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暑假入營孩子,你快樂嗎?
2009/07/09 21:31:02瀏覽431|回應0|推薦2

暑假入營孩子,你快樂嗎?

2009年07月07日 15:11:17  來源:北京晨報

暑假來臨,各種類型的夏令營也紛至沓來,早在暑假之前,夏令營的宣傳“戰”就已打得火熱。

    如今的夏令營種類繁多,讓家長目不暇接,名目各異的夏令營大致可分為以下種類:興趣類夏令營,開展樂器、繪畫、棋類、舞蹈等特長學習;課外學習類夏令營,其性質相當于與學科內容相關的暑期“補課”;英語培訓類夏令營;素質拓展類夏令營;科普教育類夏令營;海外遊學類夏令營;減肥夏令營等。

    對家長來說,為孩子選擇夏令營不外乎三種理由:一是因工作忙,沒空在暑假裏看管孩子,幹脆送到夏令營以讓孩子度過暑假時光;二是讓孩子利用暑假“勞逸結合”及“充電”,進行特長學習或學科“補課”;三是跟風式的從眾心理,怕自己孩子落在別的孩子後面。

    事實上,家長為孩子選擇夏令營仍有較強的盲目性,未將孩子的興趣和是否適合參加考慮在內,不但孩子不開心,參加夏令營的成效也大打折扣。

    中國人才研究會超常人才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賀淑曼教授認為,家長在為孩子做出選擇前,一定要徵求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的興趣,先讓孩子自己選擇,不要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就把家長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並且應了解孩子的能力和潛力,如在選擇之前通過多元智能專業測評明確孩子的學習風格,以便有針對性地參加夏令營,並使孩子的能力得到提高。

    家長也需“持證上崗”

    家長沒有針對性地為孩子選擇夏令營,其實只是家庭教育盲目性的表現之一。提倡學校教育減負以來,孩子的負擔卻並未減輕,周末背著書包參加各種特長培訓班和補習班的孩子比比皆是。

    即使孩子在忙碌而疲憊的各種學習中表現平平,或“耍賴”不願意學習,家長也會軟硬兼施、百般“利誘”,並不考慮孩子是否有興趣,是否有進行某項特長學習的潛能,也不論孩子的學習效果如何,倣佛只要孩子參加學習,家長就能得到莫大的心理安慰。

    家長的這種心態其實是一種從眾心理:別的孩子都去學了,自己孩子不學,豈不是輸在起跑線上了?

    對于家長的這種心態,賀淑曼教授說,起跑線當然很重要,但不是參加的課外班越多,就越有保障,問題的根本在于家長的教育方法如何?

    賀教授說,她在大學當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時,一個大學生向她提出一個疑問:“現在什麼工作都評職稱,要持證上崗,為什麼當父母不用?”賀教授認為,這是一個普遍的、尖銳而又嚴重的問題。提高家長教養,迫在眉睫。她也一度建議,效倣美國的“家長學校”——美國社區會為已婚、育齡的夫婦舉辦培訓班,普及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生孩子之前“持證上崗”。只有家長具備了科學的育兒理念和教育方法,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了解孩子的方法 借助階段性多元智能測評

    除了從眾心理、盲目為孩子選擇特長學習課程外,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智能評價也存在很大的誤區。

    智力(IQ)測驗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進入全盛時期,那時的美國人普遍認為一個人是否聰明是與生俱來的,而智力測驗可測出一個人聰明與否。當時美國學生入學的智力測驗也是基于同樣的觀念設計的,認為單一一種智力可決定人的未來。

    然而,一些當時被認為智商高的學生,後來的際遇卻大相徑庭,讓曾經熱衷于智力測試的美國人開始對這一測試本身產生了疑惑。

    中國家長雖然並未像二戰後的美國人,把智商高低作為孩子聰明與否的唯一標準,但在目前的教育體係下,智力和成績仍是最主要的評價標準,也是關係到孩子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而實際上,對孩子的智能評價並非單一的智力因素。

    賀教授認為,家長若希望孩子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在孩子成長的初期需要有一個良好的起步,關鍵則是家長要首先了解孩子。

    孩子的成長呈階段式的發展過程,在每一階段的興趣、能力和發展潛能都不盡相同,而家長僅僅通過平時的觀察,很難對孩子的特點進行總結,這就必須借助多元智能測評的科學係統,通過測評了解孩子各種智能的現狀,通俗地說,就是發現孩子的興趣點,鼓勵孩子在這方面繼續發展,並通過一些經科學實驗的遊戲或訓練係統,彌補孩子在某種智能上的不足。
多元智能的精髓 發現孩子的相對優勢智能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納認為,人的成就並非取決于單一的IQ,而是多方面的智能,主要可分為8大類,即.語文、邏輯、空間、肢體運作、音樂、人際、內省、自然探索(加德納在1995年補充)。

    加德納也指出,人類才能的多樣性是無法簡單分類的,將智能分成8大類只是一種便于實際應用的做法。

    傳統的學校教育只強調學生在語言、邏輯兩方面的發展,但這並不是人類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智能組合,例如建築師及雕塑家的空間感(空間智能)比較強、運動員和芭蕾舞演員的體力(肢體運作智能)較強、作家的內省智能較強等。

    多元智能教育的精髓在于強調每個孩子都存在相對優勢智能(即天賦),正確發現孩子的天賦,實施個性化教育,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專門人才。

    但孩子潛藏的天賦,不是太晚被發掘,就是根本沒被發現。因此,家長可根據多元智能測評,了解適合孩子的學習風格、獨特天賦和智能組合,以及孩子將來可能有傑出表現的智力領域。

    對中國家長來說,多元智能測評或許是個較為陌生的概念,多元智能測評發展于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目前國內鮮有專業機構能進行科學的多元智能測評,所以,當長期從事教育、教學及研究工作的賀淑曼教授,看到國內第一個家長能在線為孩子進行多元智能測評的互聯網社區同樂島(cp.ihappy.net)時,不免感到欣慰。

    由于每一個孩子的智能優勢、智能活動不盡相同,家長通過測評結果可以更準確地了解孩子各項能力發展的真實水平,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因材施教,發揮孩子的優勢智能,並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提高其弱勢智能。

    此外,賀淑曼教授指出,孩子的發展是呈階段式的,在不同階段可能有不同的興趣點和發展潛能,家長不能只通過一次測評就決定孩子將來的發展方向。對家長來說,測評結果不是教育孩子的依據,而只是一種參考。無論如何,了解孩子才是科學教育孩子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

同一個星球 不一樣的童年

難民營學校中的孩子們[組圖]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iss02&aid=311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