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2/06 22:32:24瀏覽398|回應3|推薦6 | |
馬英九基金會陸生團女大生宋思瑤一句「中國台北」引來台灣暴怒,驗證了八年前中研院汪宏倫說台灣人由於長期被中國打壓,很容易發洩到陸生身上;陸生滿懷憧憬來台,卻常成為台灣人發洩怨恨與報復衝動的對象。台灣人最大問題是怨恨心太重,覺得自己被欺壓,因此會找機會報復、攻擊中國人…,我一向反對兩岸交流,因為兩岸會恨到極點,現在證明了吧,大笨蛋! 因此,聯合報記者程平「【即時短評】有色眼鏡看陸生交流 民進黨的狹隘視野拖垮台灣」大談僑生來台後會親台,但陸生的社會科學的實證剛好相反,正如聯合報2016-11-21「當陸生來台 天然統遇上天然獨...敵意不減反增」所報導的,我個人早就不斷說了,兩岸仇恨的比例只會越來越高,停也停不了。 這更像我之前就「預告」過的,羅文嘉2018年8月8日在臉書發表了一篇〈父親節的領悟〉,就寫下「我一定會遭到報應的。」(製造兩岸仇恨的報應?!),現在找羅文嘉當海基會秘書長,當然就是完成他最宏大的人生使命「製造兩岸仇恨」! 至於所謂雙重標準,台灣網紅貼出在北京天安門 比V的照片沒事,羅文嘉偏要認知作戰說去那拍照危險。明明德國知名歌手Chris James來台開演唱會前也在社群平台寫上「中國台北還有位置」,最終並未被痛批「辱台」,演唱會已於8/22圓滿結束。但無論是饒舌歌手王以太或女大生宋思瑤,台灣當然要「找機會報復、攻擊中國人」,因為台灣文化就是如中研院研究所指「怨恨心太重」。 最後我要表達我對馬英九及其基金會極力刷存在感的看法,李登輝晚年還相當活耀時,當年連戰被記者問關於李登輝的問題,連戰淡淡說一句他已經passé,現在的馬英九就是如此。當年馬英九2008年你一開始完全執政時不搞你的課綱,甚至玩弄女大生P U A成性的台大叫獸李明璁聯手摸奶性騷陳為廷搞的野草莓學運也不成氣候,那時馬英九不去做什麼,現在做什麼都嫌多了。 台灣諺語說「生前一粒豆,勝過死後一顆豬頭」,馬英九弄再多豬頭要改變兩岸越交流越仇恨的必然趨勢,最後只會讓你自己變成大豬頭。 Blackjack 2024/12/6 影/一句「中國台北」恐被陸委會行政處分 宋思瑤落淚自責說錯話 2024-12-05 09:45 聯合報/ 記者屈彥辰/台北即時報導 中生稱「中國台北」 賴清德:交流若涉矮化、台灣人民不接受 陸生團稱「中國台北」遭炎上 賴清德:違背交流本意
當陸生來台 天然統遇上天然獨...敵意不減反增 2016-11-21 21:28聯合報 記者何定照╱即時報導 外界一般認為陸生來台可促進兩岸交流,但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汪宏倫研究發現,許多陸生來台後對台灣的敵意或反感不減反增,原因可歸納為兩岸制度、認知框架及「情感結構」差異所造成。他認為,儘管外在制度難以改變,但屬於內在的認知框架和情感結構有可能改變,「兩岸人民若願意在想法上『重開機/重灌系統』,應能為兩岸和解帶來新效應」。 汪宏倫和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張可前年起訪談24位以碩士生為主的陸生學位生,寫成《「RIP,426」:解析「大陸地區旅台學位生」的國族經驗》,年中初步發表。他發現,陸生來台前大都對台灣有憧憬、對中共政權不滿,但來台後國族經驗同時產生推力與拉力,推力將陸生推得離台灣更遠,拉力則拉得與台灣近些,大多陸生最後是被推得更遠。 *在台經驗 讓鴿派陸生變鷹派 汪宏倫歸納,經過在台國族經驗的陸生,大致可分為三類:A類是原本沒那麼認同中國的,變成具強烈中國認同,占比例滿高。這類陸生經過在台遭歧視,認為「來台前,台灣是民主基地;來台後,台灣是(中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當年我們反共才來台,但來台後被推往共產黨」;「在台經驗,讓鴿派也會變鷹派」。 *挺台陸生 在陸生中變異類 B類是本來對民主、中華民國有所想像,將此希望寄託於台灣,雖在來台後幻滅,但仍肯定且嚮往民主自由體制。汪宏倫指出,B相對A類雖不那麼支持中共體制,但對想作為獨立政治實體存在的台灣反感仍增強,或更不同情甚至討厭。許多陸生則常在A、B類遊走。 汪宏倫指出,至於在陸生比例最少的C類,是能深入台灣人想法,甚至相對積極幫忙提倡台灣作為獨立政治實體存在者,但人數真的非常少,裡面政治光譜也有差異。令人感慨的是,這些人往往和陸生群體相處得比較沒那麼好,甚至可說是異類。 *當台灣本土化 碰上大陸愛國主義... 分析對陸生的推力,汪宏倫表示可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制度。他指出,兩岸不同的國族制度,培養出兩種不同的「國民」,對國族的象徵符號、歷史記憶乃至對當下現實的理解,都有巨大分歧。當台灣接受本土化與民主化洗禮的「天然獨」世代,碰上接受中國愛國主義教育長大、80後與90後的陸生「天然統」世代,當然相互衝突。 此外,台灣對陸生也有制度性的排除,例如三限六不,以及由於兩岸特殊體制,陸生在台很難被歸類,既非本國人、也非外國人。汪宏倫表示,這些都讓陸生來台後,對台灣民主自由的評價有所變化,覺得這些民主自由「談到陸生都變了樣」。 *認知框架不同 影響彼此了解 汪宏倫指出,第二個層次「認知框架」,也對陸生造成推力。在他研究中,他將此框架定義成「戰爭之框」,即過去戰爭遺緒塑造兩岸人們看待彼此的框架;然而這一方框架是「台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是「台灣/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當然無法相容。 如此「戰爭之框」形塑兩岸許多人的看法,汪宏倫指出,台灣會將對方視為敵國,造成對陸生的敵意與制度排除;多數陸生則相信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與現實主義,認為兩岸終需一戰。 *當國共內戰觀點 碰上台灣獨立... 他說,大陸來看未完成的國共內戰,會認為是中國內政問題,這也影響他們用武力解放台灣的看法。就大陸歷史觀點,會覺得建國就得付出代價,「若為國家你都不願意打一仗,這算甚麼獨立?」汪宏倫指出,這種「槍桿子出政權」的看法,在大陸人心中根深蒂固;中國從90年代後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力度,更讓年輕人受到愛國主義論述強烈影響,少有自我反思。 在汪宏倫分析中,最後一個造成推力的層次,也可能是最核心的,是「情感結構」。汪宏倫指出,台灣人由於長期被中國打壓,很容易發洩到陸生身上;陸生滿懷憧憬來台,卻常成為台灣人發洩怨恨與報復衝動的對象,但大部分陸生不認為自己虧欠台灣什麼,更不覺得自己做錯什麼,無法接受台灣人民的敵意與怒氣,這也加深了彼此嫌隙與惡感。 汪宏倫表示,除了少部分例外,大部分陸生對於北京打壓台灣帶給本地人/本地生的切膚之痛,缺乏「感同身受」的同情式理解。即使有些陸生比較能夠體察局勢,理解這種怒氣的來源,仍會覺得自己是「代國受過」,是無辜的替罪羔羊。以上這些國族經驗終形成某種「台灣效應」,分化出不同類型的陸生。 *520後 大陸仇台情緒上揚 在五二○後,汪宏倫也發現,大陸對台灣的情緒不大一樣。他表示,七月他曾赴上海一趟,聽到一些陸生說過去台灣因為是馬英九執政,要留點面子;「現在要打就趕快打,不用客氣」。他憂心,這種仇台情緒在大陸開始冒出來,對台灣、大陸關係很不利。 日前蔡英文宣布陸生可納健保,汪宏倫表示,這類制度性改善事宜,雖能讓陸生相對剝奪感減少,但兩岸的認知框架及情感結構的差異仍然存在,短期內恐仍難改變。 汪宏倫舉例,兩岸政治體制差太多,台灣人對政治比較有感覺,覺得透過選票等可改變現狀;陸生則有其思考慣性,覺得自己不可能影響或改變北京政策,很少去想能否從改變政治體制做起。這也造成很多陸生對北京打壓台灣缺乏認知,沒法對台灣從奧運等國際場合吃癟的經驗感同身受,只會怪台灣人碰到陸生就是兩套標準。 *兩岸人民 都須重新開機 汪宏倫認為,如果可以試著加深陸生民主素養,讓他們歸零思考、「重新開機」,或許能讓兩岸民眾想得更接近。像類型C的學生,來台就有翻天覆地的改變,發現自己受的黨國教育都有問題,因此才對包括台灣、西藏等問題等重新思考,但這得把原先的認知框架成見丟掉,不易做到。 台灣也需要重開機。汪宏倫認為,台灣人最大問題是怨恨心太重,覺得自己被欺壓,因此會找機會報復、攻擊中國人。他強調,台灣人必須要超越心中的怨恨,擺脫小國被強國欺負的心態,「若陷在此心態,會永遠無法理性,只會一直製造怨恨;台灣若要找未來出路,必須先超越悲情。」只可惜過去雖也有人呼籲台灣應走出這種怨恨,但反應不是很正面,被質疑「對敵人仁慈幹嘛」。 *把陸生當解決高教危機工具 極不當 汪宏倫坦言,若兩岸現有框架與互動模式維持不變,可能彼此越交流、越怨恨。對於未來陸生政策,他認為重要關鍵在於台灣究竟如何定位及對待陸生。如果僅是期待陸生來解決台灣高教危機,就非常不恰當,如此陸生會強烈覺得自己被工具化,只是要被賺錢,這樣當然無益改善兩岸關係。 |
|
( 時事評論|兩岸 ) |