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的《易》學與《老》學.3
張成秋
王弼反對象數《易》,曾說:
夫象,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於象
,故可循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循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猶蹄者所以
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也。(略例、明象篇)
這意思是,《易經》的最高境界是意思、思想,不是象數。象是表達意思的
;語言,是說明現象的。掌握意思、思想,象也可以忘,言辭也可以不理。就像
獵狗是為了抓兔子的,得到兔子就不用獵狗;籠子是為了抓魚的,得到了魚就不
用籠子一樣。
另外,他指斥漢代象數《易》的荒誕不經,還有ㄧ段非常凌厲的說話:
是故觸類可為其象,合義可為其徵。義苟在健,何必馬乎?類苟在順,何
必牛乎?……而或者定馬於乾,按文責卦,有馬無乾。則偽說滋蔓,難可
紀矣。互體不足,遂及卦變。變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源,巧愈彌甚
。縱復或值,而義無所取。蓋存象忘義之由也。忘象以求其意,義斯見矣
。(略例、明象篇)
意思是說:象,只是同類事物的代表,不必死抓著不放。不明《易經》的真
精神,只抓著象徵的東西不放,就死了。到了說不通的時候,什麼互體啦、卦變
啦、五行啦,無非是自圓其說罷了。就算是偶然說中了,其實也沒有什麼大道理
。這都是只重象數忘記哲理造成的。所以要忘了象數,求取《易經》的真理,才
能看出聖人的智慧。
五、結論:王弼注《老》注《易》的成就
孔子詮釋的《易經》,是儒家《易》,以後宋、明儒,周、程、朱、張,陸
象山、王陽明,都曾發揚過儒家的《易》學。至於王弼注《老》,明顯他是道家
的人。他沒有注《莊子》(有名的是郭象和向秀的注),只注了《老》與《易》
,而且貫串了《易經》和《老子》,這是ㄧ大發明,非常了不起的事。
中華老莊學會理事長楊汝舟博士說:
《易》為群經之源,《老》乃道德之宗。是中國經典中之最高、最奇、最
妙、最玄與最全者也。是哲學、是文學、是科學、是宗教、是藝術,也是
方法。要注好這樣的書,需要多大的學問和多高的智慧,才敢問津!但王
弼因家學淵源與天縱之明,居然以一少年的身分,而言簡意賅地將《易》
、《老》之學注得精細微奧。他在注完《易》、《老》之後,還覺得意有
未盡,又寫了〈易經略例〉及〈老子微旨例略〉以補足之。故王弼實古代
之真正的青年才俊也。
關於王弼的《老子注》,本師《老》學大師張起鈞先生說:
他畢竟是個天才,成就在於玄思方面。他在廿歲時所寫的《老子注》,不
僅使何晏嘆服,不僅是當代的傑作,而且流傳千古。至今天,還沒有第二
部《老子》的注能夠勝過他的呢!
然而最值得大書特書的,在他以前的注解,都是章句訓詁,而他,卻是以
思想來注《老子》。那就是說,他的注解不是解釋字面的意思,而是說明
每ㄧ句話的理由,指出每ㄧ句話的旨趣。這些註解雖是個別的附麗在不同
的章句下面,卻不是支離孤立,隨意亂說的。你如稍一留意,就可發現它
是把《老子》思想融合貫通了之後的闡述。(中國哲學史話第十二章)
王弼注《易》,主要是建立《易經》的哲理,反對漢《易》的象數。另外,
他又設立了許多邏輯、規律,讓《易經》的理論,不是支離破碎的,而是統一、
全面的。我們可以堅定地相信,他在道家《易》學上,確實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
他注《易》,提到「以一統眾」,「ㄧ」就是「道」,這是中國哲學家都同
意的事。但在「ㄧ」或「多」之間,「少」或「多」之間,ㄧ般人總認為「一」
、「少」是弱勢,「多」是強勢。強勢應該勝過弱勢。可是《老子》卻認為弱勢
應該勝過強勢。「柔弱勝剛強」。他注《易》,強調的「以一統眾」,就是對《
老子》這一道理的發揮。「ㄧ」就是「道」,《易經》的道與《老子》的道,在
王弼似乎是沒有分別的。
當王弼的時代,道家思想很盛是沒問題;可是孔子到底是我國的聖人,你不
給他特別超然的地位,仍是不行的。所以王弼也認為孔子的境界要高於老子,這
就很有意思。
《三國志、魏書、鍾會傳》:
斐徽為吏部郎,問弼曰,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也。然聖人莫肯致言
,而老子申之無已者何?弼曰,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不
說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恆言「無」,所不足。
意思就是說,聖人(孔子)比老子高。老子能認識「無」,固然很好;這是
他ㄧ切哲學的基礎。可是真正認識「無」的人,不需要整天把「無」掛在嘴上,
老子整天說「無」,不是最高;孔子體認到「無」,卻不說,這境界就比老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