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情感的矛盾與掙扎──談《麥迪遜之橋》的主要人物塑造
2011/06/25 19:33:42瀏覽8900|回應7|推薦27

(一)偉大而動人的愛情

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是羅伯‧J‧華勒(Robert James Waller)的第一部小說,他也是北愛荷華大學教授,多才多藝,為知名作家及攝影家。《麥迪遜之橋》於1992年甫出版即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冠軍,後來被翻譯成十餘種外文版本,總銷售量超越了《飄》(另譯《亂世佳人》)。1995年,麥迪遜之橋改編為電影,賣座與口碑均佳,再一次成為當年熱門話題,被譽為九○年代最偉大而動人的愛情電影之一

(二)短短四天的熾戀

作者以調查報告的方式,敘述一個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一九六五年夏天,住在愛荷華州麥迪遜郡農莊的芬西絲卡,時年四十五,因丈夫李察帶著孩子們去伊利諾州參加展出得獎牡牛的市集,於是本性浪漫的她擁有一整週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任職於《國家地理雜誌》的特約攝影師若柏‧琴凱,五十二歲,前來拍攝聞名的遮篷橋而迷路,正巧向芬西絲卡詢問,她熱心帶若柏前往,還協助拍照工作,因相談甚歡,芬西絲卡邀請若柏共進晚餐,想不到他們身心靈契合,彼此心動,相互吸引,觸動內心深處「古老、熱切的幽靈」,終於禁不住壓抑的情感而將自己交付給對方。不為當地鄰居所知,兩人如膠似漆地相處四天,卻也面臨情感的矛盾與掙扎。

芬西絲卡在若柏邀請下,一度想拋夫棄子,不顧一切地跟若柏遠走高飛,唯在最後關頭,芬西絲卡選擇留下來。若柏黯然離去後,除了若柏有一次寄紀念照給她外,兩人至死都未再通話或見面;但兩人都對這一生只會發生一次且絕不可能再來的愛,永藏心中。直到丈夫李察於一九七九年去世,芬西絲卡都未說出這心中的秘密。

一九八二年,若柏離開人世,他的律師將遺物寄給芬西絲卡,包括她送他的項鍊、他最愛的照相機,他們共處四天、整理得清清楚楚的照片,以及她邀請他次日共進晚餐的便條,生前寫給她而未寄出的一封信……等,若柏更希望將骨灰灑在羅曼斯橋,足見去世之前,他依然深愛著芬西絲卡。此後,每逢生日,芬西絲卡總是瞞著家人,把收藏的這些遺物,逐件拿出來重溫一遍。

一九八九年,芬西絲卡去世,遺言要將自己火化,並將骨灰撒在當地的羅斯曼橋下而未跟丈夫合葬,兒子邁可與女兒卡洛寧無法理解。直到看過母親的信和筆記本才恍然大悟,得知這一段婚外戀的來龍去脈,也體諒了這段情感,完成母親遺願,將其骨灰與若柏骨灰同灑橋下。可貴的是,兄妹倆也從中體驗了夫妻生活之道,分別向各自的另一半表達善意與愛意。

(三)芬西絲卡左右為難

外遇、出軌本為法、理所難容,《麥迪遜之橋》卻將此一「不道德」事件提升為「超越的愛」,這對於「婚姻」的社會規範,無疑是一大挑戰,應為小說與電影形成熱門話題的主因。不過,由《麥迪遜之橋主要人物的塑造,或可對這樣「一生只會發生一次且絕不可能再來的愛」,有進一步的理解。

芬西絲卡是愛荷華州麥迪遜郡的農婦,有一對子女,表面上婚姻生活美滿幸福,其實她有著浪漫情懷與夢想,其隱藏的冒險性格跟愛荷華當地保守的民風、文化格格不入。芬西絲卡是義大利那不勒斯人,大學唸「比較文學」,曾和大學藝術教授有過一段戀情,因父母堅決反對而作罷,二十五歲時,正值戰後,在家鄉遇見來自美國中西部、粗獷的軍人李察,他對她溫柔體貼,給予她美國式的甜蜜承諾,她覺得這是一個合適的選擇,便隨他來到愛荷華,為他生養兒女,後即以此為家,僅在父母過世時回義大利兩次。不過,婚後她發覺,丈夫作風穩健,固然帶給她平靜安定的生活,但她跟丈夫的想法及生活觀,畢竟有所差異。唯此地已是自己的新故鄉了,即使心中不滿,也還只得默默承受下來。

諸如芬西絲卡初抵美國,原本在中學教書,但丈夫不喜歡她工作,希望她留在家裏照顧孩子,於是她就辭職了,變成一個全職農婦;打扮時,戴上金圈耳環,丈夫說這讓她看來像個輕佻的女人;她也抽煙,但在丈夫不斷地批評後,她戒了;她喜歡在夜晚洗一個長長的澡,丈夫卻說浴室裏所有女性化的物品令他不適,所以夫妻使用不同的浴室;一般來說,丈夫不想談論性事,認為性是危險的,偶爾他對性有興趣,唯總是倉卒了事,冷靜地重複些基本動作,不太在意她刻意抹上的香水,這不免使她變得漫不經心。更令她難以理解的是,包含某種冷酷、無感覺的矛盾,亦即丈夫怎麼能夠在牛隻身上給予愛與關注,然後看著牠們被賣、被屠宰?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芬西絲卡長期默默接受,彷彿失去了自我。

對於愛荷華,芬西絲卡告訴若柏,此地人們很好,都能守望相助,甚至於車子可以不用上鎖,可以讓孩子四處亂跑而不用擔心意外,這裏的人有許多良好的本質。可是,鄉下地方彼此間幾乎毫無隱私可言,而且總是談天氣、農產品價格、新生嬰兒、葬禮、政府計畫和運動隊伍,幾乎不談藝術和夢,她向若柏坦言:「這不是當我還是一個女孩時所夢想的一切。」但多年來,她只是一直無言地反抗這種生活。

直到若柏‧琴凱出現,她身體裏面還躍動著的另一個實體,甦醒過來了。短短四天,她束縛、壓抑的身心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成為她生命中的永恆之愛戀。

(四)若柏像是最後的牛仔

若柏‧琴凱為《國家地理雜誌》特約攝影師,經常外出旅行、工作,夫妻聚少離多,曾經有一段勉強維持五年的婚姻,沒有孩子,多年來他一直在尋覓心動的伴侶。若柏外表稱不上英俊,之所以吸引芬西絲卡,除了如豹的柔中帶剛,就在於其身上散發的某種特質,某種非常古老,略因年歲而磨損的內涵,作者對此著墨甚多。

雖然從軍,擔任軍事攝影,後來又為《國家地理雜誌》工作,若柏對於攝影觀念向來有所執著,他不只是接受事物的現貌,還試圖讓它們變成反映個人意識和精神的東西,以及嘗試在影像中尋找詩。這跟雜誌編輯的品味相左,《國家地理雜誌》編輯就說他是「魔鬼攝影師」,不好相處,雖不討厭,然而固執於為了追求藝術而藝術,一般讀者並不喜歡。若柏自言是已經過時的「最後的牛仔」,認為這個世界已太過於被組織化,一切事物都各有其位,諸如法律、社會傳統、長期計畫、預算……等,而大家也都相信組織的團體力量。他憂心,人們正在放棄自由天地,正在組織化,正在消滅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牛仔也終將消失。他之拍攝一些美好的照片,是希望在他完全過時,或某種嚴重的破壞之前,藉以向人生告別。這是若柏對於古典與傳統價值的堅持。

銀灰色長髮、淡藍色眼睛,高瘦結實,身穿牛仔褲,看來像「嘻皮」的若柏卻很老派,他喜歡葉慈的詩,有著愛荷華州麥迪遜郡當地人罕見的細膩,諸如拍攝遮篷橋,順手摘送一小束野花送心儀的女性;走進庭院,沒有像當地其他人那樣砰的好大一聲關上紗門,而是輕輕地將門闔上;洗完澡,自動將浴缸清洗乾淨……等,以上種種生活細節,看在內心充滿浪漫情懷的芬西絲卡眼裏,覺得分外迷人。若柏是一個彈吉他、寫一點詩,會因為天空顏色而興奮的男人,跟講求實際、輕視文學藝術,以觀看電視為主要休閒活動的丈夫,形成了強烈對比。

當然,若柏的審美觀也自有見解,他發現,男女之間肉體上的事物是美好的,實則對他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伴隨而來的智慧、熱情,以及可以感動別人,也被別人感動的細膩心神,而大多數年輕女性,儘管擁有美麗的外表,但她們太年輕,或者不夠用心,以致並不吸引他。芬西絲卡則有著某種令他受到吸引的深度內容,她具備智慧,他可以感覺得出來,也有熱情,雖然他不能完全明白這股熱情是導向或者導自何處。若柏明白告訴芬西絲卡:「這就是我此時此刻存在於這個星球的原因。不是為了旅行,也不是為了拍照,而是為了愛妳。現在我知道了,好幾年來,我一直從一個很大、很高的邊緣地帶降落。這個地方在古老的某處。而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朝妳降落。」正因若柏和芬西絲卡彼此心靈的契合,才會一見鍾情,譜出這段火光一般短暫的熾戀。

(五)非歐幾里德式的存在

無論如何,如同若柏所言,這些年來,他們一直朝著對方移近。所謂歐幾里德理論,是說平行線會一直平行下去。不過,一種非歐幾里德的存在方式也是可能的。就在遙遠的愛荷華州麥迪遜郡的古老黃昏,音樂輕聲響起,當「白蛾飛動時」,火光一般短暫的熾戀,形成了溫潤深情的永恆之愛,一種非歐幾里德的存在方式發生了,平行線行至遠處,終於趨集相會!

他們同時擁有身體的歸屬與靈魂的遇合,這樣的愛,遠遠超越了肉體層次的意識,對於他們來說,「愛的確是精神上的」,此說一點也不陳腐、虛假。芬西絲卡留給子女的信上寫道:「在四天裡,他給我一個宇宙,並且使我支離破碎的片段化成了一個整體。」若柏跟芬西絲卡二人的生命,因對方而獲得了完整。他們都失去了彼此,再創造出某種其他事物,某種只因他們兩人的交織而存在的事物。換言之,他們都在一個彼此共同創造的「另一個存在世界」裏,後來即使形體並不真正在那裏,但他們的「心」就是那個存在。

最後抉擇的時刻,若柏跟芬西絲卡說:「在這個曖昧的宇宙裏,這樣的愛只會發生一次絕不可能再來,不管你活了多少輩子。」怎不教人動容?

(六)美麗的遺憾

面對傳統社會的道德批判,若柏和芬西絲卡無可避免地內心十分掙扎。若柏與芬西絲卡單獨相處,「古老本能反抗著一切所學的,反抗著幾世紀的文化所推進的禮儀,反抗著文明人的嚴格規矩」,若柏嘗試藉由工作轉移心思,試圖掌握自己,但他終究還是失控了。

相較之下,芬西絲卡背負更為沉重的精神壓力。儘管她尚未做出任何愧對丈夫的事,內心已自然而然有了罪惡感,一種因遙遠的可能性而產生的罪惡感。她愛若柏,可是,不想限制他,認為這如同在刺殺一頭狂野、壯麗的豹,如果他被限制了,其神秘的力量也將隨之而逝。當若柏邀芬西絲卡遠走高飛,她想跟他走,自私地想擁有他,一番天人交戰之後,她痛苦地告訴若柏:「但是請不要強迫我,不要強迫我放棄我的責任。我不能那樣做,然後帶著這個困擾的思緒生活一輩子。如果我現在真的離開了,這些凌亂思緒會使我變成另一個女人,一個不是你愛過的女人。」假期結束,芬西絲卡與丈夫李察在雨中的鎮上購物,發現若柏還在等她;當若柏的小貨車「哈利」停在李察車子面前,芬西絲卡有股衝動要開門奔入若柏的車,但,最終還是放棄了。

若柏猶在芬西絲卡心中,她把這四天的感情,轉換成內心的摯愛,也得到一個男人一輩子真摯的思念,支撐著她在農場裡平淡的生活這畢竟沒有帶走她對丈夫和子女的情感,丈夫李察也未對不起她,甚至於李察去世之前,告訴守在病床邊的芬西絲卡:「我知道妳也有自己的夢想,很遺憾我沒能把這個夢給妳。」後來,芬西絲卡在死後留給子女的信上寫道:「如果說某一刻鐘我只自私地想到自己,我就不能確定我是否做了正確的選擇,但是考慮到家庭圓滿的部分時,我十分確定我的選擇是對的。」

芬西絲卡深知,只要跨出這關鍵的一步,什麼感覺就都沒了,將來可能留下無盡的悔恨和內疚。由於懸崖勒馬《麥迪遜之橋》留下了美麗的遺憾,這樣的愛也因此而永恆了。

兩名子女從母親遺留下來的三本筆記中發現母親的外遇,母親的告白起先讓子女驚奇、憤怒,難以理解,但慢慢地,透過母親的思維,再對照自己的當下與另一半的心境,再婚的邁可和面臨婚姻危機的卡洛寧,不只體諒了母親的「出軌」,也開始回頭尋求自己另一半的諒解。這樣的寬容與諒解,提升了《麥迪遜之橋》的藝術境界與內在價值。

《麥迪遜之橋》未以世俗的角度或道德批判來看待若柏與芬西絲卡的戀情,認為這是人性的一部份,並且不慍不火地詮釋了人性的壓抑與慾望、真情與道德的極端對立,呈現中年男女意識的矛盾與掙扎,在在值得一再省思、回味。※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cpou&aid=5363459

 回應文章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也許
2012/05/20 08:23

校長可以再寫一篇類似的題材探討。

我覺得文學、戲劇真的是有影響社會的威力,編劇與作家應該善用文字表達盡到扭轉人性方向的神聖使命。

 


歐宗智(ccpou) 於 2012-05-20 08:54 回覆:

珍珠姊也可以借題發揮

牛刀小試一番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性
2012/05/20 07:10

最後一段話 -‘人性的壓抑與慾望、真情與道德的極端對立,呈現中年男女意識的矛盾與掙扎’- 我覺得類似這樣文字,已經成為現代病態社會的樣板。

我一直深信也看到人性都是一樣的,人性的善惡就像天使與魔鬼輪替進入人的腦子裏。有的人的靈魂全然屈服於魔鬼的控制,有的人緊跟著天使的腳步,更多的人沒有明白的意識選擇靠哪一邊。這就是誘惑。

其實,不管宗教或道德的標籤,每個人需要有正確的愛的認知。- 說來話長了,靈感來了才能繼續。


 


歐宗智(ccpou) 於 2012-05-20 08:00 回覆:

我發現

類似的情節

在文學與戲劇方面的呈現

顯有增加的現象

頗值得深思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文
2012/05/19 21:48

讀過很多人分享這部電影的觀後感,沒有一個人不愛這部電影。但是沒有一個人把電影故事探討得這麼深刻,讓我懷疑他們可能甚至曲解了作者的想表達的。

我相信每一個人一生中,不管未婚或已婚,都難免會有類似的經驗。這個故事所描寫的經驗是四天,一般人的經驗也許是霎那發生的,也許是長期醞釀的,似有似無的.......我相信只要是感性的人都會有的。不是作家的專利。如果要煞有介事的對人要求完美,這種經驗就可以被當作精神外遇來批判。如果真的要批判,那麼人間真的是太封建,太八股了。

就當做是一場夢,不是有很多人做白日夢嗎?夢中可以有各種夢想的戀情,做夢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實生活中是怎麼自處的。

故事中的戀情跟一般夫妻結合之前的遇首不是一樣嗎?只是已婚、未婚的差別。如果是未婚的兩個人在四天之內能夠織出如此動人的愛情,繼續交往的結果,會不會順利結婚呢?如果真的牽手走到地毯的那一端,婚後能保證不會分手嗎?

真理是,沒有佔有的成為永恆的美麗記憶。如果讓短暫的憶往在現實中延續,可能又是一番不美麗的現實了。

喜歡做夢的人應該有這樣的認知,才不會不知道珍惜手中擁有的。


歐宗智(ccpou) 於 2012-05-19 22:23 回覆:

您的回應也是好文

不po在自己的格子

未免可惜!


shu chen--隨緣美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998
2011/07/02 12:34

1998暑假

我去法國旅遊

怕搭飛機無聊

就看這本

麥迪遜之橋

電影也看過

女主角梅莉史翠普是我的明星偶像

歐宗智(ccpou) 於 2011-07-02 16:05 回覆:

這部電影

值得再看一遍


sann(33)翠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1/06/26 12:20

麥迪遜之橋的確是叫人難忘的影片....

謝謝你這麼精彩的分析...讓我更了解這部片子的意義....

歐宗智(ccpou) 於 2011-06-26 18:07 回覆:
找DVD來慢慢欣賞!

螞蟻蝴蝶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絲絲入扣......
2011/06/26 11:17

非常喜歡女主角的演技~

雙眼很冷靜   卻流露豐沛的情感

印象中麥迪遜之橋也是我第一本看的電影原著小說

這書不厚

卻有其深度...

歐宗智(ccpou) 於 2011-06-26 18:11 回覆:

原著與電影

相得益彰!


隨寫人◆ 全世界最辛苦的工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刻畫
2011/06/26 08:02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

格主分析得頗為深入

片中我尤其喜愛梅莉史翠普的演技

真的把女主角演活了

特別是內心世界的刻畫

讓人一窺在心底深處

情感的矛盾與掙扎

歐宗智(ccpou) 於 2011-06-26 18:10 回覆:

男主角克林伊斯威特嫌老

如果是年輕一些的演員

一定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