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0/10 11:17:29瀏覽105|回應1|推薦11 | |
祖國論與中華民國國慶
一、組國論應分清歷史與現實 賴清德日前於國慶晚會致詞時拋出「祖國論」的說法,不論其動機為何?都犯了幾項嚴重的錯誤。第一,此說法無法引起國際共鳴。台灣主要靠山美國並不贊同,國務院主管東亞事務的亞太助卿康達回應,美國多年的一中政策不變,美國的根本利益在於維護台海和平穩定,也就是說美國想維持台灣現狀,以台制中才是美國的利益。此說法除了引起中共不悅,威脅要實施2024-B圍台軍事演習外,其他國家尤其是僅剩的12個邦交國毫無反應甚至一頭霧水,簡單的說這就是對中華民國或台灣現實利益毫無幫助的說法。第二,此說法違反歷史演變通則,把祖國與祖先混淆,歷史上,各個國家都曾改朝換代,追問祖先的出處,多數台灣人是由中國大陸福建遷來,尤其是清朝統一台灣後大批漢人移入。國共內戰後,國民黨失去大陸後將軍隊遷入台灣又帶來許多漢人,所以無庸置疑,台灣人的祖先來自中國大陸,自黃帝、堯舜文武周公及唐宋明清都是台灣人的祖先。但祖國必須是現存的國家,現存的中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華民國二個,根據各人政治思維及意識形態,你可選擇其中一個為祖國,但是就邦交國數量、聯合國地位、國際發言權及影響力、經濟及軍事上國力的強大,中華民國現實上輸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不爭的事實。至於賴清德說就年紀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絕不可能成為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只是逞口舌之利並無意義,歷史是連貫的,絕不可能如此分割。台灣只要勵精圖治,國力強大,海外僑胞自會萬眾一心,認中華民國為祖國,若只是親美媚日,自甘低人一等,又豈能怪琵琶別抱。 二、國慶漸漸冷清 台灣在教綱改變後,年輕人對雙十國慶已變冷漠,對中華民國的國旗及國歌與武昌起義推翻滿清的歷史由來朦朧無知,在政府去中國化施政下,台灣漸漸拋棄中華傳統文化。綜觀歷史,台灣被西班牙人、荷蘭人及日本人殖民統治過,也被代表中國大陸的清朝統治過,但不論你喜不喜歡,台灣人民的祖先及生活文化確實來自大陸,有著不可分割的血緣臍帶關係,日本人及美國人都不會把台灣人當作同胞,甚至根本看不起台灣人。民進黨政府媚日親美已喪失台灣的主體性。當日本艦艇無理扣押台灣漁船時,未見政府對日抗議。當日本福島事故核電廠排放大量核廢水時,台灣不敢表態。美國眾議院長佩洛西訪台後,中共解放軍舉行大規模圍台演習,侵入海峽中線、領海線且飛彈從台灣上空飛過,也未見政府有抗中大動作。 台灣在中美鬥爭中處於被利用的棋子,今年的10月10日是中華民國建立113週年紀念日,113年前的辛亥革命建立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1949年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灣後,將國慶日「雙十節」和同在10月的台灣光復節、蔣公誕辰紀念日一併包裝成「光輝的10月」,當時舉國歡騰慶祝國慶。但在過去20多年,隨著民進黨仇中惡化兩岸的關係,10月的光輝已變黯淡。雙十節慶祝活動鮮少有中華民國的稱號,人們看到更多的是凸顯台灣去中措施,但是台灣的未來很茫然。國民黨批評民進黨政府的國慶相關活動導致國號、國旗「被消失」,中華民國再次淪為配角,但已被洗腦的台灣年輕人對中華民國已無情感。記得多年前,未到國慶日,總統府前廣場和道路,以及各公家機關建築物都早早搭起木造牌樓,漆成大紅色並寫上「中華民國萬歲」、「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等政治標語,家戶門前也都掛起國旗,旗海飄揚,整整一個10月街頭巷尾都是張燈結彩的慶祝氣氛,但台灣目前與百多年前建立的中華民國關係越來越遠。 三、愛中華民國已成虛幻 學校歷史教育的「去中國化」導致新一代年輕人不清楚過去的歷史、不了解孫中山和中華民國的關係。但是台灣經濟嚴重依賴大陸的程度高於其他國家,兩岸軍力又差距懸殊。兩岸關係和睦與否關係著台灣的未來,台灣提倡民族精神的愛國教育在李登輝執政末期及陳水扁執政八年早已喪失殆盡,固有傳統文化道德也遭破壞,因而社會不再敬老尊賢及尊師重道,最重要的是教育部官員沒有愛國中心思想,媚日情節嚴重,教科書缺乏傳統道德的宣揚及愛國行為的肯定,台灣媚日情節嚴重,助日代表謝長廷的言行根本不像有骨氣的台灣人一點也不愛國,中國大陸的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台灣卻無法走上國際舞台,無法參加國際組織。反觀中國大陸制定了「愛國主義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愛國主義教育,對「振奮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我們希望教育部及文化部要加速推展愛國思想,仇中的年輕人也須支持服兵役護台。年輕人不要報怨收入低,也不要報怨沒工作機會,一切都有因果關係,傷害台灣經濟的第一殺手是韓國,可是;台灣的年輕人看韓劇、用韓國手機、買韓國電器、開韓國車、用韓國電腦 、迷韓國影歌星、到韓國觀光被坑,被當次等人還趨之若鶩。不重視自己國慶及國旗的國家哪會受到外國人重視。中共軍機頻頻繞台威嚇,國軍戰力不論外媒或自己人都不看好,此時全民的鬥志及團結心就關係著國家存亡,但是代表團結的國慶日相關活動卻被搞得四不像。政府刻意去除中華民國圖騰,這種做法及政治意識形態的操作只會造成民眾分裂不同調。台灣未來十年無法迴避的問題包括「武統戰爭的威脅」、「台灣競爭力在哪裡」、「老人化社會」、「三分之一大學何去何從」、「年金保險基金見底」等。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的一篇文章值得所有台灣人反省,原文標題為:大陸意氣風發之際,氣餒的台灣變得更加脆弱,在眾多待改善施政中,教育部扮演的角色常被忽略,教育部長應瞭解若年輕人不愛國、萎靡不振、不想服兵役、無道德觀念,這個國家會有救嗎?目前一些年輕人沒有愛國思想,不想服兵役,有意願打仗保衛台灣更是不可能。台灣的教育部及文化部應加速推展愛國思想,自由權利。 四、台灣面對未來的政治經濟及軍事問題 (一)政治問題 美國白宮強調一中政策沒有改變,美國也不支持台獨,前外交部長吳釗燮也稱台灣只圖維持現狀不追求獨立。由於中共軍力增強,美國已失去打贏中共的信心,而台獨是中共武統的紅線之一,民進黨盤算著要長期在台灣執政但又面臨武統戰爭問題,所以民進黨雖執政但不敢宣布真正台獨,因為怕引發武統戰爭,只能偷偷摸摸去中國化打台獨擦邊球,但須付出鉅款向美軍購繳交保護費,同時台灣無法加入聯合國、無法加入國際組織在國際上並不被認定為一個正常的國家,甚至民進黨倚為依靠的美日都未與台灣建交。美國學者多次宣稱不會為台賣命,要台灣自己增強戰力,最後美國要求台灣重拾徵兵制讓年輕人面對戰爭,此時抗中保台就要面臨實質的開戰或避戰問題無法逃避。國民黨主張九二共識與中國大陸保持和平共存的狀態是台灣的一種選擇。 (二)經濟問題 台灣經貿對大陸依賴日深,台灣的貿易靠中國大陸才能有大量順差。台灣經濟對中國大陸出口依賴度持續加深。在當前兩岸關係惡化下,兩岸經貿已成為中國大陸扼殺台灣的手段之一。一旦大陸發動對台貿易封鎖將造成台灣巨大經濟傷害,若不改善兩岸關係,大陸經濟制裁台灣將是武統戰爭外的另一場災難。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關於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此項調查對台灣極為不利,很可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讓利台灣措施將被迫中止,而台灣農漁民外銷大陸各種產品若被禁則影響農漁民生計。 (三)軍事問題 由於民進黨政府一面倒向美國,台灣在軍事方面完全處於被動不利的局面,兩岸軍力相差懸殊,若發生武統戰爭,即使美國支援台灣,台灣也很難獲勝,且美國有意讓台灣變成消耗中共國力的棋子,如烏克蘭般生靈塗炭。所以台灣應試圖溝通避戰方為上策。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