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親子共讀,永不嫌晚
2014/09/16 12:45:16瀏覽812|回應1|推薦29

          有一次跟一位女兒同學的媽媽聊天提到孩子們正在讀些什麼書時,她偷偷告訴我一個秘密:原來她的女兒從學齡前,每天晚上一定要媽媽念一個床前故事,否則無法入睡。久而久之,如今十歲的女兒早已可以獨立閱讀大部頭的小說,但是改不了媽媽唸床前故事的習慣,因此愛女心切的母親,儘管白天再忙再累,晚上一定送給女兒「閱讀」的禮物,親子共讀成了這對母女一天當中最寶貴的時光。

          對於孩子已進入獨立閱讀年紀(約八歲)的父母而言,親子共讀是否還有其必要性?對於居住在北美洲,英文非母語的華裔家長們,如何克服語言上的障礙,幫助青少年孩子選書?而在數位時代中成長的下一代,小小年紀就習慣從鍵盤與滑動銀幕間隨時享受接收資訊的便利,父母親為何還要花時間與精力和孩子建立共讀的習慣?

          上週末參加了一個由好友主講的文化講座,解開有關親子閱讀的多項疑問、提醒我們對下一代閱讀危機議題的重視,從講員黃瑞怡博士準備的豐富材料中學習掌握親子共讀的重要觀念與可利用的寶貴資源。身為基督徒家長的我們,如果真的正視閱讀這件事,深信閱讀是一場深刻的屬靈經歷,那麼我們沒有理由放棄這塊可以持續影響孩子一生的土壤。

          父母如何為孩子營造正循環、正能量的閱讀環境?結合本身在兒童青少年文學的專業背景、公私立學校任教多年的經驗、加上自己身為兩個青春期孩子的母親身份,瑞怡建議從天時、地利、人和、物諧四方面著手,持之以恆,絕對能夠為孩子澆灌出一生閱讀的土壤。

一)天時:

            打造親子閱讀的最佳時刻就是現在。從今日開始,設立一個可以每日實行的目標(比如說每天親子共讀15 分鐘)慢慢往上加碼,定時定量,挑戰自己持續21 天。積少成多,每日讀15 分鐘,一年可以累積100 萬字。

二)地利:   

            打造家中閱讀環境,充分利用3B--bedroom, bathroom, breakfast table臥房、浴室、餐桌,找出一個不受電波侵占的角落,讓孩子們願意「窩」在那個角落裡,時間越久,閱讀質量就增加。

三)人和:

            親子共讀的方式無論是由父母親主讀、孩子主讀、或者親子輪讀,重要的是願意花時間與孩子共同建立閱讀習慣。另外,也可試試默讀( DEAR-Drop Everything And Read),由父母(或家中對孩子有影響力的大人)以身作則,讓全家人都浸潤在一個安靜閱讀的氛圍中。

四)物諧:

            先不要擔心自己對文學讀物涉獵不深,帶著「認識」的心態,從留意開始,學習認識兒童青少年文學,認識作者,認識書。

                       至於如何幫助孩子選書,一直是華裔家長普遍關心的話題。瑞怡建議選書時朝孩子的閱讀興趣/能力、文學獎項、身心靈發展及作者三觀(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四項指標為參考,為孩子選擇適合他(她)閱讀年齡的書籍。「開卷不一定有益!」瑞怡強調,當今許多青少年文學作品中不乏反映現實社會的寫實內容,若孩子身心靈成熟度不夠,很可能造成負面影響。因此,看到學齡孩子抱著厚厚的青少年小說,做父母的千萬不要因為下一代的超齡閱讀力,而沾沾自喜。有心為孩子的閱讀把關的家長們,需要深一層思考閱讀牽涉的層面,除了語言閱讀力之外,還包括情緒、社交、甚至靈性成熟度。

           在這裏我分享一個與大女兒針對選書這件事情上極寶貴的的經驗。

           暑假裡有一部電影在年輕人裡頭相當受歡迎。這部電影是根據小說搬上銀幕—The Fault in our Stars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作者John Green (約翰葛林)有人稱他為青少年的人生導師,28 歲寫的第一本小說”Looking for Alaska “就獲獎,之後陸續寫了幾本少年小說,都被受肯定。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改編成電影之前已經榮登紐約時報排行榜超過80 周,在一片青少年羅曼史和反烏托邦浪潮的書籍中,葛林的作品是排行榜上少見的寫實小說。

           有一天我的大女兒回家跟我說周遭的朋友都看過“The Fault in Our Stars” ,問我可不可以買來讀。我記得不久前才讀過好友在台灣《校園》雜誌裡寫的一篇有關「草葉與星辰的對話」文章介紹約翰葛林的作品。文中介紹葛林是一位對青少年極有負擔的一個年輕作家,他在從事文學創作之餘,也透過網路多媒體(you tube )推動公益活動,針對社會、環境、貧窮等議題與青少年展開互動,希望能用一己之力影響青少年讀者,參與關懷這個社會,與一般純文學作者很不一樣。這樣一位作家的作品照理說應該是很OK的,不過為了<安全>起見,我還是打了電話給專供兒童青少年文學的好友瑞怡,問問她的意見。

         在電話上,她問我讀這本書了沒有?她說整本書對於生命、活著、宇宙與自我存在的意義等都能讓人省思,但是故事有一些xxx情節,你得自己判斷女兒是否適合讀這些內容?身為兩個青春期孩子的母親(她14 歲的大兒子小學時一直是全校AR 最高紀錄的保持者),瑞怡坦誠,她不會讓她青春期的兒子讀這本書,儘管兒子的閱讀能力理解這本書完全沒有問題。

          放下電話,我立刻在網上訂購了這本書,決定自己先讀一遍。果然書中內容感人,作者是個說故事的高手。探討如何面對死亡的主題也很深刻,引導讀者去省思一些人生課題。但是,全書有三章故事情節涉及到青春期男女的性生活,我跟先生討論的結果還是決定這個階段暫時不讓女兒讀。 感恩的是,對於我們幫她過濾某些暢銷書的做法,女兒雖不滿意,但勉強接受。小說搬上大銀幕之後,身邊大批同學相約一起去看,女兒很老實地跟朋友解釋:第一還沒讀過書,第二爸媽不準看,因著這兩個理由,儘管在一片peer pressure 之下,還是決定跳過書與電影。這本書是否合適高中前的學生閱讀,見仁見智,因為只有家長最清楚自己小孩的身心靈發展,我很慶幸,在選書這件事情上,女兒目前還聽得進去爸媽的意見。

            在親子共讀的路上,瑞怡為家長們提供親子共讀<六不><六要>:不要有非立竿見影不可的功利心; 不要偃苗助長; 不要三天捕魚、兩天曬網; 不要堅持替孩子決定所有要讀的書; 不要在刻意共讀時趁機「說教」;不要因本身的語言能力或自認聲音不甜美的限制而卻步不前。 親子共讀<六要>為共讀核心是親子關係的建立與成長; 父母先享受閱讀,才能引領全家樂在其中; 多方吸收童書資訊,並操練選書的功力; 深刻認識孩子的需要,並學習以孩子為師; 善用大眾傳播媒體、網路、社區的閱讀資源; 現在開始,親子共讀永不過早,永不嫌遲。

            沒有一對父母能夠陪著孩子讀遍每一本書,詮釋每一個生命歷程。但是透過親子共讀,讓孩子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以書滋潤心田的園丁父母,親子間經常展開有關書的對話,閱讀自然能成為孩子屬靈經歷中的一部份,而且親子共讀隨時可以起步,永遠不嫌晚。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ssdrptr&aid=17277694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6 14:23 【udn】 比價後更省錢!靈性 手書 羅曼 個人比價

 回應文章

Sien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9/30 11:08
讀此文受益匪淺。
懷抱有時(blssdrptr) 於 2014-10-02 00:21 回覆:

謝謝Siena!

在閱讀的路上,

我們總有許多美好的事情可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