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10 20:49:43瀏覽1050|回應0|推薦2 | |
中國媽媽(Chinese Mom)成美國貶義詞 2009年04月24日 15:15 來源:羊城晚報 在美國學生家長眼中,中國媽媽愛攀比在孩子的教育上永遠以別人為標桿。華商報漫畫/王啟峰 管得太多太死,不給孩子自由的發展空間,使孩子沒有任何自我發揮的餘地,甚至可能比責罵、羞辱孩子效果更壞。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就要讓孩子自由成長。 “中國媽媽”(Chinese Mom)成了美國校園貶義詞!日前,一篇《美國高中“中國媽媽”為何成了貶義詞?》的文章在網上引發熱議。在美國學生、家長眼中,“中國媽媽”愛攀比,在孩子的教育上永遠以別人為標桿,人家孩子學鋼琴,“中國媽媽”的孩子也要學;人家孩子考上哈佛、耶魯,“中國媽媽”也會這樣要求自己的孩子。因此,“中國媽媽”成了美國高中生口中的諷刺語。(4月22日《新聞晨報》) 在美國學生眼中,華裔家庭的孩子缺少獨立性和自主性,什麼事都是媽媽說了算。媽媽像只老母雞,孩子如同小雞,總要靠母雞的翅膀來保護。不少媽媽對此感到委屈,認為“中國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也有家長反省,認為潛意識裏的溺愛對孩子造成了傷害。 通常來說,一個人的一生離不開四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而人的啟蒙階段,最重要的是來自家庭、來自父母的教育。在家長中,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更大,有句名言就說“推動搖籃的手推動世界”,因為童年影響一生。 美國人將“中國媽媽”當成貶義詞,並非人家有意妖魔化“中國媽媽”,應該把它看成是對“中國媽媽”的一個提醒、一次警示。在西方家庭,孩子說自己喜歡做麵包,長大了要做個麵包師,父母是高興的、鼓勵的;如果換作中國家庭,父母要是聽到自己孩子的“志向”是做個“廚子”,大抵會一臉不高興,認為孩子“沒出息”,脾氣暴躁的家長甚至可能掄起巴掌摑過去。 管得太多太死,孩子沒希望。溺愛、攀比、模子化,把我們的孩子弄成了火柴盒裏統一的火柴一般,彼此同一個“身材”、同一張“面孔”。人本來就是多樣性的,教育生態當然要多樣性,“因材施教”就是這個基本道理。而且社會上的崗位也是多樣性,需要各種各樣有個性、有特點、有特長的人。可我們的學校教育,仍未擺脫計劃經濟的陰影和陰魂。家庭教育則是跟著學校教育走的,同樣也屬於“計劃教育”,根本無法培養個性人士、尖端人才。 好的教育,是培養孩子好的習慣、好的品格、好的德行,知識多學一點少學一點,並不是第一位的。而管得太多太死的家教,往往顧不及品格品德那碼子事。在“攀比教育”中,甚至會激發學生的嫉妒心中的獸性。某地就曾發生過鄰居兩位學生一個殺傷另一個的悲劇,起因僅僅是由於兩位考試成績數一數二的學生,被家長比來比去,你第一還是我第一,於是一個就去把另一個“幹掉”了。 管得太多太死,不給孩子自由的發展空間,使孩子沒有任何自我發揮的餘地,甚至可能比責罵、羞辱孩子效果更壞。中國的家教,總喜歡把孩子的一切給規定好、安排好,生活要安排好,人生也要安排好,目標給你定好了,道路給你找好了,等等,等等。要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那簡直是做夢。中國媽媽和中國爸爸,確實是世界上最辛勞的,但最終卻可能是只有苦勞不見功勞。孩子最後都成了一生安分的人,沒有自我突破,更別談社會突破了。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就要讓孩子自由成長。“自由”當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門既科學又藝術的教育孩子的學問。這其中,最需要“無為而教”的那種灑脫。 “中國媽媽”不該被妖魔化 2009年07月01日 14:45:03 來源:上海星期三 一則來自大洋彼岸的新聞,讓許多中國媽媽傷心不已。“中國媽媽”(Chinese Mom)成了美國校園貶義詞!在美國學生、家長眼中,“中國媽媽”愛攀比,在子女的教育上永遠以別人為標桿。因此,“中國媽媽”成了美國高中生口中的諷刺語。 中國母親們不得不開始為自己喊冤:“任何一種文化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都有其進步性和局限性,中國媽媽不一定是最好的媽媽,卻一定是最辛苦的媽媽。” ■現象 “中國媽媽”總以別人為標桿 記者看到,在這篇《美國高中“中國媽媽”為何成了貶義詞?》的新聞中,華裔家庭的高中生認為“中國媽媽”愛攀比,總愛比這比那。人家孩子學鋼琴,“中國媽媽”的孩子也要學;人家孩子考上哈佛、耶魯,“中國媽媽”也會這樣要求自己孩子。在子女的教育上,“中國媽媽”永遠以別人為標桿。 在美國高中生眼中,華裔家庭的孩子缺少獨立性和自主性,什麼事都是媽媽說了算。媽媽像只老母雞,孩子如同小雞,總要靠母雞的翅膀來保護。“中國媽媽”在美國學生口中成了一句諷刺語,這令不少華裔學生煩惱。不少媽媽對此感到委屈,認為“中國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也有家長反省,認為潛意識裏的溺愛對孩子造成了傷害。 ■正方觀點 盲目攀比只會傷害孩子? “期中考試成績下來了嗎,考了多少分?某某同學多少分?你怎麼沒有別人高啊,下次一定要超過他。” 4月是上海中小學的期中考試月,這樣的話語在每個學校的校門都能聽到。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有這樣的抱怨,從小到大,自己都在與別人的比較中長大,從幼兒園的彈琴、識字、算術到上學後的成績、教輔書、培訓班,每一項都不能落于人後。據孩子們的普遍反映,相比爸爸,媽媽是更愛攀比的。 據本市一項《中學生家庭親子衝突的實證與幹預對策研究》顯示,媽媽成為親子衝突的“導火索”。在與母親的衝突上,因學業問題和母親爆發激烈親子衝突的青少年列首位。其中,不少被訪者指出,最厭煩“攀比媽媽”,讓自己活在別人的陰影裏。 在網絡上,不少網友認為,美國人將“中國媽媽”當成貶義詞,並非人家有意妖魔化“中國媽媽”,應該把它看成是對“中國媽媽”的一個提醒、一次警示。“在西方家庭,孩子說自己喜歡做面包,長大了要做個面包師,父母是高興的、鼓勵的;如果換作中國家庭,父母要是聽到自己孩子的‘志向’是做個‘廚子’,大抵會一臉不高興,認為孩子‘沒出息’,脾氣暴躁的家長甚至可能掄起巴掌摑過去。” “好的教育,是培養孩子好的習慣、好的品格、好的德行,知識多學一點少學一點,並不是第一位的。管得太多太死的家教,不給孩子自由的發展空間,使孩子沒有任何自我發揮的余地,甚至可能比責罵、羞辱孩子效果更壞。”一位教育專家指出,中國的家教,總喜歡把孩子的一切給規定好、安排好,生活要安排好,人生也要安排好,目標給你定好了,道路給你找好了,等等,等等。要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那簡直是做夢。中國媽媽,確實是世界上最辛勞的,但最終卻可能是只有苦勞不見功勞。孩子最後都成了一生安分的人,沒有自我突破,更別談社會突破了。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就要讓孩子自由成長。“自由”當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門既科學又藝術的教育孩子的學問。這其中,最需要“無為而教”的那種灑脫。 ■反方觀點 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見到這則新聞後,不少頗感憤怒和無奈的母親們在網上大呼冤枉:“‘中國媽媽’招誰惹誰了?”美國人不攀比?胡說,美國人比起來比我們兇狠的多,只不過他們比的東西跟我們不一樣,大家都看看他們比什麼啊,橄欖球,棒球,籃球,選美……這些都是什麼啊,一夜成名急功近利,不也一樣嗎? 中國的媽媽其實也鼓勵孩子去玩球?可是天生的身體條件就不一樣,怎麼衝撞?這比不了,就比學習,比鋼琴,比其他,這是中國孩子優于美國孩子的地方,中國媽媽就要做中國媽媽,讓孩子用知識武裝自己,才是硬道理,尤其是理工類的知識,到什麼時候都不失業。” 網友“玫瑰小站”有個正在讀四年級的兒子,她說:“‘中國媽媽’成為諷刺語,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東西方教育孩子方式的差異,這兩種方式其實本無對錯。中國人有重視教育的傳統,“養不教,父之過,”說真的就我們國家的發展狀況,人口眾多,競爭激烈,一個崗位有成百上千的人在競爭,如果孩子不突出,將來可能連飯都吃不上,孩子的命運注定是在競爭中求生存,這種殘酷從入小學就開始了,不比只能是說說而已,原地踏步就是退步。比不是目的,比所帶來的動力才是目的。總而言之,比其實還是應該的,但切忌攀,攀則有勉強為之的嫌疑。如今的中國媽媽大都量孩子之力而為,已經是很不錯了,只不過表達方式上需要有所轉變,說話不能太直白,我想這才是我們要轉變的態度,就是把孩子當成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在比較的過程中不要傷及孩子的自尊心,說話技巧需要不斷提高。 ■專家觀點 不必妖魔化中國媽媽 “其實,也不必太妖魔化‘中國媽媽’。”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徐安琪表示,據社科院社會學所最近的一次調查顯示,本市大多數孩子對父母的評價都是很高的,若以5分為滿分,在與母親的關係方面,89%的孩子給媽媽打了4—5分,在評價父母的教育方法上,也有86%的孩子給父母打了4—5分,77%的孩子認為自己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但她也表示,對于媽媽們潛意識裏“愛攀比”、“愛包辦”的傾向應引起關注。 “橫向比較也有其必要性,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但家長切忌設定不切實際的目標或假想敵!”市西中學心理老師李秀芬建議,媽媽應該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能力和興趣,絕不能按照一個標準要求他們。主張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幫助他們一起開發潛能。(陳軼珺/文 喬勇/圖) 延伸閱讀 孩子和你杠上了 怎麼念好教育經? 2009年07月01日 10:47:38 來源:華西都市報 “哎呀,我家孩子,才8歲,啥子都要和你反起整。你說東,他偏要西;你說這樣做要不得,他還搬出老師來反對你。這麼大點就這麼犟,往後這教育還怎麼進行啊!” “唉,我們家那個,這學期考試成績又沒法說出口。你說他成天腳不停手不住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學習上,成績啷個好得起來嘛。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對我說,你那孩子怕是有多動症,得找個醫生看看。” 針對兒童家庭教育中讓家長們頭疼的一係列問題,記者採訪了川大華西第二醫院吳康敏教授及成都兒童專科醫院余興文主任醫師等專家,下面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意見。 1 寶寶唱反調首先要表揚 說起孩子唱反調,吳康敏教授說,不少孩子在兩三歲時就和家長杠上了,學畫畫學寫字錯了一個地方,家長幫他糾正,他就是不聽。有時候又和家長鬧別扭:碰見熟人不管父母怎麼說就是不打招呼,讓大家都下不了臺。還有些孩子,喜歡“人來瘋”。 一般情況下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首先會覺得孩子不聽話,訓斥打罵,但往往收效甚微。吳教授說,好表現是兒童的天性,從1歲半起,孩子就開始有自我意識,當大人指出他的不足時, 自然會產生逆反心理。她建議家長遇到孩子唱反調時換一種思維方式、教育方式,先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肯定,給予表揚。為什麼呢?這說明孩子在思考,在動腦筋。至于畫得像不像,字寫得好不好,家長不必太在意。對孩子自我的表達、創造力、專注力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即使要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也要委婉地說出。膽子小的孩子特別扭捏,需要得到更多的理解和鼓勵。當碰到熟人時,家長可以熱情招呼,同時以介紹的方式邀請孩子參與。“人來瘋”的孩子膽大,好表現,目的是要引起大家對他的注意和重視,這也是自我意識覺醒的一種表現,家長可讓他充分表現,不傷他自尊,事後再正面引導,教孩子學會尊重別人,有禮貌。 2 多動症的帽子不要隨便戴 受電視、環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兒童多動症的發病越來越多,在衛生部疾病控制司和國際交流中心舉辦的一個“兒科及精神醫生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國際研討會”上,專家指出兒童多動症已成為中國公共衛生問題。成都兒童專科醫院的余興文主任醫師介紹說,兒童多動症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簡稱,他認為由多動症造成的兒童學習、情緒和人際關係三方面的障礙,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治療,會引起兒童品行障礙、反社會人格、抑鬱症和藥物濫用甚至犯罪等嚴重後果。目前發達國家兒童行為問題的發生率為14%-20%。中國內地兒童多動症發生率為6%-22%,保守估計約有三千萬人,而且呈上升趨勢。 多動症的主要症狀為持續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多(包括肢體和語言)、性格發生改變(衝動任性不遵守紀律,喜歡打架,具有攻擊行為)、行為障礙(成績下降,邏輯思維差)等。由于多動,注意力無法集中,所以多動症孩子的成績普遍較差。由于多動症和兒童正常的調皮好動不好區別,吳康敏教授提醒家長和兒科醫生都不能把多動症的帽子隨便往孩子頭上戴,在進行藥物治療前一定要請多動症專業醫生確診。 對于兒童多動症,藥物治療為首選,還可輔以心理治療、腦電生物反饋、感覺統合訓練和食物治療。 3 豐富假期生活替代電視和網絡 暑假剛剛開始,就有很多學生家長反映,孩子放假後整天關在家裏看電視,也不愛和家人說話,而且越來越懶惰。電視作為一種媒介,是學生們開闊視野、獲取知識的第二課堂,但不加選擇和長時間觀看電視對身心健康都是有害的。專家總結長時間看電視對孩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損害眼睛:長時間盯著電視屏幕看會導致眼疲勞,並消耗大量視網膜內視紫質,影響視力。影響骨骼發育:看電視的姿勢五花八門,久之引起頸部軟組織勞損或頸椎病。影響胃健康:吃飯時看電視會減少胃液、膽汁或胰液的分泌,增加胃負擔,導致消化不良或胃病。影響學習:把過多時間投入到電視節目上,學習的注意力、上進心、求知欲會隨之下降。與家人、外界的溝通減少,影響表達能力。 要讓孩子在暑假期間不沉迷電視,家長把電視鎖起來,把遙控板藏起來,或是簡單地講道理,效果都不好。根本的解決之道還在于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讓戶外活動和遊戲替代電視和上網。同時,家長可在孩子同意的情況下制定出看電視和上網的時間表,教會孩子要有自制力。對那些已經對電視、網絡上癮的孩子,家長要積極疏導,最好尋找兒童心理行為專家進行幫助,及早戒掉孩子的“電視癮”和“網癮”。 (虹軍)
延伸閱讀 別讓孩子在“指責”中長大 一名年輕的媽媽在網上育兒論壇裏向其他的父母訴苦,5歲的兒子越來越搗蛋,在幼兒園裏經常闖禍,她和丈夫幾乎每周都會因為兒子招惹是非而向其他家長道歉。她說:“我們這麼愛他,可是他實在讓我們太累太失望了,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愛孩子了。”其實,孩子出問題,根源在父母。這裏向家長介紹一下全國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的觀點。 上周六,孫瑞雪在上海舉辦“愛和自由”科學教育公益講座,上海財經大學大禮堂樓上樓下座無虛席,很多家庭是年輕父母和祖父母一同前來。孫瑞雪說,成長必須擁有兩樣東西,一樣是愛,一樣是自由。愛絕不是表現在你的頭腦裏,愛不是你想這樣愛孩子就是愛孩子。愛表現在你的每個眼神,每個動作,每個姿態,表現在你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千萬別讓孩子在“指責”中長大。 不是每個父母都會正確地愛孩子 一個上午三個小時,孫瑞雪一直站著演講,還時不時邀請家長上臺扮演 “被指責的孩子”、“被表揚的孩子”,讓爸爸媽媽們親身體驗一下當寶寶的感覺,看到自己平時並不經意的錯誤行為時,很多家長沉默了,甚至有媽媽流下了眼淚。所有的父母都認為自己在給孩子愛。 孩子考試沒考好,你會這樣說,“你怎麼又考60分?你怎麼這麼不爭氣!你天天玩遊戲這樣能考好嗎?” “你丟人不丟人……”你是否和孩子一起坐下說: “媽媽和你一起看看問題出在哪裏?”是概念不清、思路不清,還是孩子的認知年齡、心理年齡不到學這些的時候?是老師的問題,還是孩子尚未到抽象思維的時候? 但你什麼都不想知道,就知道一點:孩子不好。說這麼一大堆話之後,你轉過身對別人說,“我為他著想才會這樣說他,為這個孩子我操碎了心。 ”這個道理充足還是不充足?充足的,只在你的角度上充足。但這樣說的結果是,孩子不會聽你的,他會指責你,抱怨你。心態是:“你不是不讓我玩嗎?我偏要玩給你看;你不是讓我學習嗎?我偏要不學習給你看。 ”孩子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潛意識是這樣抵觸的,但導致的結果是這樣。 很多人會想為什麼我們跟孩子的對話都變成了這樣,那是因為,我們自己從小就在被指責中長大的。我們從小是被權威鬥爭出來的孩子,我們成人之後,自然會沿用這套模式,我們變得都不會跟孩子說話了。 愛孩子,表現在點點滴滴的生活中 人類有一個最根本的願望就是獲得愛與被愛,關注與被關注,認同與被認同,自我價值感,尊重以及安全感,這幾樣東西是人類最基層的需求。兒童只有在0-12歲期間,受到了父母的關注和愛,受到了父母的重視,在幼兒園裏、學校得到了這樣作為人的尊重。這種愛、這種價值感才會牢牢地建構在自己的生命中。他才會確定:我本身就是高價值的,我本身就是可愛的,我本身就是重要的。你要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愛你就是因為你是你,不因為任何別的原因。我不因為你故事講得好,我不因為你考試考了100分,我不因為你今天做了什麼事情,我因為你本身,你本身就足以讓我來愛你了。 “你這個孩子怎麼這樣? ”這不是愛;“這個東西你怎麼又弄壞了?”這不是愛;如果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我拉著她的雙手對她說:“媽媽愛你,但是這個事情不可以這樣。 ”這是愛;如果我的壓力過大,自己開始發脾氣,控制不了自己了,我對孩子說:“媽媽現在情緒不好,媽媽需要獨處,去處理自己的情緒。但媽媽的情緒跟你沒有關係,不是你的錯。是因為媽媽工作的壓力。 ”這是愛。 學習如何跟我們的孩子相處,是所有父母要學習的主題。(肖波 制圖 鄔思蓓)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