中庭的衛兵交換儀式,還有軍樂隊表演,主要目的應是吸引觀光客。瑞典雖是先進的民主國家,但仍保有皇室。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