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8/30 20:54:25瀏覽1987|回應4|推薦66 | |
引用文章: 輕裝上路,與世隔離一段時日,你想帶上哪兩樣寶貝?— UDN部落格拉拉手
感謝 Siena 格友來拉手,如果無法帶上裝有許多有聲書的筆電,我想要攜帶兩本截然不同的紙本書;第一本書稍有透露內容,第二本書則因為才開始讀,因此寫得長短不一,請別介意 ~~~
第一本是 “When breath becomes air”,是一位年輕神經外科住院醫生的回憶錄。這本書是原本計畫學醫的小兒子 Ed 介紹我看的;它是一本篇幅不長、但讀來不免掩卷嘆息、可能會因而讀很久的小書。
回憶錄的啟始,是這位準醫生 Paul 在駐院訓練的最後一年,歷經難以解釋的胸背部疼痛並暴瘦,而在 2013 五月診斷出第三期肺癌。當他確診之後,開始在各大報發表罹病後的一些想法,並著手書寫回憶錄(當時還只是自傳)。當這本書在 2016 年一月出版時,Paul 已經因為不敵第四期肺癌,在 2015 年三月離開人世,得年 37 歲。
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作者以第一人稱平穩地敘述罹病前後發生的事實,例如 Paul 在發現身體警訊之後立即檢查但不巧未發現罹癌;確診後經標靶治療身體好轉,之後繼續駐院並獲得學位;2014 年 6 月再度檢查出腫瘤以致於無法參加畢典;7 月和妻子 Lucy 共同迎接女兒誕生;之後積極進行化療卻無法改善病情等等、、、作者並未怨天尤人,但他起起伏伏的遭遇,讀來令人揪心。
Paul 和 Lucy 均學醫,因此和一般人不同,他在確診之後直接考量 options(包括治療方式以及是否應考慮或避免生孩子)。印象最深刻的是,剛開始 Paul 感覺身體不適並自述不像以往的自己,Lucy抱怨他情感上對她疏離而想暫時搬離兩人的住所;後來才知道是因為 Paul 不想在確診之前讓 Lucy 憂心 ~~~ 而 Lucy 在知道他的病情之後,堅定地說出 “I will never leave you…”;不論在任何的文化之下,這都不容易。
Paul 後期病情進展快速,即使他們夫妻在國際知名的美國醫院受訓,Paul 還是在工作的醫院病房走完最後一程;妻子不得不代他完成這本書的終章。記得我看到她的溫和緬懷先生的感言,終於忍不住難過啜泣、、、
目前這本書在 NZ,希望下次去探訪孩子們時能夠再讀一次。疫情如此險峻,仍能每週跟孩子們 Skype talk, 已經難能可貴。錄取 Ed 的美國某大學即將開學,他也開始跟指導教授著手進行研究。Ed 因為 NZ 封城心情較為浮躁,覺得研究效率低落難免煩惱;但因為 NZ Covid cases 較少,我和先生反倒覺得比較安心 ~~~
我想要帶的第二本書,是「回到自己的內心,每天讀點斯多噶」。這本書是一位工作上偶有交集的長官,因為高昇離開原有職位前,送給我和其他同仁的書。雖然工作之餘,我自己傾向選擇比較「刺激」,例如偵探小說之類的書籍,很少選擇哲學類的書籍來讀;沒想到開始讀這本書之後,頗感相見恨晚。
這本書用生活化的例子闡釋斯多噶學派的理性思考哲學,每天看一篇短文,感覺好像經過 meditate 一樣,心情相當平靜。書首用三句話點出這個學派的重心:「放下不在自己控制範圍內的事物,先安頓好自己的心,才能把人生過好」。這樣的宗旨聽來容易,但生活中各項事件不如己意、紛至沓來,要能夠理性地面對而非讓「貪、嗔、癡」等情緒掌控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讀這本書時,常覺得「咦我也是這樣想的、原來跟古代的哲學家有共鳴」~~~ 得意之餘也更覺有趣。
先生退休之後,有段時間感覺自己被一位老朋友利用。從我旁觀的立場來看,覺得這位朋友向來不太尊重先生。在他們幾十年的情誼中,這位朋友可說是凡有好康的活動都會想到先生,但前者事業頗有成就,有時態度難免高傲,或是建議/指揮先生幫他做事。朋友得知先生退休,對他更加頤指氣使,讓先生非常難過。一直到讀完此書,先生終於下定決心疏遠這位朋友,可說是意外的收穫 ~~~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