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評名家觀點/從加薪看台灣競爭力
2012/12/27 08:55:21瀏覽222|回應0|推薦1
評:筆者以為淺盤地基加上移民社會的短視培育出只看眼前的企業主,花大部分時間維護股價! 不會紮根基礎創新,又因產業典範移轉正自顧不暇!如何創造公司的附加價值進而有能力替員工加薪? 現今上市公司的大老闆有幾個有遠見有魄力的企業家?



【經濟日報╱記者吳泓勳採訪整理】
2012.12.25 04:08 am

目前國內外多數預測機構認為,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GDP)可達3%以上,因而產生「景氣好轉、企業應當加薪」的氛圍,實際上GDP與薪資調整不一定存在連動關係。

從企業角度來看,台灣企業要在短期內針對員工實施加薪的可能性實在不高,要說有的話,恐怕只有味全、王品等獲利較高的企業會考慮加薪計畫。

儘管政府曾經宣示,只有在連續兩季GDP大於3%或失業率掉到4%以下,才可調整最低工資,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最低工資調整與薪資成長不一定有絕對關係。

整體來說,今年台灣經濟表現不好,雖然11月外銷訂單創下歷史新高,但是其他經濟指標沒有出現明顯轉好的跡象;雖然國內外主流機構均看好明年景氣,但明年景氣仍處於緩慢復甦狀態。

薪資成長的調整,一般都如同物價、失業率一般,屬於落後指標,必須等到企業獲利確實成長後,才會開始將利益成果與員工一同分享,依照目前景氣復甦的預估時程來看,可能要到後年才有明顯的加薪潮出現。

近期味全董事長魏應充表示,「企業不管有沒有賺錢都要幫員工加薪」,這比較屬於個別公司看法,畢竟企業經營者加薪前,必須先對投資股東、董監事負責,若是獲利狀況不好,也很難堅持加薪。除非公司有特殊的吸引人才計畫,或者逆勢操作,在不景氣中以高薪吸引人才。

當經濟情勢大好時,企業主啟動全面加薪,有助鼓勵員工繼續為企業貢獻,以提高企業競爭力;在經濟不景氣時,較難勉強雇主加薪,員工則可努力作為「最不可替代的那個人」,就像「豪小子」林書豪一樣,只要有本事,每一家NBA球隊都願意與他簽約。

除了薪資成長,另一點讓民眾擔憂的,包含前一陣子主計總處統計出現台灣「實質平均薪資」回到14年前水準。想要改善這一點,不是短期內可以做到,根基仍得從提高企業競爭力做起。

長期以來,台灣企業傳統思維一直處在做代工與壓低成本,但當從日本、美國導入的代工技術逐漸被大陸等競爭對手追趕上,國內的減稅鼓勵也來到瓶頸,未來10年內,台灣仍需面對產業轉型問題,還是得開始追求創新、以品牌為導向的新企業思維。

舉例來說,王品就是個很好的成功案例。過去在台灣做餐飲服務業的店家,幾乎不會採用王品這種強調品牌、創新服務、開發菜色等經營模式,王品卻獲得相當好的成功發展。

再回歸到個人角色,即便台灣大環境暫時沒有讓人滿意的薪資水準,每位工作者也應立志培養國際觀,台灣不加薪,難道自己不能走向國際舞台,為自己加薪?

此外,台灣內需市場正待大力發展,台灣理應透過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打造優質的薪資環境,吸引海外或台灣早前外流的人才回歸。畢竟台灣只有2,300萬人口,近年台灣生育率不僅不斷下降,逐漸步向老齡化社會,台灣必須思索如何吸引好人才,為台灣經濟作出貢獻。

想改善台灣引才、留才問題,政府不妨參考新加坡、香港等地區,以優秀的企業競爭力為基底,廣納海外優秀人才到台灣來,一舉為台灣內需市場與加速國際化腳步,貢獻心力。

(本文由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口述)


【2012/12/2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og7493&aid=717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