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1/04 05:58:12瀏覽78|回應1|推薦14 | |
由徵兵制度看韓國與台灣的戰力差距
一、兵源不足訓練不夠 現代的戰爭是科技戰爭,軍隊要訓練有素具操作科技武器能力且士氣高昂有愛國情操才能打勝仗。若心理上厭惡當兵,不認同保家衛國是每個國民責任,這種訓練及士氣不足的兵員毫無戰力可言,而台灣財政困難,有限的經費要用在研製高科技武器及購置關鍵武器上,募兵制較徵兵制耗費過多的人事費用卻無法有效增強戰力。事實上,軍隊的役期透露出戰力狀況,依據日本國防白皮書所述,北韓的兵役期陸軍為5~12年,海軍5~10年,空軍3~4年,南韓陸軍21個月,海軍23個月,空軍24個月,中國大陸2年,台灣一年,很明顯的當兵時間越長,武器裝備越熟練,戰力當然強!當初台灣想走向募兵制是假設當兵的人很愛國、很喜歡當兵且永遠願當兵,這是很天真想法,現今年輕人普遍厭戰討厭當兵,被迫當兵大多為無路可走失業族,或幻想到軍中非戰鬥部隊的女兵,且立法未嚴訂退場機制,戰爭時退役人潮無法掌握,這是台灣目前最危險觀念。 國防部向立法院提交的報告披露了志願役人員逐年遞減的狀況,目前有19類「主戰部隊」的「編現比」已低於八成。不只步兵、砲兵和裝甲兵等主要野戰兵力受此困擾,也包括駐守台北市區、負責台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國防的「憲兵202指揮部」人力也無法達標。報告顯示多支可以領取「戰鬥部隊加給」的「主戰部隊」編現比不足八成,已對換裝新式武器造成不利影響。台灣「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院揭仲稱,明年度台軍預算書中的「志願役」員額為16萬749人,比今年的16萬6235人減少5486人,這一幅度相當於「蒸發」了11個營兵力。而從具體軍階情況分析,減員主要集中在上士到一等兵之間,意味著許多服役已有一段時間,技術相對熟練的士官以及老兵,寧可放棄晉昇機會也不願意繼續留在台軍當中。揭仲也表示,國軍作戰部隊的人員下降率遠高於其他非作戰單位,呈現出一種非常令人擔憂的局面。同時不只國軍缺人,海巡軍警人力缺口6年來擴大15倍。
二、為提高戰力 台灣應像韓國一樣服役兩年
根據亞洲時報報導,不了解徵兵年限的重要性可能會產生嚴重後果。對韓國來說,最大的威脅來自朝鮮,北韓的軍隊距離韓國最大的城市和首都首爾約30 英里。台灣的威脅來自中國大陸,距離台灣海岸線100英里,被一條海峽隔開。愛國教育、社會氛圍及民眾觀點反映在徵兵的實施意圖及戰力上。在韓國,即使明星如全球流行音樂組合BTS的所有七名成員都已報名完成所需的兵役。截至 2024 年,一名成員已經完成了兩年的義務服役期,而其他樂隊成員正在等待他們的軍訓。相較之下,2022年12 月,時任總統蔡英文在美國壓力下宣布了一項兵役政策,即從2024 年開始,義務兵役將從不足的四個月延長到接受一年的訓練。一年役期雖引起年輕人不悅,但仍不能達成台灣戰力提升的基本要求。根據韓國的法律,所有男性都必須從18歲開始服義務兵役。這是幾十年來的政策,在那個框架內沒有太大的變化。被認為沒有資格服兵役的人將被分配到國家警察或其他非軍事公共服務機構,應徵入伍者在現役部隊服役不少於兩年。被認為適合服役的應徵入伍者和志願者在韓國的國家培訓中心之一接受相同的培訓,入職訓練時間為 6 週。完成後,韓國武裝部隊的所有新成員都將前往各自的部門接受額外訓練。台灣的徵兵制度在許多方面與韓國不同,根據 2023 年國防報告,計劃的基本軍事訓練包括八週與韓國類似,台灣對男性的規定被認為不適合服役,但仍可執行某種形式的國民服務。
韓國有一項由來已久的法律,它深深體現在社會對服兵役的接受度,這是大多數男性必須經歷的典型過程。但台灣恢復一年兵役在政治上並不受歡迎,同時在台灣服務一年與服務兩年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從表面上看,韓國似乎投入初始軍事訓練的時間較少,但其應徵入伍者接受的專業訓練時間長達 18-21 個月。然而,台灣先前的政治決定,先是將義務役二年逐漸縮短至四個月,後又將徵兵年限延長至一年,反映出徵兵不得人心。這種現像有兩種解釋:缺乏對兵役的支持或缺乏可以提高戰備狀態和經濟技能的有用軍事訓練。相較之下,在韓國要求的服務兩年會提升作戰能力和有效性。通常,軍事人員在他們的軍事專業中停留的時間越長,他們就會變得越熟練和有能力。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是,這些人員將能夠在各自的單位內指導新兵。理論上,那些從導師中受益的新應徵入伍者會得到更快的訓練,而台灣在招募和留住人才方面面臨困難。因此,以軍隊為職業領域的志願役兵源雖訓練較好,但數量嚴重不足。這個問題反過來又降低了台灣武裝部隊在所有領域的熟練程度和能力,這是一個長期的挑戰。
三、役期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與韓國一樣,台灣也處於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的處境。台灣恢復一年徵兵要求雖不足但已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因為這種必要的國家軍事訓練不僅對人員招募和軍事準備很重要,而且對社會的威懾和國家安全也很重要。因此,台灣需要對國防安全觀點進行深入的義務役役期檢討。韓國人個人可能對國家兵役要求不滿,但韓國社會對國防安全的意識較高,試圖逃避責任或規避徵兵役的人被視為懦弱,沒有為國家社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並被視為社會賤民。例如,韓國名人為了逃避義務兵役而離開該國,並引起了粉絲群的負面反應。相較之下,台灣的社會觀點先前表示不願意恢復一年徵兵制,並對增加國防開支表示懷疑。這種不愛國心態與國家面臨生存威脅的意識缺乏正是台灣的危機。一些民調顯示,台灣有一部分人會選擇出國逃避兵役,或戰時選擇投降,或乾脆躲起來。而所謂多達70%的台灣人會為保衛自己的國家而戰的民調真實性令人存疑。就台灣而言,不願意服兵役的社會氛圍可能存在實質的問題。
對台灣來而言,韓國兵役制度是另一個亞洲社會的適當例子,這個社會也面臨生存威脅,同時也有軍事統治時期。然而,如前所述,韓國社會普遍對義務兵役有深刻而廣泛的接受度。逃避國家兵役責任的人被視為懦夫,因為這個人的行為和決定削弱了國家的整體防禦。台灣必須透過媒體、愛國教育和家庭薰陶,建立一種全社會的氛圍。討論如何不將徵兵視為一種負擔,而應被視為一種光榮的義務,以及作為中華民國公民生活的一部分。保衛國家是全體國民的責任。教育全社會了解徵兵重要性的一部分是讓人們意識到軍事訓練中四個月和一年之間的質差——以及一年和兩年之間的區別。在台灣第一批一年制應徵入伍者完成基本軍事訓練後,2024 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公眾對這種延長的義務兵役制給予了重要的支持。台灣應該將徵兵時間延長到二年與韓國一樣,特別是因為它缺乏像烏克蘭那樣的廣大領土縱深的防禦優勢。延長兵役的緊迫性是必要的,台灣將在不到 10 年的時間內面臨武統威脅。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