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大方等無想經(曇無讖 ?)
譬如有人身輕行疾喻四風王。壽命滿足天數千年。飛行周遊十方世界。遍已還到本所住處。
如是行處滿中七寶。並以己身供養三寶。復滿無數千年之中。
善男子。如是福德可數量不。不也世尊。
善男子。如是福德不比有人一念之中。念如來常。法僧不滅...
有關「受持佛經福德較量」之喻,也是佛經中常見的固定句型,舉例而言:
金剛經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雲何 ? 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得福多不 ?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
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大方等如來藏經
時世尊告金剛慧菩薩。若出家若在家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廣為人說如來藏經。
所獲功德不可計量。
金剛慧。若有菩薩為佛道故。勤行精進修習神通。入諸三昧欲殖德本。
供養過恆河沙現在諸佛。造過恆河沙七寶臺閣。高十由旬縱廣正等各一由旬。
設七寶床敷以天繒。為一一佛日日造立過恆河沙七寶臺閣。
以用奉獻一一如來及諸菩薩聲聞大眾。以如是事普為一切過恆河沙現在諸佛。
如是次第乃至過五十恆沙眾寶臺閣。以用供養過五十恆沙現在諸佛及諸菩薩聲聞大眾。
乃至無量百千萬劫。
金剛慧。不如有人樂喜菩提。於如來藏經受持讀誦書寫供養乃至一譬喻者。
金剛慧。此善男子。於諸佛所種諸善根福雖無量。比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
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法華經
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蜜,
於是諸劫中,佈施供養佛,及緣覺弟子,並諸菩薩眾,
珍異之飲食,上服與臥具,栴檀立精舍,以園林莊嚴,
如是等佈施,種種皆微妙,盡此諸劫數,以回向佛道,
若復持禁戒,清淨無缺漏,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歎,
若復行忍辱,住於調柔地,設眾惡來加,其心不傾動,
諸有得法者,懷於增上慢,為此所輕惱,如是亦能忍,
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
又於無數劫,住於空閒處,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
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
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
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
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
維摩詰所說經
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來滿中。譬如甘蔗竹葦稻麻叢林。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一劫或減一劫。恭敬尊重讚歎供養奉諸所安。至諸佛滅後。
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寶塔。縱廣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剎莊嚴。
以一切華香瓔珞幢幡伎樂微妙第一。若一劫若減一劫而供養之。
於意雲何。其人植福寧為多不。
釋提桓因言。多矣。世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億劫說不能盡。
佛告天帝。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不可思議解脫經典。信解受持讀誦修行。福多於彼。
看清楚哦 ! 絕大部份的佛經,時間單位都是用「劫」,不用「年」。
諸位可別小看佛經中這些「得福譬喻」,佛可都是「精打細算」過的哦 !
此外,偽經:「疾喻風王。壽命滿足天數千年。飛行周遊十方世界。遍已還到本所住處。」
短短一句,破綻一堆。
何謂「天數」 ? 眾所皆知,各天之壽量不一樣哦 !
如果用「風速」來飛,壽命又「如此之短」,能周遊的世界,想必...很少。
你覺得,「還到本所住處」這句,有存在的必要嗎 ? 真是有夠白癡的 !
(8)
大方等無想經(曇無讖 ?)
若有聞是三昧名者。當知是人。人中之上。
譬如端正「王子」。威猛勇健心無慳吝。持戒清淨無可譏呵...「統領國土」人民歸順。
菩薩摩訶薩住是三昧亦復如是...
又是白癡句,請問,統領國土的,應該是「王子」,還是「國王」呢 ?
「人中之上」,實在太敷衍囉 ! 來看看真經中的「佛之味」吧。
大般涅槃經卷 1 (曇無讖)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屍那國力士生地阿利羅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
爾時世尊。與大比丘八十億百千人俱。前後圍遶。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
以佛神力出大音聲。其聲遍滿乃至有頂。隨其類音普告眾生...
爾時復有拘陀羅女。善賢比丘尼。優波難陀比丘尼。海意比丘尼。與六十億比丘尼等。
一切亦是大阿羅漢...合掌恭敬卻坐一面。
於比丘尼眾中復有諸比丘尼。皆是菩薩。「人中之龍」。位階十地安住不動。
觀無量壽佛經
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汝等受持無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