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神之間
2011/05/03 06:29:20瀏覽5603|回應1|推薦32
電影與文學/人神之間

看了法國電影《人神之間》(Of Gods And Men),果然令人震撼,不能不使我聯想到卡繆的小說名著《瘟疫》。雖同樣以阿爾及利亞為背景,但《瘟疫》的背景是城市。任何城市無論大小、無論在什麼國家,基本上都差不太多。《人神之間》的背景則是鄉村,後者也許更能讓觀眾感受到動亂中的阿爾及利亞的土地、人民和他們的苦難。

小小的修道院一共只有七名法國修道士在此苦修,他們的誓言就是要棄絕俗世、終身保持貧窮、為比他們更不幸的窮人服務。這樣苦修的修道士,卻仍然逃不脫動盪的時局,眼看戰火一步步逼近,他們是逃還是不逃?如果選擇逃回法國,他們如何面對自己?如果選擇留下來,他們如何面對死亡?

這當然是耳熟能詳的存在主義命題。所以我才說,這部電影不能不使我聯想到卡繆的《瘟疫》,或者沙特的《沒有出口》。但《人神之間》的導演卻能跳出存在主義的哲學窠臼,用電影鏡頭忠實記錄七名修道士的日常生活,從「白描」中逼使觀眾面對修道士的處境(或許也是觀眾自身的處境)。

關於「逃還是不逃」,記得有次和一位歐洲朋友聊天,談到納粹的興起,為什麼這麼多猶太人明知希特勒的政治主張對他們極為不利,卻留在德國坐以待斃?這位朋友是心直口快的數學家,他認為納粹的興起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任何人都能夠觀察到時局慢慢在變化,大部分人也都有機會從容逃走。但是為什麼大多數人選擇不逃呢?有的因循苟且、有的心存僥倖、有的是守財奴放不開家當產業,也有的缺乏到異地重新打天下的勇氣,總之各有各的理由。所以在溫水裡被煮的青蛙不是無法覺察到水溫逐漸在升高,也不是不知道水溫升高的嚴重後果,但是他們各有不跳出鍋來的理由。

《人神之間》電影裡面有一段﹕一位修道人回憶上次他回巴黎剛好是母親生日。家人特地安排他坐在老母身邊,大家興高采烈團聚為祖母慶生。他起先也很快樂,然後他突然明白這裡沒有他可做的事情,他再也無法回去。所以關於「逃還是不逃」這問題,不一定是「逃不走」而更可能是「無處去」。

關於「如何面對死亡」,《人神之間》有許多精采對話和令人無法忘懷的場景,這裡不多說,免得影響您觀賞這部電影(如果您還未看過的話)。但或許因為我從前是天主教徒,我最欣賞影片中不斷重複出現的天主教祭祀儀式。這祭祀儀式,以及因為共同參與儀式而感受到的袍澤意識,毫無疑問幫助了七名修道士減輕(或克服)面對死亡的恐懼。可以這麼說,七名修道士不斷試圖以祭祀儀式對抗暴力。但是反過來看,儀式也可供對方凝聚意識,甚至提升暴力的層次。除了宗教,軍隊也是儀式的掌握者。《人神之間》裡的伊斯蘭教極端分子還比較有人味,反而是政府軍個個身材高大、軍服整齊但面貌模糊。《人神之間》電影對事件的詮釋,因此有其雙面性。究竟誰殺害了七名法國修道士?是極端分子還是政府軍?電影最後的字幕雖然說真相難明,但導演顯然有他的看法。

《人神之間》的「潛文本」是前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間的微妙關係。前殖民者雖然已經放棄殖民地,但是回到殖民地多半不會站在被殖民者的政府這邊,而是去協助被殖民者的反政府勢力。冠冕堂皇的理由可能是基於人道主義考量或民主自由理想等等,說不出口的理由則是前殖民者的優越感。前殖民者總會下意識認為被殖民者無法自己妥善管理自己,還是要靠他老大出馬;被殖民者也總會下意識起反感。所以利比亞或象牙海岸等國出問題,從前的殖民者如法國、英國、義大利等國最為熱心。我不是說七名法國修道士有這種心態,但他們可能正是傲慢和偏見的受害者。

這部電影在台灣真善美電影院上演,據說十分賣座。在匹茲堡有家戲院專門放映不太賣座的藝術電影,戲院因為開在猶太人住家區,而猶太人普遍愛好藝術,所以還可以維持。我要看藝術電影都是往這家戲院跑。《人神之間》在此上演如果能維持兩、三個星期不下片就算不壞了,我想應該沒有問題。

【2011/05/03 聯合報】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ngsk&aid=5162629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
2011/05/24 11:33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