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酮飲食者請注意酮疹,但不要害怕
2019/07/15 17:17:07瀏覽18318|回應0|推薦0

吃生酮低碳水化合物的人,鮮少人會出現酮疹的問題,目前認識、輔導的酮學裡,只有兩個出現酮疹問題,但也很幸運地度過酮疹狀態。儘管樣本數很少,卻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酮疹被認定是發炎性皮膚問題,部分醫學認定為『色素性搔癢症』。雖然還沒辦法證明酮疹等同於色素性搔癢症,但酮疹形成條件相同。

酮疹的發生原因

目前由一份回顧資料可知:女性比男性多出2.6(東方女性居多)。好發原因包含生酮飲食、斷食、過度的情緒壓力、過敏以及營養缺乏(?)...等等。目前也可以確認,得到酮疹的人約莫兩三周內就會改善消失。

酮疹好發於吃生酮飲食以及斷食,在之前一項16名出現色素性搔癢症患者的回顧(1)中,在4名患者血液中出現血酮,另外10名則是驗出尿酮。而在2014年與2018年分別都有針對中東、約旦因宗教性斷食而出現酮疹的案例(2)(3)。所以幾乎可以斷定,採取生酮飲食及斷食將有可能出現酮疹。那麼就會延伸出很好的問題:

1. 應該是營養素缺乏?而不是吃進甚麼而導致過敏。

2. 酮疹的發生是否跟排汗有關係?

3. 補碳之後為什麼酮疹會消失?

補碳為什麼讓酮疹改善

幾乎所有的案例都顯示,只要有一定量的補碳、回補碳水化合物就會讓酮疹消失。而攝取脂肪或蛋白質似乎都不會使酮疹改變,意味著攝取碳水化合物之後,脂肪代謝中止而轉回燃燒葡萄糖。幾乎可以確認,酮疹與脂肪代謝有相關性。

人體有兩種脂肪:單房性脂肪組織(白色脂肪組織)以及多房性脂肪組織(棕色脂肪)。淺顯易懂的說法是白色脂肪主要負責儲存,而棕色脂肪負責代謝,包含產熱跟耗氧。如果酮疹來由是脂肪代謝的副作用,假設說是棕色脂肪代謝時所出現的狀況(4),可以解釋為什麼酮疹的時間只有兩三周(因為棕色脂肪非常少,多半皮下與內臟脂肪都是白色脂肪儲存)。或許在初期代謝棕色脂肪的同時也會釋放毒素、過敏原或甚麼仍待確認的生化成分。

小總結說法是,當我們攝取碳水化合物之後,棕色脂肪的代謝就會中止,致使酮疹復原。棕色脂肪也因為其數量小於白色脂肪,所以產生酮疹的恢復期只有二到三周。但即使是斷食者在兩三周之內未攝取食物(未增加其他營養素),酮疹依舊會緩解,意味著酮疹與營養素無關,也不是過敏問題。酮疹只發生在棕色脂肪代謝初期,而當白色脂肪開始轉變成棕色脂肪時,酮疹的狀況就不會再出現。

酮疹好發是因為汗水嗎

透過酮疹的好發位置,進而可知酮疹與汗水分泌的相關性不高,酮疹目前所觀察的個體樣本,酮疹多半發在胸口、後背部、大腿等軀幹或是近肢端部位,而不是汗腺密集度高的遠肢端如手心、腳心以及額頭部位。

胸部、背部、與大腿等軀幹位置,除不是汗腺密度最高的位置,反是皮下脂肪的主要儲存部位。酮疹的發生可以推測與汗水分泌無關,而是與脂肪分布位置相關。一般來說,男性比女性容易出汗,但好發性卻是女性居多,代表與汗腺無關。這也間接說明了為什麼女性好發酮疹的程度與機率大過於男性。在《脂肪的祕密生命》說明,女性體脂肪較男性更多。

儘管酮疹與汗腺無關,但因為酮疹發作時會有搔癢感,不要因為抓癢而傷害皮膚。

酮疹是脂肪代謝的訊號嗎

科學家早已發現,脂肪細胞會透過釋放脂肪細胞激素調節身體的新陳代謝。但近年來更是發現,脂肪細胞會傳遞micro RNA經過血液循環和器官溝通(5)。透過老鼠的實驗,棕色脂肪的micro RNA能夠調節肝臟細胞的代謝基因。是否可以解釋,其實酮疹是動物對新陳代謝狀態的警訊:『你開始變成燃燒脂肪了,趕快攝取一點糖分啊。』假設,這項代謝警訊如果擺在原始時代是一種福音,通知智人必須趕緊補充糖原,因為已經開始燃燒儲備能源。而擺在現在,就代表你已經入酮了。

如果酮疹發生了該怎麼辦

減輕酮疹的方法是攝取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延緩酮疹的症狀產生。或是一開始先從低碳飲食開始,而不是貿然進入生酮或是斷食區間。透過運動出出汗有助於早點渡過酮疹。正常來說,若兩三周內無法改善,請務必就醫確認是否為其他皮膚問題。

相關資訊:

(1)Oh, Y. J., and M.-H. Lee. “Prurigo Pigmentosa: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16 Cases.”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JEADV26, no. 9 (September 2012): 1149–53. https://doi.org/10.1111/j.1468-3083.2011.04263.x.

(2)Hijazi, Maya, Jessica Kehdy, Abdul-Ghani Kibbi, and Samer Ghosn. “Prurigo Pigmentosa: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4 Cases from the Middle Eas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ermatopathology36, no. 10 (October 2014): 800–806. https://doi.org/10.1097/DAD.0000000000000182.

(3)Almaani, N., A. H. Al-Tarawneh, and H. Msallam. “Prurigo Pigmentosa: A Clinicopathological Report of Three Middle Eastern Patients.” Case Reports in Dermatological Medicine2018 (2018): 9406797. https://doi.org/10.1155/2018/9406797.

(4)Giralt, Marta, and Francesc Villarroya. “White, Brown, Beige/Brite: Different Adipose Cells for Different Functions?” Endocrinology154, no. 9 (September 2013): 2992–3000. https://doi.org/10.1210/en.2013-1403.

(5)“Adipose-Derived Circulating MiRNAs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in Other Tissues | Nature.” Accessed July 15, 201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1365.

 主筆:鄭匡寓 修訂者:撒景賢、Leo Tzeng、Martin Hung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anko&aid=12810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