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南京東路五段,住在武昌新村附近,印象中菜市場很熱鬧,離寶清街很近。班上有位李姓同學他家開餃子館,因為天天吃餃子,長得跟餃子一樣白白胖胖;對面是「名古屋」麵包店,每天下午麵包出爐時,整個菜市場都聞得到奶油香。另一位謝姓同學的媽媽賣蚵仔麵線,謝媽媽的手藝十分出眾,那種古早美味我到現在都記得!從小我就愛逛菜市場,看到的、聞到的都讓人有幸福的滿足感!
夏日的午後總有小販在馬路邊爆米花,只要一聽到他轉著鐵罐嘎嘎響的聲音,家家戶戶就抱著裝滿白米的奶粉罐出來排隊。小販熟練地將白米倒入長筒型的機器,加入砂糖上下滾動加熱,等發出一聲巨響後就大功告成!他先將香噴噴的熱米花倒入長方形的木製模型,再把米花鋪平切成整齊的方塊,就是小孩們最愛吃的零食點心。
西松國小跟西松國中共用操場,下課時間整個操場都是玩躲避球的人,躲避球是那個年代最受小學生喜愛的球賽。我和同學們會趁下課時間偷溜到國中的福利社吃米粉湯,再匆匆跑回來上課;有一次被國小訓導主任逮到,害我們從此再也不敢去光顧。
那個年代流行補習,我的班導師教數學,每天下課後都要到她家去補習。她家住在南京戲院旁,頂樓陽台搭出一個涼棚,再擺上幾張桌椅,就成了小型補習班。陳老師很疼我們,每次都準備綠豆湯或小點心,讓我們的課後補習變得格外輕鬆有趣!我還記得那時南京戲院上演「一封陌生女子的來信」、「彩雲飛」、「未曾留下地址」,電影看板也是我經常駐足仰望的街頭風景。
民國63年,我們和舅舅全家一起搬到士林後港里,那時廟口旁的吊橋還在。百齡花園社區是當時最新的社區,在百齡橋旁面對高爾夫球場。春天時堤防斜坡開滿粉紅色的杜鵑花,黃昏時有牧童牽著水牛慢慢走回家,抬起頭可以看到觀音山落日餘暉、淡水河上漁船點點。「釣得晚霞滿漁船」是此情此景最好的寫照!
百齡國小畢業後上陽明國中,國中三年榮譽榜上從未缺席;雖然是明星班的高材生,卻是訓導處的頭痛人物。有一次數學老師利用午休時間抽考數學,訓導處卻因我們沒有依規定睡午覺,罰大家到訓導處前半蹲。本人對於不合理的規定一向不服,身為風紀股長,我向管理組長提出抗議:「如果因為我們聽從數學老師的話而受罰,應該連數學老師一起罰才算公平!」訓導主任對於我的抗議無言以對,只好放我們回教室。看來我不畏強勢、挑戰權威的毛病,從小就有!
美麗的童年像江河流入汪洋大海一去不回,留下的是無盡的思念與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