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6/18 10:18:30瀏覽976|回應2|推薦7 | |
文/杰士特索瑞~~有一天,達達很好奇地問我:「拔拔,你的圍棋是誰教的?」 達達上圍棋課的教室有一個很棒的地方,就是提供沒有上課的人一個可以下棋的場所,裡面高手如雲,而且還舉辦了「磨練賽」,讓索瑞我非常心動,「好想在這裡下棋喔!」我的心願,費雪聽到了,說:「那,你就去下啊!」所以,在達達第一次磨練賽結束之後,我就參加了下一回合的磨練賽。 因為我不知道自己的棋力強弱,唯一可以判斷的「標準」,是在IGS不是很認真下出來的「棋力」~~12K+。意思是十二級強一點點。但是,想當初達達初來乍到,號稱IGS棋力16K,後來老師認為應該有9級的棋力。從達達的棋力判斷經驗來說,於是我們認為我應該有6級的棋力吧?最後棋院老師說:「那就從5級開始吧!」所以,我就從棋力5級開始了,我的圍棋磨練賽。 每次下磨練賽,約可下個五、六盤棋,我一直維持麼蠻不錯的勝率,大約是三分之二。因為我是5級,所以二段以上的高手都要讓我6子,大部分的時候都讓我下得蠻輕鬆的。可是也有讓我狠狠踢到鐵板的對手~~他們輕易圍地、打入、破空,最後狠殺我的一條大龍,我只能豎白棋,投子認輸了。讓我深刻的體認到:這裡真是臥虎藏龍! 棋院老師看我下得不錯,鼓勵我到外面參加圍棋比賽,也開始了我的圍棋比賽之路。我的第一次圍棋比賽,幸運地是一個小比賽,我報名乙組,以三勝一敗的成績獲得第三名。(同日,達達也是三勝一敗,獲得丁組第四名)也因為這樣的成績,我獲得升上甲組的資格,成了三級棋力。雖然升為棋力三級,我在棋院磨練賽的勝率還維持著相似的勝率。 有一天,達達很好奇地問我:「拔拔,你的圍棋是誰教的?」 因著達達這個問題,讓我自己回想起自己的學棋路程。 我記得很久以前,電視曾經播出過一個節目:「新體育~圍棋」,我幾乎每集收看。這個節目應該算是我的圍棋啟蒙吧!後來在專科四五年級時,有幾個學長和同學稍稍會下一點圍棋,我們常常利用空堂時間窩在學生活動中心,下一整個下午的圍棋。我有不懂的地方,或下輸的地方,就會到當時的「省立台中圖書」自己找書進修。後來我當時的英文老師,是一個棋痴,知道我會下棋,常常利用中午時間找我到辦公室下棋,讓我四子。和以前一樣,我常常到我的「藏經閣」研究「被授四子」應該怎麼下?那時才開始知道有「定石」這個東西。這個老師算是我遇到的第一個高手,他讓我四子,一直到畢業我從未贏過一次他。 說來我跟圍棋還真有緣份!後來進大學,同寢室的室友也會下圍棋,而且大家棋力相差太大,廝殺下來樂趣頗多。室友有兩本圍棋書~~「武宮正樹的三連星」與「加藤正夫的中國流」,我借來研究,才開始瞭解什麼是「大模樣作戰」、「全局觀的佈局」。我跟圍棋的緣分不只這一樁,畢了業,在台北縣一所中學當代課老師,發現這所學校很多老師都是圍棋高手!他們常常利用沒有上課的時間,躲在理化實驗室裡「手談」一番。其中有一個當時已經是四段的老師,介紹我利用IGS來練棋,這也是開啟了我的網路圍棋之路。 雖然說我和圍棋很有緣份,但也是斷斷續續的。後來因為忙著其他事情,就沒有繼續在圍棋的路上精進。唯一的小插曲是,後來台灣也有類似IGS的下棋網站,叫做「LGS」,因為是中文介面,一邊下棋還可以一邊對話,分享下棋的心得。加上,我在奇摩裡,成立了一個「圍棋自學者練習簿」的家族,我們家族的人常常相約在LGS裡下圍棋。那時正是「棋靈王」在台灣火熱的期間。後來,因為LGS開始收費,人氣一下子掉很多,很多家族成員就沒再出現過了,那個家族也形同解散。 我也不想繳費,所以我又轉往IGS下棋,IGS自今對於台灣棋友還是採取免費的策略。我偶而會上去廝殺一盤,但間隔的時間都很久,算有一搭沒一搭的,因此,棋力一直維持在12K+上。 到了棋院參加磨練賽,好像又燃起了下棋的慾望。而且一直保持著躍躍欲試的心情,期待著每個禮拜一次的圍棋時光。有這樣的圍棋時光,感謝達達,是達達牽引我來到這樣的機緣。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