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特別的公路電影﹞ 導演華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跟國片《練習曲》一樣,都是一段年輕人極不平凡的「自助旅行」,一為騎機車一為騎單車,也都是現在不做那麼這一輩子大約就不會去做的事,只是後者格局小,而前者流露的人道精神則令人感動、難忘。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主人翁切‧格瓦拉(Che Guevara,1928-1967),是舉世知名的傳奇人物,他獻身革命,與強人卡斯楚投身古巴建國,其後轉戰剛果,最終加入玻利維亞游擊隊,從事革命活動,遭玻國軍隊逮捕殺害。其貝雷帽、大鬍子、游擊隊裝束、深邃眼神,從巴黎到哈瓦那,從南半球到北半球,從東方到西方,從T-Shirt到旗幟,格瓦拉黑白高反差的頭像已成為一種世界性圖騰,出現在各種象徵理想火焰永遠不死的抗議場合,號召不同世代的青年,前仆後繼,加入改革行列,他可以說是第三世界共產革命運動的英雄、西方左翼運動的精神象徵。此片乃是格瓦拉的青春記事,探討其革命思想的啟蒙。
片中,一九五一年,患有氣喘的格瓦拉與死黨阿爾貝托(Alberto Granado),滿懷憧憬,跨上老爺機車,從家鄉阿根廷首都布宜諾艾利斯出發,揭開一場貫穿南美大陸的壯闊旅程。此一長征,歷時八個月,沿著安地斯山脈,跨越阿根廷、智利、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等五國,總路程超過一萬三千公里,兩個出身貴族世家,原本只想單純遊山玩水、體驗人生的青年,卻在各種崎嶇過程中,見識壯闊豐饒的南美大地,以及真實人間裡的萬千美好與苦難。和歷史上所有偉大的先行者一樣,格瓦拉透過對於周遭人事物的悲憫與關懷,埋下了日後改造世界的革命火種。數年後,格瓦拉果然脫下白袍,將理想化為行動,掀起波瀾萬丈的革命事業。
最值一提的是,電影裡人道精神的細膩呈現。格瓦拉與阿爾貝托一學醫一學生化,對於生命,他們都有著年輕人的熱情與憧憬,但在自助旅程中,他們被迫正視無產工人、原住民、貧病者、被社會遺棄者等,在各種艱難環境中所面臨的悲苦境遇──欲維持生命最基本的尊嚴亦不可得。於是,這場旅行使兩人穿透自身視野的偏狹,滋生擁抱世界、改善世界的浪漫夢想。旅行結束,當格瓦拉重新踏上阿根廷的土地,往者已矣,格瓦拉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格瓦拉了。
電影最後,旅行已近尾聲,格瓦拉與阿爾貝托風塵僕僕,來到位於秘魯的聖帕柏羅痲瘋村。在那裡,他們和一群醫療志工、天主教會神職人員,共同為照料重度痲瘋病患而努力工作。尤其在知道治療痲瘋病患並無感染之虞時,他們拒絕戴上手套,主動與病患們握手、擁抱、踢球同樂,令長期被隔絕的病患十分訝異。漸漸地,病患們撤下心防,真心接納這兩位來自阿根廷的青年志工。經過幾個星期的相處,兩群生命背景有著天壤之別的人們,照見了彼此靈魂的純淨與高貴,那是一種與地域、膚色、貧賤、殘疾無關的美麗質地,它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只是往往在不經意間悄然失落。如今,我們在《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的觀影過程中,滌淨並尋回那遺忘已久的單純感動。※ 2012/01/12 11:28 | <><> />> Dear 歐宗智(ccpou):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那遺忘已久的單純感動──觀《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娛樂追星|影劇Blogs,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電小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