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課綱
2017/09/10 16:20:47瀏覽318|回應0|推薦1

年少時,國文課我大都很認真,課本上密密麻麻的筆記註解。但遇到考試就懶,加上從小是老人癡呆的記性,考試結果都不怎樣。若碰到要默書,那更是慘不忍睹。我二姊兒子那時住我家讀國中時,默書竟然可分期付款,分段背。我都是前面背背,後面一字一分,分數就被扣光了。真是不愉快的國文課。

專科時,校編的國文課本也不輕鬆。因不見得點名,座位隨便,我仍坐前面認真上課。有人找出課文出處找註釋,那時人手一本「大學國文選」、「古文觀止」。但我遇考試還是低空飛過。

大學時,共同科目國文可抵學分,但我去選了幾門中哲課。但筆記就懶了些,因為那時有位筆記公主,寫得整齊又漂亮的字。影印她的筆記版本,市占率近半。

還有以前提過,中哲老師上起課來四書倒背如流,那時深刻感受儒者融入其中的境界。一句話就可上一整堂,新儒學派。雖然不見得真得能懂,那時有位學妹說,這些或許過些年後有些生活經驗我們纔能體會吧!

好幾年前,在吵國文課綱刪減文言文時。當時連署反對有張曉風等人,也看到我老師,他當時是文學院院長。我反對刪嗎?我是有些保留。

現在無論學生或早已成人甚至老人,都想刪。這表示國文教育是有些問題。國文課包含了許多目標,教材、教法、教師之間極為複雜。

以前提過,學生時週末下午躲書店吹冷氣。因看不到金庸小說,隨亂看了一些較冷門的。看到胡適全集隨便翻,對我這種老人癡呆的記性有了很好的藉口,所以我很少用成語,要嘛故意亂用。胡適全集其中有一本,胡適與梁啟超在爭論現代知識分子最低限國學必讀的書單。無論兩位任誰列出的書單,好些書聽都沒聽過,就算中文系的學生,即使讀到博士班也沒讀那麼多吧?

前面的一段說道,學妹說這些或許有了些生活經驗我們纔能體會。許多年來,遭到幾次重大挫折、精神潦倒。有天看到書櫃裡當學生時的書,拿起來再翻翻,終於纔懂了一點。

剛好最近在讀的一本小書:「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能用不難,能記為難。」。書不在讀多,能有所體會於心裡較重要。

別說文言文了,現代年輕人連古典的章回小說都不讀,本來就是白話文了,還要再白什麼。四奇書及金聖歎列的六才子書都不讀了。應該加點文言文與現代文學之間,如這類易懂,也能傳承文化與價值的篇幅。

章回小說?連相聲都不聽了呦!只會划手機,不花大腦fb、line的對話,用低俗下流用詞。就算台語也都有文字,只是很多是古字,都有典雅文詞。以為用粗話就是本土?

看了一下,那些新選的文章片段。什麼文阿?這別有用心的選文,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這些可以騙騙不讀書的人,別把所有人當白丁。我若認真一點寫的文章也不輸他們。

至於歷史。那些屁孩被皇民的媚日崇拜所影響,總認為慰安婦有自願的。

好吧,就算不信黨國洗腦教育,洋人的說法總該信吧。有位荷蘭女性也被抓去(南洋澳洲很多),後來出書。每日慰安次數二十。請屁孩每天自慰次數也如此,連續一星期就好。看還有誰說是自願的?

台灣的政客就是虛偽,不敢直接點出屁孩在想的是以為在爽。(有時用糙一點的說法,纔能讓人警醒。)

還有想到很多,且待分解……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ngsshadow&aid=1085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